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葛

人气 614
标签:

【大纪元12月6日讯】九重葛、刺仔花、三角梅、南美紫茉莉 (Bougainvillea,学名 Bougainvillea spp.),紫茉莉科 (Nyctaginaceae),九重葛属 (Genus Bougainvillea),有 14 个品种 (Species),但植物学家认为它只有8 个品种。在自然界里它们会自然混种 (Natural hybrid),而目前有超个 300 个变种 (Variety),及许多的栽培种 (Cultivar)。属于蔓性常绿灌木,叶心形或三角形,叶腋通常有剌,但也有没刺的栽培种 (例如有金黄叶子、淡紫苞片的‘甜梦’“Sweet Dream”栽培种没刺)。

原产于南美洲,从巴西向西分布至秘鲁、向南分布至阿根庭南部。1768 年法国植物学家肯默生 (Philibert Commerçon) 和他的好友,法国的海军元帅、也是探险家Louis Antoine de Bougainville 驾驶帆船 ”La Boudeuse” 号作环绕地球的航行时,在巴西里约热内卢 (Rio de Janeiro) 发现这种植物。做为乘客的肯默生,就把这植物命名为 ”Bougainvillea”。

它于1872 年由加拿大第一位来台的基督长老教会传教士马偕博士 (Dr. George Leslie Mackay) 从英国引进台湾栽培;1901 年日本人田代安定由日本再引入,而在各地庭院普遍栽培。因苞片 (俗称的‘花’) 姿态自下由上生长,有多层花簇,层层重叠,故称‘九重葛’;也有叫它‘宝巾花’,这是由 “Bougainvillea” 的音译而来;因它真正的花形类似梅花,且通常三朵聚生在一起,所以又叫‘三角梅’或‘三角花’;又因茎、小枝条、叶腋长有尖刺,故台语叫它‘刺仔花’。

它和原产于热带南美洲的‘紫茉莉’(The Four O’clock Flower 或 Marvel of Peru,学名 Mirabilis jalapa,拉丁文Mirabilis 意为‘奇妙的’或‘令人惊叹的’,jalapa 为一墨西哥地名,但它原产于秘鲁),同属于紫茉莉科,所以九重葛有个别名叫‘南美紫茉莉’,而‘紫茉莉’就是台语叫做‘煮饭花’的一种草本植物,因为它开花的时间通常是在傍晚,那时在乡间的人家,正好是升火煮饭的时刻。

紫茉莉的‘花’实际上是有颜色的花萼 (Calyx) 所形成;同样的,九重葛真正的花小而不显眼,而通常称为‘花’的部分,实际上是它的苞片 (Bract)。苞片纸质,有单瓣或重瓣,每个苞片内各着生一朵白色或乳白色小花,所以通常是三朵小花簇生于三个苞片内,也有六片苞片合生一簇的品种。花苞颜色鲜艳多彩,包括粉红、紫红、紫色、红色、橘色、白色、及黄色等,更有单苞双色的品种。也有利用嫁接 (或靠接) 的方法,把数种不同花色的品种,嫁接在同一个砧木上。

不同品种的九重葛,常被采用做代表某地方的‘花’。比如石榴岛 (Granada)、关岛、屏东县及马祖连江县的县花、及其他国家或地方等,甚至美国加州的一些城镇,包括Camarillo、Laguna Niguel、San Clemente 等地方,都把它认为代表那地方 (官方) 的花。假如没有九重葛,那么一些温热地带的路边、公园、围篱、花架等等,特别是秋冬季节,放眼看去,就不会这么多彩多姿。
最常见的九重葛原生种包括:

(1). 九重葛 (Bougainvillea,Brazil bougainvillea,Hairy bougainvillea,学名 B. spectabilis),为大的蔓生、枝条有倒构刺的植物,可长至 30 呎 (9 公尺) 高;茎及叶有毛。叶片大、呈卵形。花纤长巧小、细管状、乳白色、多毛。苞片多皱褶,卵形,玫瑰色、红褐色、或紫色。在肯默生发现的30 年后,即1798 年时,这品种由德国植物学家威尔顿劳 (Carl Willdenow) 用第一个收集的、干了的标本加以描述和说明。
(2). 光叶九重葛、小叶九重葛 (Paper flower,Glabrous bougainvillea,Lesser bougainvillea,学名B. glabra),茎及叶光滑无毛,可长至 20 呎 (7 公尺) 高;茎上的刺细短、尖端弯曲,比九重葛的刺小而少些;叶子呈椭圆形;苞片三角形,白色、淡紫色、或紫色。这品种在 1849年时,由由瑞士植物学家舒瓦西 (Jacques Choisy) 最先描述、确定和命名。光叶九重葛比九重葛较易开花。
(3). 秘鲁九重葛 (Peruvian bougainvillea,学名B. peruviana),有较开放、蔓生的枝条。枝条呈绿色,尖刺刚生时短而直、较老时则尖端弯曲。叶子薄、卵形。较小而稍具圆形的苞片呈皱折,通常为黄色。在原生地自然生长状态下,花期不受季节影响,每年可开花数次。1808 年时,这品种由德国植物学家、探险家韩伯乐 (Alexander von Humbold) 及法国植物学家邦普兰 (Aimé Bonpland) 在秘鲁确定命名。

