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稱臭氧層耗損有部分出于自然原因

標籤:

【大紀元1月19日訊】 研究人員在今天出刊的科學雜志中指出,南极上空大气層較低部分的臭氧層所以會耗竭,有部分原因是冰、雪和海鹽之間的自然互動。

据法新社報導,這些研究人員表示,冬季期間,海水水滴因風浪散布到南极大陸上空,水滴里的溴和氯与雪混合,等到春季天气變暖時,這兩种物質以气態釋出,上升到大气層中最低的對流層,破坏了其中的臭氧層。

這項研究報告的主要撰稿人是印第安納州拉斐特鎮普渡大學的大气層化學教授謝普森,他表示:「溴和氯長久以來一直被怀疑是這一連串化學變化中的要角,只是這些化學物質的來源不明。」

他又說:「在北极,海鹽是溴的唯一來源。」

謝普森表示:「我們的發現顯示,北极地區接近表面的臭氧耗損狀況是种自然發生的現象。」

他表示,這項研究將讓科學家能夠修改他們有關大气層變化的模式。

南北极上空大气層較高層部分臭氧的耗竭,溴与氯這兩种物質也難辭其咎,但是臭氧層在這方面所受的損傷歸因于人類造成的污染。

這些研究人員指出,在南极發現的這种化學作用也可能出現在都會中心區,因為那些地方冬季會在街道上洒鹽融雪。


    相關文章
    

  • 中國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 在發展中國家中數第一 (1/14/2001)    
  • 修复臭氧層至少需要几十年 (12/21/2000)    
  • 大气層上臭氧空洞攏合將首先在澳洲東部出現 (12/6/2000)    
  • 溫室效應拖累臭氧層? 科學家一籌莫展 (12/5/2000)    
  • 南极臭氧層空洞提前閉合 (11/24/2000)    
  • 科學家關注南极地區大气臭氧層逐漸變薄 (11/1/2000)    
  • 北极臭氧層也可能即將破損 將影響人口稠密地區 (10/27/2000)    
  • 南极上空臭氧層空洞縮小 (10/24/2000)    
  • 南极上空臭氧層空洞縮小 (10/22/2000)    
  • 臭氧層破洞迅速擴大危及智利人 (10/12/2000)    
  • 臭氧空洞下人類的第一個城市進入緊急狀態 (10/10/2000)    
  • 南极上空臭氧洞三倍于美國面積 人類居住的城市首次失去臭氧層的保護 (10/5/2000)
  • 相關新聞
    中國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  在發展中國家中數第一
    馬斯克加入AI戰局 預言人類將失去工作
    「藍天使」飛行表演影片中驚現UFO
    太陽能技術獲突破 或有助美遏制中共壟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