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 載滿鵝的火車──關於俄羅斯電影《毒太陽》

王怡

人氣 16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25日訊】

○ 被太陽燃燒──

這部影片的名字就來自於這首歌,另有人翻譯爲”太陽灼人”。歌中唱道:”被太陽燃燒,當血紅的海奔流”。在影片的開頭,鄉村歌手們在俄羅斯白雪皚皚的郊外演奏著這首歌,一對戀人起舞,在以後的故事中那個可愛和無辜的小女孩娜蒂亞,坐在長凳上跟著哼唱。在影片的結束,娜蒂亞的父親,光榮的內戰英雄高托夫上校被契卡帶走,以爲爸爸去莫斯科辦事的娜蒂亞,在田野之上,也是唱著這首歌,回到家中,和她的母親一道,被契卡逮捕。

在紀念史達林氣球節的周末假日,將高托夫以”裏通外國”的罪名逮捕的人,是離家十年,剛剛回到這座大宅的密迪亞。他是高托夫妻子瑪魯莎青梅竹馬的舊戀人,瑪魯莎的父親、音樂老師波裏最喜歡的弟子,一個出身于舊貴族家庭、從小只講法語的知識份子。他的意外回歸給這個音樂之家的貴族大宅帶來了無窮的歡樂。瑪魯莎的母親在午餐桌上唱起了許久以前的歌曲,每一個人,除了高托夫,都在密迪亞的鋼琴聲中跳起了許久以前的舞蹈。但是除了高托夫,誰也不知道密迪亞是一個政治警察,一個在國外做了十年間諜的契卡。一個在內戰期間向蘇維埃出賣了八名白軍將領的背叛者。

十年以前,忠誠的革命者高托夫秘密會見了密迪亞,如同高托夫在被捕前輕蔑地說,像收買一個婊子一樣收買了密迪亞,在離開家庭前往巴黎作間諜和被投入監獄之間,密迪亞選擇了前者,他不辭而別,悄然離去,開始從事連他自己都恥於提及的出賣與背叛的勾當,被他出賣的那些人都未經審訊便被秘密處決了。高托夫在被捕前同樣輕蔑的指出了他與真正的革命者之間的區別:”我和他們戰鬥了四年,而你和他們是同一陣線,你出賣的是自己的人。”十年之後,密迪亞在午餐結束時對娜蒂亞講了這個故事,他說:”我那時才只有21歲。”

瑪魯莎在絕望當中割腕自殺,但被救回。四年後,在內戰中成爲英雄的高托夫出現了,這是一個純樸、虔敬,出身於另一個階級,不會講法語,但對祖國和革命事業充滿獻身精神的人。不久,他和美麗的資產階級小姐瑪魯莎結婚了。在密迪亞回到家中講出他的故事後,瑪魯莎問高托夫,如果當初被遣派的是你,你會離開我走嗎?高托夫說,我會。但我和密迪亞的區別在於,他走是出於恐懼,我走是出於信仰。恐懼或者是盡忠,你能瞭解這種區別嗎?

十年之後,被清洗的人輪到了真正的革命者高托夫。他被指證爲間諜,日本人和德國人的間諜,甚至還從事了暗殺史達林的活動。密迪亞在晚餐後用契卡的車接走了他。當他身著軍服和毫不知情的女兒在房間告別時,這位革命的英雄望著他和史達林的合影,終於流出了眼淚。

不久,高托夫被秘密槍決。密迪亞並沒有回到那座大宅,沒有作爲勝利者去接收他失去的一切,他的事業、他的瑪魯莎,他的祖國和信仰,他的在革命中被重新分配的一切珍貴的財富,都一去不再複返。他所愛的人的幸福,他曾經屬於的那個音樂之家,已經被他一手摧毀了。但這部影片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關於復仇的故事,一個呼嘯山莊。這是一個被太陽灼傷的故事,一個所有的人都被太陽燃燒,所有的人在絕對的光明下失去信仰和視力的寓言。正如黑格爾所說,”絕對的光明,一如絕對的黑暗”。

