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支柱: 關于神与靈魂的斷想 — 相信上帝嗎 ?

再讀《潘恩選集》

楊支柱

人氣 10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19日訊】 (一)

我對于上帝或神的看法,与斯賓諾沙、潘恩、愛因斯坦相同,也与孔子相同。“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用不著談論“怪力亂神”,何況在終極關怀問題上是誰也說服不了誰的(我并不否認有真誠的皈依,但那不是說服的結果,至少不是一朝一夕說服的結果)。但是看了陳勇先生寄來的未署名的文章《一則寓言和几點思考》,終于忍不住想說几句了。

這位先生說:“宗教信念本身作為一种生存方式是可取的,因為選擇這种信念,就像是一場賭博。‘讓我們估量一下賭注正面,即相信上帝存在所包含的得失吧。我們可對兩种情形加以估量:若賭贏了,你將獲得一切;若賭輸了,你并沒有失去什么。還有什么可猶豫的,就賭定上帝存在吧!’這樣的話語神似一個教徒在對教外的人販賣自己的教義,但我們也應該可以看到一些很客觀的事實:委身宗教的處境,一個人确實可以在精神上活的很幸福,因為上帝為他將終極的禍患擔起。”

這完全是一個科學主義的、弱智的無神論者對于上帝信仰者的誤解!這樣的評价對于上帝信仰者是極不公允的。他把上帝信仰者統統描寫成了“賭徒”、“流氓”或“投机分子”!我并不認為人們必須信仰上帝:一個人完全有權利信仰或不信仰上帝,他也可以對上帝的有無存疑,法律不應對不同信仰者予以歧視,我也深信上帝不會懲罰真誠的無神論者与存疑者。但是任何一個正直的人都必定是忠實于自己信仰的人(這不過是同義反复),“當一個人已經腐化而污辱了他的思想的貞洁,從而宣揚他自己所不相信的東西,他已經准備犯其他任何的罪行。”(《潘恩選集》第349頁,商務印書館1997)道德的墮落,從來都是從撒大謊開始的。

這位先生說中國人普遍不信神,也不符合事實。我小時候經常听到周圍的人說“三尺頭上有神靈”及“天意”之類的話。我們那里有信佛祖的,有信玉帝的,有信天的,有信關帝及其他神靈的。通常的情形是信祖宗的同時還相信一個或几個別的神,而且普遍相信在眾多的神之上有一個最高的神—這离上帝的概念其實并不遙遠,這也是現在基督教在農村大受歡迎的信仰基礎。真正不信神的人,在農村從來就沒有几個。即使是在破四舊的時代,我們鄉下人也沒有忘記每年燒紙錢給死去的父母用。不管是誰家的孩子有出息了,鄉鄰們都說是他家祖宗的墳葬得好。

還有,上帝真的不能依靠理性去認識嗎?科學家相信上帝的比我們庸眾還多(在比例上)。

(二)
    
世界從哪里來?我們可以相信物質不滅,可以相信進化論。老實說我本人就相信這些科學知識。但是根据科學只能從“有”到“有”,“無”中不能生有。那么“無”的概念從何而來?從“無”中又怎么能夠生出“有”來?我不得不認為,是神創造了這個世界上最初的一切,并給予了對這些被創造物以“第一推動”。

水為什么要往低處流?為什么所有生物肉體有生必有死?种子為什么能發芽?所有的客觀規律,到最后都不得不立足于一個不能證明的“公理”上。這些“公理”既不能從別的什么東西中演繹出來,人類也不可能作出完全的歸納來證明它們。我不得不認為,所謂的“公理”,只能是神為這個世界制定的法律。

自然界為什么亂中有序?如果世界是由眾多的神來創造的,那就必定有一個最高的神來統轄他們。這個最高的神,有人叫他“耶和華”,有人叫他“真主”,有人叫他“佛祖”,“有人叫他“玉帝”,有人叫他“天”。這沒有什么好奇怪的,人們可以用各种各樣的稱呼來指稱同一個人。人們對“耶和華”、“真主”、“佛祖”、“玉帝”、“天”的描述是很不相同,但這也沒有什么好奇怪的:譬如一個父親有十個儿女,這位父親在十個儿女心中的形象是完全一樣的嗎?我相信總有一些方面是相同的,也總有一些方面是不同的。

