历代文人

眉山奇人巢谷 苏轼兄弟最侠义的老乡

当年苏辙为了感念巢谷,写下《巢谷传》,说他死于岭南。事到如今,人们很难去探究巢谷的死因,不过唯一能证明的就是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位真性情的奇人啊。(惠美 绘图/大纪元)

人说“患难见真情”,但人们总喜欢锦上添花,真能雪中送炭的,又有几人?北宋苏轼、苏辙兄弟就有这么一位侠义的同乡老大哥,在他们兄弟俩官场失意时,不远步行万里送来温暖。

北宋文学家苏轼与苏辙兄弟,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同登进士,一时成为佳话,然而兄弟俩的仕途却不尽如意,几经贬谪。

宋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年)苏家两兄弟分别被贬官。绍圣初年57岁的苏轼被贬谪至惠州,三年后,由惠州又迁移到昌化,不久又被贬至海南儋州;55岁的苏辙则被贬谪留在筠州,三年后又迁移到雷州,隔年(1098年)再迁移到循州。

这些日子以来,苏轼兄弟俩官场失意,士大夫们避他们唯恐不及,往日来往的亲朋好友也断了联系。兄弟俩不禁感慨人情冷暖。

时间来到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春天正月,一天,苏辙意外地收到了一封信:“我不远万里步行来见您,自己都不曾奢想竟然能保全性命。现在我已到梅州了。不出十天一定能与您相见,这样,我死而无憾了!”

“这是四川眉山同乡的老大哥巢谷写来的信啊!”苏辙读完后,欣喜若狂。

十天后,老大哥的到来,苏辙既激动又感动。他赞叹道:“巢兄哪是现代人啊,他是品德高尚的古人哪!”两人激动地握着彼此的手,相对哭泣。

危急时可托付之人

巢谷(1027年—1099年)比苏辙大十三岁,比苏轼大十一岁。苏辙与哥哥苏轼从小就认识他。巢谷年轻时到京城开封参加进士科考试,但他看见赴试武科的人,便起了学武的念头,从此弃文习武,开始练习弓箭骑射,不过,武艺学成了,却没考上进士。

后来他离家去到秦凤、泾原一带,结交了“熙河名将”韩存宝,两人结拜为兄弟。但韩存宝奉朝廷之命出兵讨伐乞弟,因战事失利因而获罪。

得知死罪难逃的韩存宝,临受刑前对巢谷说,“我是泾原的一介武夫,死了不足惜,只是担心妻子儿女受冻挨饿。”说着就将一个装有几百两银子的袋子交给了巢谷。“除了你,没有人可以代替我将这些银两交给我妻儿了。”临终前的韩存宝将最后的寄望,托付给了巢谷。

巢谷收下银子,立下承诺一定完成遗命。于是巢谷隐姓埋名,将银子藏在怀中,跋山涉水,将银子送到韩存宝的妻儿手中。

当时没人知道这件事,巢谷就是这么一个侠义之人。苏辙形容巢谷“可以托付危急之事的人”。

苏轼贬黄州 巢谷送暖 解瘟疫之灾

苏轼、苏辙兄弟在朝为官,巢谷不曾出现,但两人官场落魄,他却不缺席。早在20年前、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巢谷就前去探望。雪中送炭的情谊让苏轼铭感在心。

而且也因为巢谷,让当时的苏轼化解了黄州一场瘟疫之灾。事情是这样的:

文武全才的巢谷,还是一位奇人,拥有一帖专治伤寒等传染病的药方“圣散子”,但巢谷对此方甚为珍视,不外传,甚至连亲身儿子都不传。

后来黄州闹瘟疫,在苏轼的苦求下,巢谷将药方给了苏轼,苏轼就用这方药救了当地无数的百姓。巢谷在给出秘方前,还将苏轼拉到江边发誓,要他不可外传。

后来苏轼为了让更多百姓受益,不惜毁约,将秘方给了名医庞安。后来庞安在著作《伤寒总病论》中附了此方。其实苏轼也企盼“亦使巢君之名,与此方同不朽也”,希望巢谷的名声能与此方永流传。