密迪亞終於在浴室裏割腕自殺。

○ 那麽圓,那麽柔軟,那麽美──

在午餐後的河邊,高托夫讓密迪亞與他的妻子獨處,帶著女兒一起到河流中泛舟。在一種內心柔弱的時分,他對女兒說出了一切邪惡和堅決之所以被接受,革命之所以會被諒解的理由。

高托夫滿懷慈父的愛,輕輕觸摸著女兒的腳,那麽圓,那麽柔軟,那麽美。你看我的腳,粗硬如同火石。他對女兒說:”你的腳,會永遠都是這樣。”天真的娜蒂亞問:”爲什麽呢?”

因爲會有飛機,會有更多的汽車、更多的電車、巴士甚至地鐵,道路也會平坦,鞋子也比以前舒服,襪子會更加柔和。你的腳就會永遠那麽圓,那麽柔軟,那麽美。

可娜蒂亞又問:”爲什麽呢?”

高托夫看著女兒,那種眼光決不會令人想到流血,想到手起刀落的果敢和哪怕有一點肮髒的事情。他帶著一種曾經滄海的荒涼,說:”我們建立蘇維埃就是爲了這個。”爲了讓全國人民都能有娜蒂亞這樣的腳,這樣圓,這樣柔軟,這樣美的一雙腳。用於行走,而不是用於逃亡。

在這樣的夢想前,有什麽樣的努力不能被接受,什麽樣的行爲你能說超出了界限?密迪亞這樣的舊貴族的界限,還是高托夫這樣可以取而代之的貧落子弟的界限?威脅、背叛、流放和槍決,誰能在這樣的日子裏擁有愛情和內心溫柔的部分,擁有本該屬於別人的妻子、宅邸、榮譽和歌曲。當密迪亞對生活失去全部的意義和想象,甚至將音樂也作爲背叛和苟且的手段時,高托夫的幸福和對於革命勝利之後的奢望,也同樣失去了價值的來源,成爲建立在沙丘之上的烏托邦。

導致他們兩個人最終的毀滅,以及瑪魯莎母女的無辜罹難的那種力量,其實是同一種力量,無論是恐懼還是盡忠,在後面推動和慫恿的那一種力量,始終是邪惡的,最終不能被高牆之內、成年之後的娜蒂亞所諒解,那個在田野之上唱著”被太陽燃燒”的小女孩消失了。在根本上,她是被她的父親高托夫一生服膺的那種力量一手扼殺的。

當高托夫用沾滿鮮血的手,一開始觸摸著娜蒂亞那麽圓,那麽柔軟,那麽美的腳時,他已經讓那雙腳沾上了鮮血。這鮮血讓革命者的後裔背負上原罪,讓那麽美的烏托邦美得失去了方向,讓偉大的領袖開始忘乎所以。

看這一段時,我想起了一位遠在湖南的朋友石東生。讀大學時,他給我講了下面一段故事:三五個純樸的農家少年,在山腰的草茵上坐著讀書。正是高考前的日子。其中一位濃眉小眼,擡起頭來問他的夥伴:”我們爲什麽要讀書呢?”

這些少年相互望著,微微笑著。然後他們幾乎不約而同地說:

“爲了在夏天裏也能穿襪子!”

那個發問的人就是我的朋友石東生。第一次聽這個故事,我的心都酸了。雖然我們的出身並不相同,但我們每一個人心間,都有一塊山腰上的草茵。我們都是從那裏出發的。在革命者的故事裏,高托夫和他的夥伴也是從那樣一塊草茵上出發的。但最後得到的竟是什麽,最後能夠高高舉過頭頂、能夠榮歸故里帶回自己的草茵之間將之永遠深埋的,竟然是什麽。

