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心路歷程: 流浪得靈感寫巨著《靈山》

帶200元走万五公里路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2月1日訊】 創作一部足以令國際文壇惊嘆的巨著,背后的心路歷程究竟是怎樣?高行健昨在演講會以半小時娓娓道出他曾走過的路:一切由想流浪、想逃避開始說起。

喜愛文化史

高行健說他在文革后寫了一些文章,無涉及政治和意識形態,只講創作小說的技巧;但當時被出版社丟棄了他的稿子,還批他的作品是「別人看不懂、沒有意思的小說」。怎知談文學的文章也捱批,他為了逃避北京當局的檢查,就先后展開過三次流浪旅程,而《靈山》就是高行健流浪時所作。

他的流浪旅程是別人所不能,身上只帶了出版社預支他著一部長篇小說的二百元人民幣稿費,就憑此走了一万五千公里路。他說當時抱「無所謂的心態、玩世不恭」,因為當時醫生判了他患了肺癌,后來又說絕症不存在,令他更隨意地流浪。他的流浪也很認真,事前研究了長江文化,也作考古,高行健說:「若留在中國不能創作,我會寫文化史。」他對文化史是情有獨鍾。

前后用了七年時間創作的《靈山》,高行健打出一開始就決定打破小說必有情節的結构,以內心結构代替事件和情節,只寫一部自言自語的小說;所以小說的「我」、「你」、「她」,就是作者自我的思考,但也要找個對象「你」和「她」來對話。

听音樂創作

至于何故是「她」不是「他」,高行健解釋他是男人,所以找個女性談話,「她」可以是一個她,也可以是不同面貌的她。

他說流浪時的文思好輕松,他愛關了燈,听音樂,對錄音机,「說」出他的偉大著作。(苹果日報)


    相關文章
    

  • 董建華冷對高行健 港議會要求解釋原因 (1/31/2001)    
  • 高行健香江行言猶未盡 (1/31/2001)    
  • 高行健:文學跟政府沒有關系 (1/31/2001)    
  • 陸鏗直斥港府當局冷待高行健 (1/31/2001)    
  • 高行健:香港處境微妙 (1/31/2001)    
  • 高行健在港“感到不自由” (1/31/2001)    
  • 諾文學獎評審馬悅然:「高行健文字具音樂性,譯成瑞典文很容易。」 (1/31/2001)    
  • 高行健將抵達台灣 發表三本新書及現場簽名會 (1/31/2001)    
  • 高行健:最好不見特首 (1/31/2001)    
  • 高行健在香港拒談個人政見 (1/31/2001)    
  • 高行健于香港中大發表演講 (1/31/2001)    
  • 高行健:香港不是文化沙漠 (1/31/2001)    
  •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高行健得獎 ,因為他是很好的作家 (1/30/2001)    
  • 高行健強調:文學不應服從政治 (1/30/2001)    
  • 高行健訪港暢談文學 (1/30/2001)    
  • 法國漢學家杜特萊翻譯小說「靈山」 法國的中國文化熱潮又加溫 (1/30/2001)    
  • 觀高行建來港有感: “香港”正一分一秒地變成[大陸] (1/30/2001)    
  • 小才女挑戰高行健博得滿場掌聲 (1/30/2001)    
  • 高行健:文學遠遠高于政治 (1/30/2001)    
  • 高行健訪台 本尊未到旋風先至 (1/30/2001)
  • 相關新聞
    高行健訪台 本尊未到旋風先至
    小才女挑戰高行健博得滿場掌聲
    觀高行建來港有感:  "香港"正一分一秒地變成[大陸]
    法國漢學家杜特萊翻譯小說「靈山」 法國的中國文化熱潮又加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