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及疾病

人气 242

【大纪元8月20日讯】台美人长乐会 (Taiwanese American Senior Society—TASS) 有幸邀请华府泌尿科专家林秀岭医师 (Dr. Gerald Lin) 讲解泌尿系统、疾病、以及预防和治疗等,使会员们受益良多。


林秀岭医师

泌尿系统 (Urinary system) 的功能,主要在排除体内蛋白质新陈代谢过程所产生之含氮废物 (Nitrogenous waste, urea),并藉由产生之尿液,来调节体液渗透压、pH值、及电解质上的平衡,以维持身体内环境之恒定 (Homeostasis)。人体的泌尿系统由四个器官所组成,包括过滤血液产生尿液之两个肾脏 (Kidney)、输送尿液之两条输尿管 (Ureter)、暂时储存尿液之膀胱 (Urinary bladder)、以及排除尿液之尿道 (Urethra)。成人每次排尿量约 300 cc,每日约1.5 夸脱 (Quarts),但它常和所喝水分、食物摄取量、咖啡因饮料、以及流汗量有关;药物也会影响排尿量。

肾脏呈蚕豆形,一边中央凹陷称为肾门 (Hilum),是肾脏之血管出入处、及输尿管离开之位置。肾脏是最主要的泌尿器官,制造尿液、清除身体内的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分,而藉由尿液排出体外。肾脏产生尿液的过程,是个极其复杂的排泄、与再吸收的过程,目的是维持身体内化学物质的平衡,例如水分、酸碱的平衡、钾跟钠等电解质的平衡。此外,肾脏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贺尔蒙以及维他命,使其他器官得以正常的运作。比如产生红血球生成素 (EPO),以维持身体上红血球的生产;产生维他命D,以控制钙离子或其他贺尔蒙而维持血压的高低。因此当肾脏无法正常工作时,对于生命的影响甚剧,甚而造成性命的危险。

肾脏位于腹腔后方,靠近腰部的地方。它由大约一百万个过滤单位‘肾元’(Nephrons) 所组成;而每个肾元由一团微血管网,即肾丝球 (Glomerulus),及一条迂回弯曲的小管,即肾小管 (Renal tubule),所构成。当血液由肾动脉带至肾脏后,血液中的水分、电解质、养分及废物等会被‘过滤’,形成原始的尿液;但是大部分的水分、电解质及养分,则会透过肾小管的再吸收作用,重新回到血液中。

输尿管约 8 至 10 吋长,管壁形成纵向皱褶,管壁厚且有弹性。其管壁可分为黏膜层 (Mucosa)、黏膜下层 (Submucosa)、肌肉层 (Muscularis)、及外膜层 (Adventitia)。输尿管不断的收缩或放松,使尿液流入膀胱。如果尿液不往下流至膀胱,甚或回流至肾脏,肾脏可能就会引起感染。

膀胱之主要功能为暂时存放尿液,其壁层也可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及外膜层。它的形状像气球,且随存尿量的多少而膨涨或收缩。健康的膀胱可舒适的存放约 16盎司 (Ounces),即约 2 杯,的尿液,达 2 至 5 小时之久。

膀胱口、尿道之间有环形的肌肉叫括约肌 (Sphincter),平时像紧匝之橡皮筋,防止尿液从膀胱‘泄漏’出来。当膀胱所存的尿量达到其容量时,膀胱的神经便‘通知’脑部,需要排尿;小便时,膀胱肌肉就紧缩,而括约肌接着就放松,而让尿液经由尿道排出体外。男性的尿道较长,约 20 cm,可依位置分为三部分:前列腺部 (Prostatic urethra )、膜部 (Membranous urethra ) 以及海绵体部 (Spongy urethra )。女性之尿道较短,约 2 至 5 cm,可分为上中下三部:上部的组织结构,和膀胱颈部是一致的;中部尿道在平滑肌层之外,还有随意环形肌;下部尿道即尿道开口部,无肌肉,只有二层三角韧带纤维组织。

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的因素,且尿道较短,容易产生泌尿道感染的问题。妇女怀孕时,因黄体素的增加,使肾脏、输尿管、膀胱肿大;中期以后子宫的压迫,会使输尿管的扩张更为明显;另外胎头的压迫 (子宫变大),使得膀胱容量减少,代偿性的又使尿道变长、压力增加,使泌尿系统变得较为脆弱。因此如果怀孕期有排尿不佳或憋尿的情形,膀胱及输尿管容易出现尿液回流,使得泌尿系统感染机遇率大增。如果每日饮用 250 至 300 cc 蔓越莓 (Cranberry) 果汁,蔓越莓含有独特的 A型初花青素 (A-proanthocyanidins),可预防大肠杆菌黏附泌尿道黏膜的上皮细胞,降低泌尿道感染的机会。