俄狄浦斯從自己的山腰上出發,最後的結果是軾父娶母。他刺瞎了雙眼,將自己永遠地放逐。

項羽從那片草茵之上出發,帶走了三千子弟,終無一倖免。他無顔回去,在烏江邊舉刀自刎。

因此在這個爲了那麽圓、那麽柔軟、那麽美的腳而奮鬥的故事裏,自殺的密迪亞,最終比起被他殺的高托夫,更加贏得了我的諒解,並使我心酸。

○ 沙歌蘭嘉或者沙格樂嘉──

這是一部處處充滿了象徵的影片。比如一團超現實的火球,在密迪亞講述自己的故事和在浴缸中自殺時,兩次出沒。但它的寓意我始終沒有理解。也許那是太陽的化身或者我們內心對於生活的信心。我要說的是另外一個情節。

一個郵遞員開著大卡車,拿著一份模糊不清的地址,從頭至尾尋找著一個叫做”沙歌蘭嘉”或者”沙格樂嘉”的地方。這個情節游離于高托夫與密迪亞的個人和階級恩怨之外,在一個濃縮了悲歡離合的周末假日裏,那個郵遞員開著車,罵罵咧咧地在這個故事的周圍兜著圈子。有人向他一口氣說出了東南西北幾百里內的每一個地名,但沒有一個人能夠告訴他”沙歌蘭嘉”或者”沙格樂嘉”在哪里。那麽,這附近究竟有沒有這麽一個地方呢?

最終,這個倒楣的郵遞員將卡車開進了高托夫和密迪亞的故事。在影片的結局,汽油用完了的卡車橫在路邊,和載著高托夫的的內務部轎車相遇了。郵遞員激動地認出了汽車裏的英雄高托夫上校,然後更加激動和無比惶恐地目睹了契卡對高托夫的一場毆打。

這個不幸的郵遞員在被契卡殺人滅口前,說了最後一句話。他問密迪亞:”汽車裏的人真的是高托夫上校嗎?”

尋找著”沙歌蘭嘉”或者”沙格樂嘉”的汽車,終於駛到了終點。也許那個郵遞員被槍殺的地方,就是”沙歌蘭嘉”或者”沙格樂嘉”。也許,本來並沒有一個叫做”沙歌蘭嘉”或者”沙格樂嘉”的地方,但在郵遞員死去之後,就有人把那個地方命名爲”沙歌蘭嘉”或者”沙格樂嘉”。所以郵遞員並沒有找錯地方,雖然因果顛倒了,時空倒錯,但他的的確確找到並死在了這個地方。至少我是這樣認爲的。

我認爲,他在契卡拔槍之前最關心和最應該問的,其實是這樣一句話:”請問,這裏真的是沙歌蘭嘉或者沙格樂嘉嗎?”

○ 載滿鵝的火車──

密迪亞的音樂老師波裏,在臨終前充滿沮喪地說:

“真氣人!我渡過了如此多姿多彩的一生,但死之前居然看見了什麽?載滿鵝的火車!真氣人,我看見的竟然是載滿鵝的火車!老天!”

載滿鵝的火車有什麽不對嗎?載滿鵝的火車究竟意味著什麽?能夠讓一個音樂家死不瞑目。

密迪亞逮捕了高托夫後,坐在汽車裏望著窗外飛馳而過的田野,他沒有一點勝利者的喜悅和自得。他在陰鬱中重復了這句話,”載滿鵝的火車”!這句咒語般的話,也許,就是在這一刻,密迪亞萌生以及堅定了自殺的念頭。

顯然,”載滿鵝的火車”沒有詩意。

可以比較臺灣詩人紀弦曾經讓我喜歡的那一句詩。”載著吠月的犬的火車開過去了”。我想區別在於,”載著吠月的犬的火車”載滿了夢想,而”載滿鵝的火車”已經沒有夢想了。”載著吠月的犬的火車”是屬於個人的,而”載滿鵝的火車”永遠不再屬於個人了。”鵝”在歐洲文化的符號裏是蠢笨的,象我們的”豬”。試想吧,”載滿豬的火車”,意味著什麽?

