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發生一起特大知識產權糾紛案

標籤:

【大紀元1月18日訊】在全國享有盛譽的安徽省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公司以侵犯該企業名稱權為由,日前將安徽省霍邱縣中華玉泉酒厂推上了被告席,并提出賠償損失1100万元的訴訟請求。据悉,這是目前安徽省最大的一起知識產權糾紛案件。

新華社報道,原告安徽省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公司訴稱:從1997年上半年至今,中華玉泉酒厂在其開發的20多种“中華玉泉酒”系列產品中,未經原告同意,擅自在其酒瓶標簽和包裝盒上印制“中國安徽糧油進出口公司監制”字樣對外銷售,致使消費者誤認“中華玉泉酒”系原告生產并出于信任紛紛購買。原告多次打電話要求被告停止侵權,但被告置之不理,自行其是。原告系全國五百強外貿出口創匯大型企業之一,年創匯在1.8億美元以上,享有良好的信譽。原告認為被告采用這种不正當競爭手段,憑借原告聲譽,使其從1997年至2000年底銷售收入突破6億元人民幣,其中非法獲利3000万元以上,其行為侵犯了企業名稱權,損害了原告聲譽。因此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害,公開在媒体上道歉,并賠償損失1100万元。

被告中華玉泉酒厂則辯稱,其之所以在酒瓶標簽和包裝盒上印制“中國安徽糧油進出口公司監制”字樣,系与原告有口頭協議。原告方對有口頭協議一說予以否認。原告訴訟委托代理人儲洁印律師認為:“如此重大的經濟活動,不可能采用口頭授權的方式加以約束。被告侵權時間之長、造成影響之惡劣,實為罕見。”

作為一審的安徽省高級法院已經受理此案,并予以了高度重視,對中華玉泉酒厂采取了相應的証据保全措施。該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將認真處理此案。他們認為,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是維護市場有序競爭的迫切需要,特別在入世以后,更有其深遠意義。


    相關文章
    

  • 美國IBM連續8年穩居專利數首位,知識產權收入超過10億美元 (1/15/2001)    
  • “比互聯网還重要的發明”原來是滑行車 (1/14/2001)    
  • 北京大學傳喜訊 我國再次培育出“中國芯” (1/14/2001)    
  • 反盜版系統設計過火 電腦擁有者的權益受損 (1/14/2001)    
  • 大陸新專利法:專利侵權賠償不再是小數目 (1/8/2001)    
  • 海關高級關員涉索賄賣情報 (1/2/2001)    
  • 陳佩斯、朱時茂在滬狀告三家音像商侵權 (1/2/2001)    
  • 美音樂制品業設獎“邀”黑客 (12/26/2000)    
  • 法律怎樣對克隆人說不 (12/23/2000)    
  • 中國專家召開研討會討論如何立法禁止克隆人 (12/22/2000)    
  • 中國人重新看微軟 (12/21/2000)    
  • 奔馳之夢:敢与國際大汽車公司比拼的“中華”牌轎車 (12/17/2000)    
  • 新款“中華”牌轎車樣車今天將在沈陽誕生 (12/17/2000)    
  • WTO中國工作組會議結束 雙方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取得進展 (12/9/2000)    
  • 中國法官談加強保護知識產權 (11/19/2000)    
  • 美國批評中國假冒產品已經失控 (11/10/2000)    
  • 保險貞操內褲引爆爭議 (11/8/2000)    
  • 中國最大半導体硅片生產基地投產 (10/31/2000)    
  • 跳槽人員賠「老東家」900万 (10/2/2000)
  • 相關新聞
    陳佩斯、朱時茂在滬狀告三家音像商侵權
    大陸新專利法:專利侵權賠償不再是小數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