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序书摘

山与海之间的一道彩虹

《山海日记》与其说是作者黄宪宇的个人日记,毋宁说是对台湾东部族群状况的深沉关怀与描述。文章的生动描述,我们不仅会和他对自然的情有独钟产生共鸣,同时也比较可以理解这样的心境如何转化到他对原住民学生的关怀。

我和宪宇有许多雷同之处,除了台大毕业、心理科学专长之外,我们都和台湾东部有极深的因缘。不同的是我的学术生涯比他略长一些,加上我的人类学训练,对原住民社会与文化有比较多的涉猎。因此他在花莲的替代役任务确定之后,就写了一个依媚儿给我,就如书中的描述,他希望可以为原住民学生做一些事情。

由于我曾经在他任职的学校参与过一些活动,因此对他日记中所写状况百出的学生问题,我的感触特别深刻。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书中的景况撩拨着我一幕幕的回忆,他提到的每一个学生或事情,几乎都可以连结到对应的景象。

生活在都会区的读者,或许很难想像:一个短短的替代役,为什么需要“处理”这么多的“问题学生”?接触后山比较多的读者就会了解,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多“学生问题”?

虽然原住民看似已经拥有超过他们人口比例的政经与教育资源,但是长期以来相对偏低的状况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尤其是在经济情势每下愈况的情况下,原住民的发展其实令人忧心忡忡。

我在过去35年的研究经验中,虽然已经清楚看到原汉或前山与后山的相对落差,但是也接触过极为优秀的原住民人才,特别是已经往生的廖守臣老师。这些原住民知识菁英展现的才华与毅力,在我的脑中深深烙印着这样一个信念:总有一天,原住民会得到诺贝尔奖!

因着这样的梦,我在未达届龄退休的情况下,从中央研究院转到慈济大学,领悟到人类学知识应用的重要,因而改变过去基础研究的方式,转而强调教育人类学的价值。在教学或研究上,都积极投入可能改善原住民潜力的各种策略,和原住民学生的接触也远超过我过去做田野调查的习惯。这样的改变瞬间已过了七年。

对我而言,宪宇所描述的各种状况有如昨日种种,历历在目。我们对原住民学生都抱持着一个理想,都期望“用手护起一道墙”,但是这一道墙其实需要更多人来护持。

由于空间、时间与政策等各种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诺贝尔奖”其实只是支撑我们继续往前走的一个理由。当事者的原住民学生与其家人,以及原住民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才是最有直接影响力的关键人物。然而,如果多数的关键人物都对原住民学生持着“降级”的无力感,再多的外缘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绝对起不了什么作用。

经过这许多年的参与,我虽然依旧抱持着同样的关怀与梦想,但在历经一些挫折与无奈后,已经学会“放下”,因缘确实无法强求,一切只有随缘。或许我没有像宪宇那样经历过“受戒”与“禅七”的沉淀,无法像他一样依然热情洋溢地绽放着生命的活力,“月光”这首歌也不是属于我的年代,但是我庆幸和他一样,对洒在平静无波的太平洋水面上的一轮明月,以及清澈无染而潺潺不绝的立雾溪水,依然有着相似的悸动。

如果还有另一次的悸动,我想,应该是看到山与海之间的一道彩虹吧!◇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