由于年老、生病、或受伤,泌尿系统常会发生问题。特别是年纪渐大、渐老,肾脏就逐渐衰退,失去一些滤去血液中废物的能力;而输尿管、膀胱、括约肌、尿道及骨盆底的肌肉,也会变得衰弱,多少失去一些张力,而没能完全排出膀胱内的尿液,以致于易受感染。而括约肌失去张力,也会造成不能自制的尿失禁。生病或受伤可能引起肾脏无法完全滤清血液,或造成尿液通路的阻塞等。所以常见的毛病有频尿、失禁、及堵塞 (滞留) 等。

常人平常状况下,每天排尿次数约 5 次;但如果大于7次,或者每2个小时排尿大于1次的情况,则可认为有频尿的问题。频尿-尿急征候群是一个相当困扰的问题,主要原因是造成的病因相当多,而绝大部分找不出病因,因此治疗效果常不甚理想。女性频尿的情况比男性多。

尿液的分析,可查出尿液中是否含有不正常的成分,比如蛋白质,或受到感染。尿路动力学测试 (Urodynamic tests) 则可评估尿液在膀胱的储存,以及尿液从膀胱流经尿道的情况。特别当病患有下泌尿系统,包括输尿管、膀胱、括约肌、尿道,及骨盆肌肉或神经上的症状时,医生就可能要病人做尿路动力学的测试。小便有血的情况必需特别注意,通常 40 岁以下常是泌尿系统发炎的问题;但40 岁以上的患者,就有可能是泌尿系统长瘤或癌症。而PSA 检查可较早期发现摄护腺癌的可能性,通常 50 岁以上的男人每年检查一次,70 岁以上每两年检查一次,80 岁以上则检查与否没什么差别。

泌尿系统的一些疾病,包括容易治疗、到危及生命的症状,兹简述如下。个人的家庭医生也许可诊断、治疗一些小毛病,但较严重或特殊的症状,则需找泌尿科医生 (Urologist) 来诊治男、女泌尿系统的疾病,及相关的男性生殖器官问题;妇科医生 (Gynecologist) 或可治疗一些妇女泌尿系统的毛病、及妇女生殖器官的问题,但较严重或特殊的泌尿系统症状,则需找妇女泌尿科医生 (Urogynecologist);专门诊治肾脏的医生,则叫肾病学家 (Nephrologist)。

1. 良性摄护腺肥大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摄护腺的肥大,会影响年纪较大男人的排尿情形。因肥大的摄护腺,会挤压尿道而使小便困难。摄护腺肥大的男人,常有其他膀胱的症状,比如频尿等。超过 60 岁的男性通常会有某种程度的摄护腺肥大症,但不一定会引起尿道的挤压,而造成小便的困难。男人因摄护腺肿大而造成频尿或堵塞时,其治疗可用使摄护腺缩小的药物,但这种药物可能影响房事;但如果使用使摄护腺放松的药物,则会降低血压,所以有时会头晕。如果药物没效果则需开刀。

2.. 摄护腺炎 (Prostatitis)–憋尿或其他引起解尿不顺的情形,都可能导致尿道压力增加,尿液逆流到摄护腺内,而引起发炎。如尿液原已有细菌感染,就会造成细菌性摄护腺炎 (Bacterial prostatitis);如尿液没有细菌感染,也容易对摄护腺造成化学性刺激,产生非细菌性摄护腺炎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由于摄护腺发炎,因而常觉得尿急,但小解时,又有解尿痛 (Dysuria)、排尿困难,及夜尿 (即晚上睡觉时,频频起来上厕所)、血尿等下泌尿道感染症状外,甚至也会有畏冷、发烧、全身倦怠、下背痛、会阴及下腹部疼痛不适、伴随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现象。细菌性摄护腺炎可用抗生素治疗;非细菌性摄护腺炎,是临床上最常见且最困扰的摄护腺炎。非细菌性摄护腺炎的治疗并没有一定准则,可给予合适的抗生素、止痛剂、软便剂、交感神经阻断剂等,以控制发炎,缓解症状。

3. 泌尿道感染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TIs)—为泌尿系统受到细菌感染,而引起发炎的反应。通常女性比男性多。在健康的膀胱中,尿液是无菌的,所以感染的原因,最主要是由病菌经尿道口逆行而上,侵入肾脏、输尿管、膀胱、摄护腺和尿道所引起的发炎反应;其次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经由血液或淋巴系统,再侵犯到泌尿道,或是泌尿道附近器官的感染直接再侵犯到泌尿系统。依照感染的器官,感染膀胱时叫膀胱炎 (Cystitis);感染肾脏时叫肾盂肾炎。肾盂肾炎如不好好诊治,可能会严重的伤害到肾脏。

