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

数来宝的艺术技巧《“包袱”浅议之四》

如何“搞笑”﹙上﹚

前边说过︰“听众笑了才算有了包袱!”那么,听众笑了只是因为听到可笑的事情吗?其实并不尽然,不是所有可笑的事情都可以使观众发笑,能使观众发笑的也不见得真的可笑;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到底笑话该怎么说﹙包袱应该怎么表现﹚?”的学问存在。

数来宝“四不笑”

说笑话为什么不能把人说笑?或者说有的包袱听众为什么不笑?因为,在数来宝中有“四不笑”,意即听众不笑往往有四种原因︰

1. 听不懂不笑~

假设一位外地人,用家乡话讲笑话,讲到可笑处,懂话的人笑得前仰后合,不懂话的人感到莫名其妙。数来宝本来就是一门语言艺术,连话都听不懂,还有啥可说呢?就像专给不懂华语的外国人跟操着特殊语言的少数民族去说普通话的数来宝,根本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一样。

其次,也要避免在语言无碍之下,却说到某些费解的词儿或听众不大熟悉的话,这样都会使“包袱”的效果受到影响。例如︰“弯着腰,佝偻着眼儿,一个个好像大虾杆儿。”

原来这是按包袱写的,可是“虾杆儿”一词不是一般听众习惯的语言,所以减低了包袱的“响度”﹙趣味性与共鸣程度﹚。

所谓听不懂还有一层意思,意指作品中所表述的事物,因专业性、技术性、或某一特性而让人听不懂,也会妨碍听众对作品的接纳程度。所以作品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得把这些带有特性的事物解释清楚,或者干脆弃之不用。

2. 事不明不笑~

假设某人正在给别人说笑话,还没说完他自己先笑,而且笑得简直语无伦次、话不成句,可是听笑话的人却没笑,讲得就是这种情形。毕竟说笑话的人连事情的原委都没交代清楚,事情的因果关系与条理性都尚未厘清,自己就先笑,只会把好好的一个笑话弄得层次紊乱,使人听得不明不白,又怎么能使听众笑得出来?

在一般曲艺中,为表现后来的“包袱”而先交代事情原委的做法,叫做“铺平垫稳”。从数来宝的作品中看,任何一个包袱都不是只靠能使听众发出笑声的那一、两句词即能完成的;在这一、两句词之前为它铺垫的那些词,是表现包袱的最重要基础。听众只有一层一层的领会了这些意思,明白了这一事件的因果关系,才会发出笑声来。这种“层层揭”的铺垫方法,就是务必先使听众明了了事理,才会感受到包袱的可笑。

而在大部分采用“直叙”的写法来表现包袱外,还有一种是用“曲折”的写法来表现的;它除了通过“层层揭”作一般铺垫外,还采用了“说反话”的手法来辅助包袱的表达。例如︰

“甲︰制呢厂,真不赖,生产的呢子像麻袋。

乙︰﹙白﹚麻袋呀!

甲︰麻袋呢,质量高,做出来衣服赛麻包。”

这几句赞美的词﹙真不赖、质量高﹚其实含的是贬意,但是这种铺垫却给后来的包袱增强了力量。

直叙中的“层层揭”与曲叙中的“说反话”,其作用都是为了包袱做铺垫,他们的任务,就是先廓清周围,交代好事情的来龙去脉及因果关系,以便使后来的包袱“水到渠成”、一抖便响。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