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美對抗賽想到的

標籤:

【大紀元1月29日電】在連敗的“黑暗”中,也看到了希望的亮點。看完昨天的中美對抗賽,腦子里留下的是這樣的印象。這一切,不僅僅因為從0比4到1比2,讓我們看到了比分上的“進步”,更因為在這場比賽的下半場,從邵佳一、曲波等年輕替補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國隊已經很久沒有出現的朝气。

替補應該“補”什么?從伊朗的德黑蘭至美國的奧克蘭,國家隊多位在海外效力的主力的缺陣,給中國隊的替補選手們出了這樣一道試題。毫無疑問,在這樣一場“主題”相同的考試中,中國隊的替補選手們在兩處不同的考場,交出了兩份不同的答卷。

德黑蘭的不堪回首之夜,面對宿敵伊朗隊聲勢浩大的進攻,很少參加國際大賽的中國隊替補更多地表現出畏畏縮縮,缺乏進取,以致于一触即潰。而在奧克蘭,同樣是比分落后,下半時剛開場后的0比2,似乎喚醒了這些初生牛犢的斗志。尤其是來自國安的小將邵佳一,在關鍵時候起了表率作用。正是因為他下半時在左路的出色而勇猛的發揮,激活了中國隊整部的“進攻机器”。

如果說邵佳一的“登高一呼”,讓我們感受到的是精神振奮的話,那么小將曲波在鋒線上充滿進球渴望的快速突破,則讓我們看到了這支隊伍新的靈气。曲波在本場比賽的那個進球,表面上看是“撿”來的,但要是沒有他不知疲倦的搶逼和自信的過人,中國隊很可能在這場比賽中交“白卷”。

“損有余而補不足”。昨天的中美對抗賽,邵佳一和曲波等替補小將的表現确實可圈可點,相信通過大賽的磨煉,他們會逐漸脫穎而出進入主力陣容。替補這种身份,本來也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用好了替補,球隊一樣具有戰斗力。

相關新聞
中國U23國奧隊1勝13負 從未晉級過奧運會
中共足協部門裁減 所有中層官員全被免職
大陸足壇腐敗案 逾20家涉案俱樂部未被曝光
世預賽「36強賽」中國男足再次看到希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