十九世纪初期,上述的前两个原生种传至欧洲,而法国及英国的园艺店就忙着培育、出售这些品种,并出口远至澳洲及英国的一些属地。不久之后,在地中海的一个西班牙港口,喀他基那 (Cartagena),Mrs. R.V. Butt的花园里,发现了一种深红色 (Crimson) 的九重葛。最先以为它是个新品种,所以就以她的姓氏命名为 ”B. buttiana” (艳红或珊红九重葛);但以后才知道它只是个自然的混种,由光叶九重葛和 (可能是) 秘鲁九重葛的混种而已。

而目前的九重葛混种可以分成三组 (Group):

(1). 艳红或珊红九重葛 (B. x buttiana),由光叶九重葛及秘鲁九重葛 (B. glabra x B. peruviana) 混种而来;
(2). B. x spectoperuviana,由九重葛及秘鲁九重葛 (B. spectabilis x B. peruviana) 混种而来;
(3). 毛光九重葛 (B. x spectoglabra),由九重葛及光叶九重葛 (B. spectabilis x B. glabra) 混种而来。

九重葛常见的原生种虽然祇有三种,但因它们会自然混种,加上许许多多的栽培种,而在商业上登记注册时,又常以人名 (特别是女士的名字)、地名、颜色、形象、甚或抽象等等的名字来命名,而园艺店出售时,也不注明 (或不知) 亲本,因此常令人混淆,眼花潦乱。

就以台湾为例,属于九重葛系统的有砖红 (Lateritia)、朱锦 (Lateritia Variegata)、金边 (Lateritia Gold);属于光叶九重葛系统的有蓝苞 (Cypheri)、粉妆 (淡紫Mrs. Eva)、兰紫 (淡紫-Formosa)、金叶 (Golden Lady)、粉蝶 (Pink Butterfly)、艳紫 (Sanderiana)、雪白 (Snow White) 等等;属于艳红九重葛系统的有黄锦 (Doubloon)、金 (Golden Glow)、红 (Mrs. Butt)、橙 (Mrs. McLean)、西施 (Tahitian Maid)、台北红 (Taipei Red) 等等;属于毛光九重葛系统的则有花 (Ice Kriui)、双色 (粉红和白–Mary Palmer)、镶 (Puteri Masur)、金心 (Vicky Thimma) 等等。

对于一般人来说,也许可用叶子、苞片、颜色等来区分或识别比较容易些。比如说叶子有绿叶及斑叶两种;斑叶又可分为内斑和外斑,条斑、点斑和沙斑,或金斑、银斑等;苞片可分为单瓣或双瓣;而单瓣或双瓣的颜色可分为红、紫、黄、白、粉等,及单色或双色。

在温热的地带,如果做适当的修剪,它可成年的生长、开花。九重葛喜欢全日照、潮湿、肥沃的土壤,并需经常施肥。九重葛通常必需每个月施肥,甚或每 7~10 天使用液肥做土壤浇灌。通常使用 20-20-20 或 12-12-12 平衡的肥料。必需注意的是氮肥和磷肥虽会促进生长,但施用太多则会使枝叶茂密徒长,而抑制它的开花;但较高的钾肥会促进其生长开花。又它也需要镁 (Mg)、铁 (Fe)、与锰 (Mn) 等元素。土壤最佳的 pH= 5.5~6.5。它不需太多的水分,浇水太多或太潮湿反而不会开花,甚或导致根部腐烂而死亡。因它是温热带植物,白天需保持华氏 75 至 95 度 (摄氏 24~35 度,但可忍受至 40 度),晚上则需华氏 65 度以上。在寒冷的地带,冬天必需移入室内。在冰冻的温度下,超过四小时就会冻死。

九重葛要开出美丽灿烂的花朵,就必需有新生的枝条;且它耐修剪,可修剪成各式各样的外形,可做花篱、爬在墙上或花架上,种成大小不同形式的花丛、绿雕造型 (Topiary garden)、种成‘树’型、做成盆栽,而在较寒冷的地带,也可把它做成室内植物。修剪通常在花期 (4~6 个礼拜) 之后进行。在寒冷地带移入室内过冬前,最好加以‘强剪’或‘重剪’(Hard prune),如此不祗可限制它的植株不会太大,明年春天新芽新枝会长得更丰美;但如果要保持它特别的造型,则只能轻剪 (Soft prune)。

修剪与否并不影响它的开花 (不修剪者,衹开在枝条末端的新枝),但环境,比如温度、日照的强度与长短、施肥、及浇水,却会影响花芽的发育。九重葛喜好强光、短日、和中等温度,最有利其开花;但长日下则需较冷凉的温度。在短日的情况下,日温摄氏 24~30 度 (华氏 75~86 度)、夜温摄氏 21 度 (华氏 70 度) 左右,最适于九重葛花芽的发育;2 如果夜温高于摄氏 26 度 (华氏 80 度),则会抑制它的开花;夜间照光也会导致不易开花。

