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

中国相声史《古代“俳优”》﹙上﹚

“俳优”是什么

“俳优”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如刘向《列女传‧孽嬖传》 、《左传‧哀公二十八年》、《国语‧越语》、《管子‧立政九败解》、《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穀梁传》里都有关于优人只字片语的记载。

那么,“俳优”究竟是什么呢?许慎《说文解字》︰“俳,戏也。”“优,饶也,一曰倡也。”段玉裁注:“以其戏言之,谓之俳,以其音乐言之,谓之倡,亦谓之优,其实一物也。”《曲律‧杂论》载云︰“古之优人,第以谐谑滑稽,供人主喜笑。未有并曲白而歌舞登场,如今日之戏子者。”

将以上记载加以辨析,不难看出古代“俳优”的一些特点:

一、“俳优”是古代的艺人。有的献艺于王者之前,属于宫廷艺人,有的则不一定。像《左传》里提到的俳优是为士兵表演。像“俳优”这样长于讽刺的艺人,虽已进入宫廷,但必然是来自民间,为人民代言,反映人民的心声,否则即使炫赫一时,生命力却无法持久。遗憾的是,由于“俳优”地位低下,古籍中只记载了他们在宫廷的活劫,并未涉及民间的情况。

二、“俳优”只有男的、没有女的,可能与社会地位和活动方式及内容有关。

三、“俳优”虽以科诨﹙插科打诨﹚为特点,却不排斥音乐、戏剧、歌舞成分,实际上是综合艺术。后世追溯表演艺术之源,“俳优”既被当做说唱艺术的源头,又被看做戏剧艺术的源头。在表演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四、“俳优”社会地位低下,常常与侏儒、狎徒相提并列,甚至看做“亵狎”,斥之为亡国败事的“孽种”。像《穀梁传》里记载的那样,只因“俳优”讥笑君王大逆不道,孔子一声令下,竟然刀下做鬼。

﹙待续﹚(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