(三)

“我”從哪里來?我的肉身是父母所生,但是我的靈魂呢?科學無法解釋一個靈魂可以派生出几個靈魂而本身不受損失,而且我的靈魂与我的母親或父親的靈魂是那么的不同!我小舅父的第三与第四個女儿是一對雙胞胎,外表完全一樣,吃同樣的東西,穿同樣的衣服,睡同一張床,在同一個班上學習,而且參加工作以前她們到哪儿都是同進同出形影不离;但是一個學習較好也較禮貌,另一個學習極差而且不懂禮貌,這种區別用父母的遺傳与環境的影響能夠解釋嗎?我不得不認為,不同的人的靈魂來自不同的神靈。我們在肉體上是父母的儿女,在精神上則是上帝的儿女。

我的靈魂在我死之后向何處去?我不知道,但是我也同潘恩一樣确信:“給我生存的那种權力,可以隨意采取任何方式,使我的靈魂繼續生存下去,或者有這個身體,或者沒有;而且在我看來,今后我將繼續存在的可能性,比在我的存在到來以前我現在存在的可能性還要大。”(《潘恩選集》第407頁)無論如何,從“有”到“有”比從“無”到“有”要容易理解得多。

(四)

人類最基本的道德觀念從何而來?為什么世界各大宗教甚至不信教的人們都有一些完全相同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則?

我覺得,最基本的道德觀念是天生的,而且也是儿童們的心中普遍存在的。正如我在《被閹与自宮》(www.wtyzy.net第2期)所說:

“小時侯我是酷愛自由的,決不愿意被家長關在屋子里,而是在田野、山上、河邊到處跑。我也是酷愛平等的,不論是哥哥多吃多占,還是老師厚此薄彼,我都堅決反抗(這得益于我父親是小學校長,別的孩子可能沒這么幸運)。我愛競爭,總想木秀于林;但也愛合作,害怕离群索居。而競爭与合作在競爭性儿童游戲中得到了和諧的統一:那就是大伙儿都必須遵守公認(即大家同意)的游戲規則。誰不愿意遵守游戲規則,他可以不參加游戲。他如果既要參加游戲又不遵守規則,那么大伙儿就要開除他。完全可以說,這些競爭性的儿童游戲規則充分體現了自由和平等、自由和民主、自由和法治的高度統一。”

除了公平觀念和對規則的依賴外,還有感恩心理,對父母、兄弟、同伴的愛,同情之心与羞恥之心,我覺得都是与生俱來的。儿童的這些美好的天性,是在成長的過程中被丑惡的社會逐漸污染、破坏的。

其實絕大多數人對我的這個說法是有同感的,否則“天真”怎么一直被公認為是一個美好的字眼呢?
即使是在那些惡貫滿盈的人身上,我們也不難發現某种公平觀念和和的愛的情感。盜亦有道的現象我們見得還少嗎?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可以為了他的母親、儿女或心愛的女人而犧牲一切乃至生命,這种現象不是屢見不鮮嗎?那些心中喪失了任何規則的人,不是百無聊賴沒有一點樂趣像個活死人嗎?

這一切用人類和平共存的需要是不足以解釋的,許多人并不在乎人類是否能夠共存。這一切用所謂“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也是解釋不了的,你怎么解釋那些為了他人而犧牲生命的行為呢?尤其是不能解釋那些惡魔為了他所愛的人犧牲生命的行為!

