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京生計劃同影星李察基爾合作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26日訊】 中國異議人士魏京生計劃同美國電影明星李察基爾合作﹐推出一部描寫中國近五十年政治歷史的故事片電影。魏京生希望這部將來推出的影片﹐起碼能超過‘河殤’。被放逐到美國的中國異議人士魏京生透露﹐他打算同好萊塢明星李察基爾合作搞一部反映中國近代歷史的故事片﹐用藝術形式來交代歷史事件。魏京生告訴美國之音記者﹐早在兩三年前﹐他剛到美國的時候﹐在一個場合遇到李察基爾﹐雙方就談到了合作拍片的可行性。但是﹐雙方只是意向性地談到了這個合作項目﹐並沒有具體的結果。

記者﹕聽說你是作為編劇﹖
魏﹕我們這一方﹐負責這事。不是我自己編。我們這方面﹐說實話﹐是動作太慢。

記者詢問李察基爾的創作動機和目的﹐魏京生認為﹐李察基爾完全是從關心中國和西藏問題出發的﹐並不想因此來掙錢或者沽名釣譽﹕“他沒有其他目的﹐他既不為掙錢﹐也不為掙名聲。他首先是覺得從關心西藏人出發﹐當然也非常關心中國人﹐覺得中國人包括西藏人搞得這些運動﹐有時不能被許多老百姓理解。關鍵是很多老百姓對中國這段歷史﹐不太知道。大家看到的﹐往往都是共產黨一面之辭﹐所以﹐我們應該有另一面之詞。”

魏京生承認﹐這個項目﹐一直沒有動起來﹐主要是他們一直沒有找到能幹的編劇﹐海外民運人士中﹐找不到能拿出好本子的人。魏京生認為﹐海外民運人士中﹐能寫政論性文章的﹐也不在少數﹐但能捨得花時間推出高水平吸引人的劇本﹐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魏京生認為河殤主要撰稿人蘇小康有這方面的水平﹐但蘇小康有種種客觀原因﹐無法參與。魏京生說﹐他要去找蘇小康慢慢地談﹐爭取請蘇小康出山﹐拿出本子﹐然後再說其他。魏京生說﹐不動則罷﹐一但要動﹐就要拿出一部能同“河殤”相媲美的作品。

至于拍電影所需要的經費﹐魏京生認為﹐這由李察基爾負責。當時﹐李察基爾許諾﹐魏京生負責拿出本子﹐他來負責籌措經費﹐經費不是問題﹕“他認為錢不是問題﹐他負責。而且﹐有很多朋友﹐演藝界關心中國和西藏問題的人很多。其實﹐現在關心西藏問題的人﹐就是關心中國問題的人﹐很少有說﹐我光關心西藏﹐不關心中國的。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中國民主化不往前發展﹐西藏問題就不要想得到解決﹐沒有可能。”

記者同李察基爾洛杉磯和紐約的辦公室聯係﹐李察基爾的新聞秘書說﹐李察基爾正忙于拍電影﹐恐怕要到下個星期才能回話。

魏京生是1997年同李察基爾認識的﹐並同時認識了來好萊塢闖蕩並打出一片天下的華裔女星白靈。李察基爾今年五十二歲﹐是藏傳佛教的信徒﹐多年來經常跟隨達賴喇嘛﹐宣傳西藏文化和佛教理念。1993年﹐李察基爾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呼籲北京停止鎮壓西藏人士。1997年﹐李察基爾和白靈主演了反映中國司法制度問題的[紅色角落]﹐遭到北京的嚴厲批判。

美國之音記者海濤從洛杉磯報道。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魏京生: 在新西蘭過生日 (5/23/2001)    
  • 魏京生李察基爾合作拍戲 (5/21/2001)    
  • 魏京生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第五十七屆大會上的發言 (5/19/2001)    
  • 魏京生:團結協作對付獨裁者 (5/16/2001)    
  • 魏京生:中共領導最自私自利 (5/9/2001)    
  • 魏京生:立足海外 長期奮戰 (5/2/2001)    
  • 魏京生:民間人權組織監督政府 (4/25/2001)    
  • 魏京生:捷克總統頂住中共壓力 (4/19/2001)    
  • 魏京生:中共擅長干涉他國內政 (4/12/2001)    
  • 魏京生在國際奧運會總部和聯合國人權大會 (4/7/2001)    
  • 魏京生﹕中共爭主動試探美國 (4/4/2001)    
  • 魏京生:「非政府組織」為中共護航 (3/28/2001)    
  • 魏京生: 中國進入動蕩歲月 (3/21/2001)    
  • 魏京生發言摘要:得到民主,要靠奮斗 (3/12/2001)    
  • 陳水扁与魏京生談兩岸人權 (3/8/2001)    
  • 陳水扁總統接見魏京生新聞稿全文 (3/8/2001)    
  • 陳水扁見魏京生 擬共同推動「兩岸人權委員會」 (3/8/2001)    
  • 呂秀蓮會晤魏京生 (3/7/2001)    
  • 魏京生會施明德對談民主 (3/4/2001)    
  • 連戰魏京生 台東相見話人權 (3/3/2001)
  • 相關新聞
    魏京生會施明德對談民主
    呂秀蓮會晤魏京生
    陳水扁見魏京生 擬共同推動「兩岸人權委員會」
    陳水扁總統接見魏京生新聞稿全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