后来苏轼至杭州任太守,瘟疫盛行,也是用这帖“圣散子”救治了当地百姓,苏轼说当时“得此药全活者,不可胜数”。苏轼对这位家乡老大哥感激在心。

渡海探视苏轼 不幸死于半路

巢谷这趟探视苏氏兄弟之行,出发前曾在眉山公开声言,要徒步去拜访苏辙与哥哥苏轼,听到的人都嘲笑他痴狂,因为这时的巢谷已经73岁了,垂垂老矣,而且瘦弱多病。

巢谷来到苏辙家,两人每天都有聊不完的话题,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一天,巢谷却告诉苏辙,自己准备要起身出发了,前去海南探视苏轼。

苏辙一听,赶紧劝老大哥,“您的好意,我跟哥哥都知道,然而从这里到儋州数千里远,还要渡海,这不是老人家能负荷的啊。”不过心意已决的巢谷坚定地说:“我自认不会这么快死,您就不要阻止我了!”

眼见留不住巢谷,苏辙就资助巢谷一点钱,依依不舍地送他上路。

巢谷搭船来到新会,没想到仅有的一点盘缠却被偷了,后来盗贼在新州被抓获,巢谷跟着到新州,但不久后就病死在当地了。

苏辙与苏轼得知巢谷的死讯,失声痛哭。

眉山巢谷 南宋仍在世

不过《夷坚志》对于巢谷,却有不同的记载:39年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他还活在人世,这样算来巢谷已经超过百岁了。

原来《夷坚志》作者洪迈的舅舅沈体仁与巢谷是好友,当时巢谷住在无锡县,沈体仁居住在高村,两地相距约十几里。沈体仁形容这位“眉山巢谷”,外貌虽然看起来很老,但脸上却没有皱纹,而且眼神光亮有神,喜欢吃肉喝酒,食量超过一般人。他自称年轻时曾与苏东坡兄弟有往来。

巢谷每回拜访沈体仁,沈体仁都会留他小住几日。

巢谷告诉沈体仁,在他三十岁时遇见一位异人,那人告诉他只能活到五十五岁,后来异人传授他一种延长寿命的秘法,要他记住遭遇大难的岁数日期与时辰,要他到时候躲到静室里,然后按照秘法步北斗、卧魁星,就会躲过一劫。而且每十五年就有一次大难,经历五次后,若能活到一百二十岁,就可长生不死了。

第一次遇劫,这天巢谷正好住在宿州天庆观,他向道士借了一间空房,他按照异人所教,绝食一天,然后告诉他人自己要闭关,不得打扰。

天还没有黑,巢谷就看见房里出现鬼物,好像在追捕什么。到了半夜,来的鬼物越来越多,它们在房间里来回周旋,甚至还跟巢谷擦身而过,但就是无法发现他,巢谷跟鬼物相遇,也没有触碰的感觉。

那些鬼物纷纷生气地斥喝:“这人必定就在这房间里,为何就看不见他呢?过了今晚不能抓住他,我们可要受罚了,这该如何是好?”

就这样吵闹了一整晚,到了第二天破晓,才安静下来,巢谷才敢走出房门。

从那以后,巢谷又经过了四次劫难,每次的情况大致相同。

到了这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巢谷又到了遇劫的日子。他先向熟悉的人一一告别,然后回到自己住的地方,关上门窗。巢谷若能顺利度过这回、也就是第五次劫难,就不再有性命之忧了。

三天以后,人们发现巢谷一直闭门未出,就破门而入,这才发现巢谷已经死了,他的鼻子上有一道白色的印记。

当年苏辙为了感念巢谷,写下《巢谷传》,说他死于岭南。事到如今,人们很难去探究巢谷的死因,不过唯一能证明的就是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位真性情的奇人啊。

参考资料:

苏辙《巢谷传》

苏轼《圣散子叙》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