九重葛每天至少要有 5 小时的全日照才会开花,种成室内植物也不例外。6它们原生于赤道附近,那儿的白天和夜晚几乎等长,所以它们在原生地几乎可以整年开花。但在北美洲,日夜等长的时间是在春天及秋天。也就是说美国的九重葛,多在春季及秋季开花。而某些栽培种,则在雨季后接下来的干旱季节才会开花。

盆栽九重葛的土壤水分含量太低时,会抑制枝条的生长与开花;但过分勤于浇水,则易有徒长枝的发生,特别当有过多的养分,会使枝叶过分繁茂、却开花稀少。所以当盆栽介质表面约一个指节深 (约 1.5~2.5 公分) 完全干燥后,再充分浇水,直至盆底有水流出为止。盆栽的九重葛要‘根满盆’(Pot-bound) 才容易开花,所以除非盆子太小 (即盆内的土壤大都被根部‘挤’掉了),大约每3~5 年才换大一号的盆子。通常可于春季换盆换土,并修剪枝条,才能促使枝条新生开花,但必需小心根部。九重葛有较脆弱的根部,如受到搅乱、甚或断根太多时,可能影响它的发育或延迟花期 (移植时也需注意)。有些人建议换盆时,顺便修剪根部的说法,根据专家的经验,是不对的作法。

它的繁殖常用扦插、压条、和嫁接法。剪取具有 3~5 节、长约 10~15 公分、刚成熟、浅褐色、且侧芽尚未萌发之茎段为插穗,可用发根剂,介质应保持摄氏 24 度 (华氏 75 度) 左右。在摄氏 21~27 度 (华氏 70~80 度) 下,约 30 天可生根。如扦插生根困难的品种,例如复瓣 (重苞) 品种,则可利用 (空中) 压条法。取直径六公厘以上的枝条,先行约 1.5 公分宽的环状剥皮,包上潮湿的介质再以透明塑胶膜包扎,约两个月可以生根。嫁接则常采用光叶九重葛作砧木,插穗长 5~10 公分,接后 35~50 天可愈合,并长出新芽。

九重葛的原生种会结种子,所以它们会有‘自然混种’的产生。但我们通常没见过会结子的九重葛,也许我们能见到的 (也就是说园艺店出售、或花园里栽种的植株) 都是混种或栽培种,而大部分人相信混种或栽培种的九重葛不会结子。依据美国德州一位已退修、专长是九重葛的园艺店老板,布拉斯维耳 (Gordon Braswell) 的资讯,6 在理想的气候及某种环境情况下,甚或因‘污染’(Pollution) 的化学物质的刺激,某些混种的九重葛才会结子。例如上面提过的艳红九重葛 (Mrs. Butt,B. x buttiana) 混种,在肯亚 (Kenya) 会结子,但在印度却不会结子;而光叶九重葛系统的混种粉妆 (Mrs. Eva),在马来西亚也会结子。当然这是在‘理想’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所以混种九重葛虽可能结子,但其机会也是可遇不可求。

既然如此,那么九重葛许许多多的新品种或栽培种,又如何而来的呢?除了少数由人工基因改造或辐射诱变外,大部分就得靠它的自然‘芽变’(Bud sports)。‘芽变’是因有时候植物的叶、芽、或花会因基因的突变 (Genetic mutation) 而与原来的有所不同,且这突变的部分,可用‘芽变’枝条的嫁接或扦插的方式,来产生新的栽培种;也就是说这突变的基因,会如此保存下来。就像大家熟悉的油桃 (Nectarine,学名 Prunus persica var. nectarina),就是利用普通桃子的‘芽变’而栽培出来的栽培种。例如橙色九重葛的‘橙’(Mrs. McLean),就是由深红色的‘红’(Mrs. Butt) 芽变而来的栽培种 (Buttiana cultivar);而‘雪白’(Snow White) 是白色的‘粉妆’(Mrs. Eva-White) 的芽变;上述无刺、淡紫色的‘甜梦’栽培种,则由紫色的‘艳紫’(Sanderiana) 芽变产生而来。

那位幸运的九重葛混种栽培者,如果植株结子的话,这种子可于 30 天成熟,而播种后,很快就可以发芽 (也许因而产生新的栽培种);如把种子保存下来,一年或更久些仍会发芽。如果植株产生‘芽变’,这位幸运的栽培者就可利用扦插或嫁接的方法,培育出新的栽培种来。

除了艳丽多彩的花色、极长的花期、容易生长照顾、(至少在温热地带) 植株价钱便宜、及可随意修剪和造型以供观赏外,九重葛的花及藤茎又可做药用。依据台湾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的资讯,它的花苦、涩、温,有调和气血之效,治月经不调;而藤茎可治肝炎。


笔者在原产地秘鲁拍的不同花色九重葛及其近照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B型肝炎浅说
B型肝炎浅说 人气 84
2009 年音乐会及奖学金颁奖典礼
鱼腥草
鱼腥草 人气 575
泌尿系统及疾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