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方法

言出必行

小孩子的记性,有时候好像很差—─譬如说,他总是忘记你曾经说过,院子里的泥巴绝对不可以带到家里来玩。不过小孩子的记性,有时候却又好得惊人,当父母亲随口答应他某件事时,小孩子永远会记得清清楚楚。

大约在半年以前,你曾经带孩子去舅舅的办公室,在那栋办公大楼里,有个又宽又直的楼梯。今天你又带孩子来找舅舅,没想到刚走进大楼,年仅四岁的儿子就跟你说:“妈妈,我想要从楼梯的扶手上滑下来。”当你表示不行之后,孩子立刻大声抗议:“但是你答应我的!现在人又不多。”孩子说的没错。

大约在半年以前,孩子想从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当时你紧紧抓住儿子,告诉他:“现在人太多了,我保证下一次人少的时候,我一定会让你滑的。”紧接着孩子又看见办公大楼的旋转门,感觉非常新鲜,似乎马上就忘记楼梯扶手。当时你之所以会答应小孩,下次他一定可以从楼梯上滑下来,主要是因为当时孩子又饿又累,你怕他会在大庭广众又哭又闹,而且你压根儿也没有想到,孩子居然还会记得这件事情。

亲子之间的互信关系,并非是双向的,小孩子经常会说话不算话。譬如说,小孩子会说假如我们先让他吃布丁,他就会乖乖的吃饭;小孩子会说只要再讲一个故事,他就会听话的睡觉;小孩子会说,他绝对不会乱按电视、音响的开关。但是由于小孩子很难控制自己的冲动,因此他们经常会忘记自己说过的话,而大人也绝对不该把孩子的承诺信以为真。

事实上,小孩子根本没有言出必行的观念,小孩子并不了解讲完话就必须遵守承诺,如果父母亲平日就没有以身作则、说到做到,孩子当然就更不可能了解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因此为人父母者一定要从自身开始做起,凡事都诚实、开明的面对孩子,随时养成言出必行的习惯。 如果你只是为了安抚小孩或是暂时应付眼前的窘境,千万不可以随口就说:“我保证……”,碰上类似的情况,你不妨改口说些较为含糊的词句,像是:“等一会儿再说……”、“等你长大以后,我再告诉你……”、“嗯,让我考虑一下”。

父母亲如果不能言出必行,迟早都会被孩子识破的,此时天真无瑕的小孩,除了会感觉困惑之外,他也会逐渐对父母失去信心。所以当你“答应”孩子某件事时,绝对不可以食言。但是世事难料,为人父母者总会碰上无法兑现承诺的时刻。譬如说,你真的买了马戏团的门票,但是没想到儿子却突然感冒,他发烧到四十度、全身颤抖、四肢无力、甚至连走路都很吃力,但是孩子却无法理解,自己为什么不能去看马戏,他会大声的向你抗议:“你答应我的!”碰上类似的情况,父母亲在无计可施、无能为力之余,只能把这件事视为是生命里必经的过程,孩子会因此了解爸妈不是万能的,人生有时候是非常残酷的。不过只要为人父母者能够尽可能的言出必行,孩子绝对不会因为突发的状况,而认为爸妈不守信用。

另一方面,为人父母者绝对不能心口不一,随意的敷衍小孩,因为即使你事后想再弥补,小孩子依然会认为大人不守信用。假设小孩子想买咸蛋超人,当时你给他的答复是:“我们下次再说吧。”等到下一次又到了百货公司里,小孩子会对你说:“上次你答应我要买玩具的。”此时无论你如何解释(如果你还记得自己上次谈话的内容),小孩都会坚持自己的观点—他甚至会引述你上次的答复,虽然可信度非常存疑—碰上类似的情况,父母亲该怎么办?除非你曾经参加过辩论社,除非你有功夫跟五岁的孩子斗嘴,否则父母亲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可以说:“嗯……”、“你说的好像有点道理”、“我想起来了”,你应该直接了当的告诉孩子:“不准买玩具。”

摘自: 新手父母出版《培养高EQ小孩》@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