許多美好的歌曲和舞蹈被禁止了。球類專案也只有足球可以繼續。當瑪魯莎的母親在密迪亞回來的午餐前唱起波裏生前最愛的歌曲,正如年邁的叔父所說,”那種氣氛,生活的品味,再也沒有了。”

革命是與詩人爲敵的嗎?革命是否就是花間喝道、焚琴煮鶴?記得我第一次看見德拉克洛瓦的名畫《自由引導人們》,我覺得好美。因爲我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自由女神袒露的胸部上。後來看了無數次,能夠輕易地將目光移開了,才發現女神背後無數的槍火和前面的橫屍遍野。那些堆積起來的屍首給我的震撼力遠遠超過了第一次女神的乳房所給我帶來的。

如果將自由女神的乳房遮掩起來,穿上盔甲。那麽我將承認,革命毫無詩意可言,《自由引導人們》這幅畫也將毫無詩意可言。《自由引導人們》這幅畫,就等於”載滿鵝的火車”。

所謂小資情調,是密迪亞當初之所以受難的主要罪名。到頭來也是他選擇自戕的主要力量。他對一個”載滿鵝的火車”的世道的痛恨,甚至遠遠超過了對革命剝奪了他的財富地位的痛恨。因爲正是前者而主要不是後者讓他的靈魂開始墮落,並拿走了他對這個世界僅存的一點熱愛。

○ 關於《毒太陽》──

1994年,畢業於莫斯科電影學院羅姆工作室的新一代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拍攝了這部曾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毒太陽》。我在關於影片《巧克力》的文章中說,真希望那樣的影片是張藝謀拍的。但對於這部《毒太陽》,我也希望它是中國的導演拍的嗎?我連想都不敢去想。

必須提到的是,影片中的高托夫上校和他可愛的女兒娜蒂亞,是由導演本人和他的女兒飾演的。再也沒有人可以演得更好了。

1926年,胡適途經蘇聯,在莫斯科參觀了三天。年輕氣盛的胡博士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我們不能不十分頂禮膜拜,他們在此作一個空前的偉大的政治新試驗,他們有理想,有計劃,有絕對的信心,只此三項已足使我們愧死。我們這個醉生夢死的民族,怎麽配批評蘇俄!”

到了今天,誰又可以批評誰呢。

──轉自《隧道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葛优對“辭演”傳聞作出回應 (4/25/2001)    
  • 另類影片宁瀛新作《夏日暖洋洋》在北大引起爭論 (4/25/2001)    
  • 戀情已成過去 溫兆倫澄清:与苗紅并未結婚 (4/25/2001)    
  • “幸福少女”終開口 董洁細述自己的過去未來 (4/25/2001)    
  • 上海戲劇學院招生 追夢學子擠爆“星工厂” (4/25/2001)    
  • 女性電影領導2001票房 (4/25/2001)    
  • 金庸李安相見歡 (4/24/2001)    
  • 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將在本周舉行 (4/24/2001)    
  • 謝霆鋒被封為“少年王家衛” (4/24/2001)    
  • 美國“儿童之選”大獎揭曉 金凱瑞奪冠 (4/24/2001)    
  • 黎明自嘲:傷口似足片皮鴨 (4/23/2001)    
  • 《像霧像雨》被質疑 趙寶剛大膽啟用新人 (4/23/2001)    
  • 《幸福時光》劇越改越“衰” 張藝謀成了“票房毒藥”? (4/23/2001)    
  • 第54屆戛納電影節進入倒計時 (4/22/2001)    
  • 戀人同志傷 舒淇慌結束電影錄音工作旋即返港! (4/22/2001)    
  • 美國加州洛杉磯電影節 刮「武俠」旋風 (4/21/2001)    
  • 電影”臥虎藏龍”導演李安明天返台 (4/21/2001)    
  • 黎明上香港頭條 這次不是自殺 (4/21/2001)    
  • 妻子女儿一起曝光? 劉德華稱“不回應” (4/21/2001)    
  • 張曼玉榮登東瀛權威雜誌封面 (4/21/2001)
  • 相關新聞
    張曼玉榮登東瀛權威雜誌封面
    妻子女儿一起曝光? 劉德華稱“不回應”
    黎明上香港頭條 這次不是自殺
    電影"臥虎藏龍"導演李安明天返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