4. 尿失禁 (Urinary incontinence)—无法用意识来控制的漏尿情形,叫尿失禁。比如膀胱失去控制而造成漏尿;当患者抬重物、咳嗽、打喷嚏、或大笑时,会尿失禁;妇女因尿道较短,加上生产前肌肉必需放松而造成膀胱下面的肌肉太松,而常比男士容易得到尿失禁症。造成这种病症有许多原因,其治疗的方法也不少,可从简单的运动到手术等等方法。

5. 尿滞留 (Urinary retention)–想解小便,但因某种原因使得尿液郁积在膀胱内而无法顺利排出,就叫尿滞留。尿滞留粗略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所谓急性尿滞留就是病人之前并无任何下泌尿系统症状(如解尿困难、解尿疼痛、频尿、夜尿等等),或轻微下泌尿系统症状,但却突然发生解尿完全解不出来的情形。造成急性尿滞留的原因很多,如常见的摄护腺肥大、尿道结石、尿道狭窄、摄护腺炎、而喝酒或者一些药物也有可能会造成膀胱收缩力较差、或尿道内压力增加,而造成尿滞留。慢性尿滞留是指膀胱排空功能已经逐渐变差,导致平时就有多于正常的余尿量郁积在膀胱里。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一些糖尿病、中风或长期卧床病人身上。治疗尿滞留必须根据病因。男人尿滞留或堵塞常常由于摄护腺肿大的缘固,可用药物或开刀来治疗;而妇女则很少有堵塞的毛病。

6. 肾结石 (Kidney stones)–肾会结石,其实泌尿系统的任何部位,都可能结石。石头大小不一,有些会疼痛,有的则很轻微,或不觉疼痛。治疗的目的是去除石头、预防感染、避免再发生。治疗的方法有动手术及不动手术两者。通常男性比女性易得结石。膀胱结石大都由肾脏结石而来。除非小便堵塞,或过去发炎没彻底治疗,膀胱本身会结石的机会较少。结石主要和体质有关,但有时食物也会引起。

7. 膀胱疼痛症候群/间质性膀胱炎 (Painful bladder syndrome/interstitial cystitis–PBS/IC),又叫频尿-尿急征候群 (Frequency-urgency-dysuria syndrome)–这种症状是膀胱发炎疼痛,而发炎可能导致膀胱结疤、硬化、减低容量、甚或出血等。这种症候群的肇因,目前仍不清楚,因此治疗效果常不甚理想。

8. 蛋白尿 (Proteinuria)—指尿液中有高于正常浓度的蛋白质者。虽然尿液中含有高于正常浓度的蛋白质本身不是问题,但却可能指出肾脏功能有问题,盖正常的肾脏会把血液中的废物滤除,而让蛋白质存留血液中。

9. 肾衰竭 (Renal or kidney failure)–肾衰竭是任何严重肾脏疾病的最后结果。当肾脏功能下降到正常的30%时,会慢慢出现各种症状,如疲倦、贫血、恶心、呕吐、抽筋、浮肿、高血压等,但并无特定症状,所以在初期很难察觉到。当肾脏功能下降到正常的10-20%以下时,身体便无法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即进入末期肾脏病期 (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又称尿毒症–Uremia),最后陷入昏迷后死亡。肾衰竭可分做急性 (Acute renal failure –ARF) 及慢性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 两类。急性肾衰竭通常是指原本肾功能是正常的,但因其他器官或肾脏本身突然发病所引起的症状。若及早处理,可能只需要短期的透析治疗,肾功能就会恢复。慢性肾衰竭则是肾脏因各种疾病的伤害而渐渐失去功能的情形,为一般民众及肾脏科医师较为担心的情形。引起慢性肾衰竭的原因包括慢性肾丝球肾炎、糖尿病、高血压、多囊肾、慢性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 等。许多人可经过许多年,而不知患有慢性肾衰竭的毛病。

10. 神经性排尿障碍 (Neurogenic voiding dysfunction)—这是泌尿科医师及病人最感困扰的问题之一。最常见的症状包括排尿困难、余尿量过多,及尿滞留的问题;此外,尿失禁的问题也常令病人感到困扰。由于排尿后余尿量过高,复加以排尿时膀胱内压力较高的结果,易导致尿路感染、输尿管尿液逆流、肾及输尿管水肿、肾功能缺损、肾脏结疤、肾脏萎缩,最后甚至肾功能衰竭,进而产生更多的并发症。神经性排尿障碍的患者将呈现不随意的反射性排尿情形。治疗的目标在于将此种不随意的反射性排尿转换为较合乎自然的随意排尿控制;治疗的原则包括保护肾功能、控制泌尿道感染、储尿及排尿时维持膀胱低压力、及促进其社交功能等。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B型肝炎浅说
B型肝炎浅说 人气 84
2009 年音乐会及奖学金颁奖典礼
鱼腥草
鱼腥草 人气 575
2024购房贷款利率下调 房价涨势趋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