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北韓飛彈危机 克林頓只差臨門一腳

標籤:

【大紀元3月6日電】紐約時報報導,謝曼女士去年十二月陪同時任國務卿的阿布萊特女士進行跨非洲之旅時,另外准備了一個皮箱,里面盡是御寒的厚重衣物。

原來在克林頓政府擔任北韓事務政策協調官的謝曼臨時接獲通知,要她直飛北韓,此行主要任務是鏟除簽署凍結北韓飛彈威脅協議的最后障礙。若能成功,美國總統克林頓將飛往北韓首都平壤,和北韓領袖金正日簽署凍結飛彈的協議架构。但謝曼終究還是未能如愿踏上北韓土地。

中國時報6日編譯報導,去年十二月的美國正為總統難產而陷入膠著,當時克林頓的幕僚認為,克林頓在國家可能陷入憲政危机之際出訪著實不當,因此克林頓決定暫將北韓行擺一邊。這樣的決定是否明智至今仍是國家安全專家熱烈討論的話題。

不過待佛羅里達州的計票工作塵埃落定,由于胜選的共和党反應冷淡,克林頓的團隊遂宣布,克林頓已來不及在卸任前進行這趟歷史之旅。

謝曼本周接受訪問透露:「雖然一些重要細節仍待敲定,但達成協議的契机似已近在咫尺。」

這段插曲雖發生在上任政府,但其關連性不容忽視,因為北韓的飛彈威脅是驅策美國建构飛彈防御系統的主要動力,而布希總統迄未決定是否落實全國飛彈防御系統計畫,亦未表明是否修正克林頓的飛彈防御戰略。

布希團隊大体上對北韓持不信任態度,至于他們會仰賴多少外交折衝而非以飛彈防御系統為主要后盾化解北韓的飛彈威脅,尚待觀察。

雖然美國与北韓對飛彈問題的交涉裹著一層密紗,但進展顯然超出一般預期。据政府內部現任与卸任的北韓專家透露,金正日曾向美國官員承諾不會制造、試射或部署射程在三百英里以上的飛彈,此提議表示北韓不會發射射程抵達美國領土的飛彈。

此外,北韓承諾停止出售飛彈、飛彈組件,也不會輸出技術与訓練。換言之,北韓將不會履行和第三世界簽訂的相關合約。

北韓也撤銷要求美國支付現金作為放棄發展長程飛彈計畫的交換條件。

其他重要但還須繼續交涉的議題包括:如何監督北韓切實遵守飛彈協議;北韓是否愿意銷毀已生產的飛彈;既然放棄金援,北韓可獲得多少金錢之外的援助。

一名北韓專家說:「有關飛彈的交涉,我們的收獲超出預期,但還有一些細節需要解決。」

北韓一九九八年發射「大浦洞一號」飛彈,目的是載運衛星升空,雖然發射失敗,但仍震惊了美國國防專家,自此論及彈道飛彈時,北韓成了美國主要關切的對象之一。

專家表示,大浦洞一號攜帶核子彈頭后,其射程雖無法抵達美國領土,但假以時日,北韓可能發射足以威脅美國的大浦洞二號飛彈。

由于北韓試射大浦洞飛彈、加上美國与北韓關系日益惡化,促使克林頓政府委托前國防部長裴利出馬,對東亞政策進行評估。

裴利一九九九年五月飛抵平壤,告知北韓若不和美國合作就是和美國与美國的亞洲盟國為敵。

裴利說,若北韓選擇合作,必須放棄飛彈計畫,特別是不得出售或部署超過「飛彈技術控制條約」規定的飛彈類型,亦即飛彈射程不能超過一百八十英里,酬載不得超過一千一百磅。

裴利說,當時北韓的反應頗讓他沮喪,但裴利團隊發現北韓的立場似有松動,接下來十八個月的發展也証明他們的直覺是對的。

這些發展包括:北韓宣布停止試射長程飛彈,六月金正日与金大中舉行歷史性高峰會,九月克林頓接見來訪的北韓第二號人物趙明祿。

趙明祿此行被克林頓幕僚解讀為金正日設法讓疑懼西方的軍事將領出來見見世面。克林頓的國家安全顧問柏格說:「我認為金正日接触外面的世界后,深知除非和外界打交道,否則政權無法歷久不衰。」

趙明祿并邀請克林頓回訪平壤,凸顯雙方外交有了重大轉折。极重視媒体反應的美國政府希望能在出訪前敲定協議,屆時高峰會只要照本宣讀即可,但金正日認為協議應留待兩人舉行高峰會時議決,細節則交給下面部屬負責。

北韓認為克林頓若能回訪北韓將具有重大政治意涵,顯示雙方已捐棄敵意,而它也獲得國際社會的接納。

趙明祿此行重申金正日當初對俄國總統普丁許下的承諾:若西方國家愿意替北韓發射非軍事用途的衛星,北韓愿意放棄長程飛彈計畫。

克林頓決定派遣阿布萊特先到北韓視察,為克林頓北韓行預先鋪路,結果又進一步弭平雙方的歧見,并修正外界對金正日負面的評价。

在她和金正日晤談的六個小時中,后者明白告訴她,北韓愿意「放棄」射程在三百英里以上的飛彈計畫,而阿布萊特也表示美國同意替北韓發射人造衛星。

金正日也提及,他愿意停止所有和飛彈相關的出口,包括飛彈組件、技術指導与仲介服務。北韓也不再要求每年十億美元的現金資助,但愿意接受相當于十億美元的糧食、能源等物資援助。

