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序书摘

书序:东风不来.柳絮不飞

2008年将在人类经济史上留下深刻的痕迹。我们仿佛坐了疯狂的云霄飞车,不到一年之内,天上、人间走一回。

上半年,全球疯狂抢夺物资,石油价格突破每桶100美元后一路攀升,直到7月11日登上147美元历史高峰。国际原物料,从粮食到建材、矿产亦无不屡创新高。

然而,不旋踵间,北京奥运上场;全球经济却像变了天似的,从“二房风波”掀起金融海啸,美国投资银行巨擘雷曼兄弟首先倒闭,美林跟进仆倒,华盛顿互惠银行收摊,最大的保险集团AIG陷入困境。欧洲各国银行亦纷纷告急。

金融海啸稍止,经济冰河期悄然降临。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各国政府用尽一切财政、货币政策工具,力图挽狂澜于既倒、支大厦于将倾。大家无不把眼光投注到东方一条龙──中国。

中国当然不能自外于国际经济大局。倘若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皆已陷入经济衰退,中国经济发展所赖的外销市场,顿失所恃,北京除了让人民币贬值,保持外销力量之外,势必须以扩大内需市场来维持它的成长动力。因此,北京在11月初宣布即将投注4兆元人民币来扩大内需,冀望“保八”──保住8%的经济成长率。

最低程度,中国保住稳定成长,美、欧等国家即可争取时间缓步复苏。最好的景象是,中国伸出援手,大家同舟共济。是以,1 1月下旬在秘鲁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胡锦涛居停的旅馆贵客频频到访,所为何来,人人心知肚明。

然而,我们在这个关键时刻展卷阅读英国伦敦《观察家报》前任总编辑贺顿(Will Hutton)出版于2007年初的《恶兆》,意义特别深刻。

《恶兆》的作者博采周咨,以常识推论中国经济成长率不可能长久维持在高档。英国《金融时报》今年11月初对北京4兆“救市”措施企图“保八”亦提出适度警告:慎防中国在它的统计数字中搀入“三聚氰胺”──意即其中恐有不纯、造假的成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的保守估计是,中国2009年的成长率在5%左右。

中国昔日称之为“盲流”的农民工,估计人数在一亿至一亿三千万人左右。中国经济成长率每降1%,反映出来的失业人口是三百万人左右。这还没有把每年从学校毕业,要投入就业市场的新增劳动力计算进去。中国外销数字已经连续两个月下降,各地农民工失业回乡潮已经出现。倘若它的经济降温,甚至出现世银/国际货币基金警告的“硬着陆”状况,究竟又会是怎样一幅景象?

这么说,中国能对拯救世界经济颓势的着力有它的限度。可是,西方国家对它的冀望殷切,或许在短期之内更不易听到期待中国重视人权、推动民主的声音。遗憾的是,作者贺顿苦口婆心揭示的西方启蒙思想的价值,恐怕也要淹没在这一场金融海啸中。中国是否会进入经济冰河期,我们不知道,也不希望;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政治的冰河期何时解冻,短期内看不到。◇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