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长廊

中国绘画艺术:清代绘画艺术(一)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

  

早期

清朝早期绘画为顺治至康熙初年。这一时期,文人山水画兴盛,并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追求。承续明末董其昌衣钵的四王画派,以摹古为宗旨,受到皇室的重视,居画坛正统地位。活动于江南地区的一批明代遗民画家,寄情山水,借画抒怀,艺术上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以金陵八家、“四僧”、新安派为代表。

  

四王画派主要指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4人,有时亦加上吴历、恽寿平,合称“四王吴恽”或“清初六家”。他们大都奉董其昌的艺术主张为金科玉律,致力于摹古,推崇元四家,强调笔墨技法,追求蕴藉平和的意趣。王原祁被称为娄东派首领。王翚后世称其为虞山派首领。四王画派至清代中期,影响遍及朝野。

  

“四僧”是指石涛、朱耷、石谿、渐江4人。他们艺术上主张“借古开今”,反对陈陈相因,重视生活感受,强调独抒性灵,创造出奇肆豪放、磊落昂扬、不守绳墨、独具风采的画风,振兴了当时画坛也予后世以深远的影响,对后来的扬州八怪和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影响重大。石谿与石涛并称“二石”,与程正揆(号青谿道人)并称“二谿”。渐江与石涛、梅清有黄山派之称,与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合称海阳四家,形成了新安派。

  

清初至康熙(1662~1722)年间,还有一些画派、画家各擅其能。恽寿平的没骨花卉画,以极似求不似,风格清新淡雅,影响广泛,被称为常州派或南田派。袁江的界画结构精微,气势雄伟,为清代界画名家,其侄袁耀承其画风,有袁氏画派之称。其他地方性流派还有罗牧的江西派、蓝孟、蓝深的武林派等。另外还有禹之鼎、谢彬、上官周等人,善画人物、肖像。张穆善画龙、马,傅山、普荷、法若真、黄向坚等善画山水。

  

康、雍、干年间,是清代社会安定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最负盛名的人物画家有焦秉贞、冷枚、金廷标、丁观鹏、姚文瀚等。山水画家有唐岱、徐扬、张宗苍、方琮等。花鸟画家有蒋廷锡、邹一桂等。还有一批供奉内廷的外国画家,如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等人。

──转自《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