至于如何查証北韓切實執行飛彈協議,雙方并未談出結果。金正日堅稱華府(如利用偵察衛星等)足以監督北韓是否切實遵守協議,所以不歡迎美方派出武檢人員。

北韓現有的飛彈庫存也是另一個令華府關切的問題。金正日同意放棄長程飛彈,但不包括北韓已生產的武器。國防部長柯恩与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警告北韓必須銷毀會威脅日本与駐南韓美軍的庫存飛彈。

不過整体而言,阿布萊特与金正日的會談還算融洽,金正日邀請阿布萊特參加勞動党舉行的大型慶祝活動,在場的民眾高舉大浦洞飛彈造型的標語,金正日明白告訴阿布萊特這是北韓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發射衛星。

為了解決剩下的障礙,克林頓政府安排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專家級談判。不過少了金正日參与,北韓專家欠缺談判的實權,當美方代表試圖□清金正日對阿布萊特所做的承諾時,北韓抱怨美方表現是在侮辱他們。

為了讓談判繼續進行,美方請北韓過目兩份文件:一份是可在高峰會上公開并簽署的架构協議草案,一份是列舉雙方義務的密函。

密函列舉的義務超出金正日對阿布萊特所做的承諾,包括要求北韓停止生產、試射、部署射程超過一百八十英里、酬載達一千英磅所有飛彈。

此外,在監視北韓執行成效方面,美國要求北韓公開目前庫存的飛彈數量以及類型,并向北韓施壓,希望北韓承諾銷毀所有庫存的飛彈。但密函并未清楚交代美國會給予北韓多少援助。

如此一來,雙方有必要在平壤再舉行一次談判,以便北韓代表可就近詢問金正日的意向。因此美國臨時派遣謝曼協同國防部、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國務院官員訪問平壤,謝曼并獲授權,若北韓在飛彈問題上做出更多讓步,即可提出克林頓訪問平壤的日期供北韓參考。

原本謝曼可在十一月訪問平壤,若北韓的确做出必要讓步,她即可著手安排克林頓訪問北韓的歷史之旅,克林頓也許可以順利和北韓簽署范圍廣泛的書面協議,至于其他技術問題則可留待稍后再議。可惜美國大選歹戲拖棚,柏格不愿意在總統難產之際派遣特使,也不認為克林頓在美國可能爆發「憲政危机」之際出訪是明智之舉。

十二月中旬大選終于落幕,謝曼与白宮的亞洲事務專家Pritchard曾向新政府國務卿內定人鮑爾与白宮國安顧問內定人萊斯女士簡報。克林頓幕僚透露,布希團隊言明他們不會破坏克林頓的北韓行,但也不支持克林頓簽署的協議,此態度正是克林頓打消派遣謝曼到北韓的原因之一,因為克林頓政府擔心布希上台不會支持已和北韓談妥的協議,也不會繼續磋商后續細節。

克林頓政府遂在十二月廿九日宣布,卸任前已沒有時間和北韓進行談判。

專家認為,克林頓未照原定計畫派遣謝曼訪問北韓是一大失策。他們表示,在選情膠著之際,白宮原可派員和布希團隊磋商,但白宮卻因為擔心等于替布希宣稱當選背書而裹足不前。嫻熟南北韓外交的專家席格爾說:「克林頓政府不是時間不夠,而是欠缺勇气。」


    相關文章
    

  • 美周刊抨擊: 布什延續克林頓討好中共作法 (3/6/2001)    
  • 萊溫斯基与克林頓的風流韻事將拍成紀錄片 (3/6/2001)    
  • 希拉莉紐約發表演說 指責布什龐大減稅計划 (3/6/2001)    
  • 萊溫斯基欲与HBO合作 拍攝丑聞紀錄片 (3/6/2001)    
  • 是否接納議員閉門訊問 克林頓正在考慮 (3/5/2001)    
  • 克林頓密友稱以色列總理親自說情 特赦里奇實是政治交易 (3/5/2001)    
  • 巴拉克在克林頓赦免里奇案中起了決定作用 (3/4/2001)    
  • 克林頓獲第32屆「總統形象獎」 (3/4/2001)    
  • 克林頓洛杉磯領形象獎 (3/4/2001)    
  • 特赦銀行詐騙夫婦 克林頓誠信受質疑  (3/4/2001)    
  • 電子郵件顯示赦免里奇早有預謀 (3/3/2001)    
  • 克林頓离任賬難清 多起法律爭端未了  (3/2/2001)    
  • 雖麻煩纏身 希拉莉仍立法扶貧 (3/2/2001)    
  • 克林頓裙帶徇私添新証 (3/2/2001)    
  • 克林頓助手否認特赦不當 (3/1/2001)    
  • 北京若繼續大肆鎮壓法輪功可能導致PNTR被否決 (3/1/2001)    
  • 离任總統福利開支 國會計划予以削減   (3/1/2001)    
  • 民意調查顯示:六成人認為希拉莉与赦免案有牽連 (2/28/2001)    
  • 老友商業糾紛纏身 克林頓從中幫忙 (2/28/2001)    
  • 里奇拒絕出席聆訊 克林頓堅信自己清白 (2/28/2001)
  • 相關新聞
    里奇拒絕出席聆訊 克林頓堅信自己清白
    老友商業糾紛纏身 克林頓從中幫忙
    民意調查顯示:六成人認為希拉莉与赦免案有牽連
    离任總統福利開支 國會計划予以削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