我堅信,是上帝(最高的神)為了人類的幸福而把每一個人生活的意義建立在另一個人或更多的人的幸福之上。我堅信,是上帝為了人類的幸福而制定了一系列人類和平共處的規則給我們去認識、去遵循。我堅信,基本道德原則的有無是人与動物的真正區別。至少就我自己而言,我在自己身上完全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五)

人類常常由于自己的自私与愚昧而把一部分人甚至整個人類的處境搞得非常糟。某些時代的某些地方看上去已經是万劫不复了,根据惡性循環的原理是不可能得救的,但是到了某個時候這种惡性循環總是得到逆轉,這是為什么?是因為某些圣徒般的人們心中強烈的正義之火,這种正義之火點燃了民眾心中微弱的希望之光。

就說魯迅吧,人們常把他的所作所為說成是“絕望中的抗爭”、“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其實他是并沒有喪失希望的,相反他的希望之火總是燒得很旺。這不但表現在他的抗爭行為中,不但表現在他的小說中(如《藥》中夏瑜墳上的小紅花),也表現在他更直接的言論中:“絕望之為虛妄,正与希望相同。”“其實地上并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也許你可以說魯迅的處境其實不錯,他不但沒有餓肚子,而且有那么多的人愛看他的作品,是沒有理由絕望的。那么看看臨死前的瞿秋白吧,這個走路怕踩死螞蟻的弱不禁風的書生,身患當時不可治愈的肺結核,身陷國民党的死囚監獄,他所為之奮斗的共產主義事業正面臨滅頂之災(后來因為日本人的入侵得救了),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念本身也已經完全動搖,他因為對自己的絕望而把他的絕筆書取名為《多余的話》;可是他仍然寫信要求魯迅設法營救他,他拒絕出賣朋友,最后他大義凜然地從容赴死。你能說他完全喪失了對自己、對中國人、對人類的希望嗎?

也許你可以說瞿秋白是特例,不具有代表性。那么想想經過張藝謀改編的電影《活著》的結尾吧。對于“饅頭”他爺爺來說,儿子被汽車撞死了,女儿難產死了,物質生活异常艱難而且几乎沒有精神生活,可是他仍然對未來充滿了希望:雞蛋孵成小雞,小雞長大了下許多蛋,再變成許多的雞,許多的雞賣了可以買一頭牛,那時“饅頭”就長大了,共產主義也該實現了。不要以為這只是電影,實際生活中這种在絕望的處境中滿怀對未來的希望的農民多的是。

為什么人們在那樣絕望的處境中仍然能保留一線希望呢?我認為沒有別的合理解釋,只能是上帝舉著希望的火把,照亮著人們絕望的心。

這希望并不虛妄。人類的歷史一再證明:只要我們心中的希望之火不滅,我們的前途就的确充滿希望。但是如果你非要阻擋上帝照向你心田的希望之光,非要自暴自棄或者自殺,上帝也不會阻止你。

(六)

上帝到底是什么樣子,或者有那些特性?潘恩說得很好:

“我們要不要想到他的能力?我們從‘創造’的廣大無量可以看出。我們要不要想到他的智慧?我們從支配著不可思議的整體的不變秩序中可以看出。我們要不要想到他的慷慨?我們從充滿地上的丰富物質可以看出。我們要不要想到他的仁慈?我們從對于忘恩的人也不拒絕給他丰富的物資可以看出。最后,我們要不要知道上帝是什么? ”

我想替潘恩補充兩句:我們要不要想到上帝對人類博大的愛,他把自己巨大的創造能力給了我們人類,使得我們也可以模仿他從事創造的事業。我們要不要想到上帝的公平?他讓愛与妒形影不离,他讓飢餓伴隨著享受的胃口,他讓擁有巨大財富、權力的人永不滿足!上帝創造的這一禍福相生的規則,使得人們所獲得的真正幸福實際上是相同的:我們都不是生活在天堂中,也都不是生活在地獄里,我們生活在一個共同的人間。

上帝并不干預人間的事務,他既不懲罰惡人,也不磨難善人。并不是上帝沒有能力這么做,而是他不愿剝奪我們自由選擇的樂趣。上帝給了人類基本的道德律与不滅的希望之光,使人類自身具有了懲惡揚善的能力。如果上帝事事都干預,我們充其量不過是受到特殊保護的動物而已。

上帝把懲惡揚善的任務和創造財富的能力給了人類。謀求人類的幸福,還要靠我們自己!

摘自《青年論壇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王岸然﹕董建華是無所不為的小人 (6/17/2001)    
  • 台灣科技之父李國鼎先生病危 母校師生為之祈福 (5/24/2001)    
  • 始祖之謎 (5/23/2001)    
  • 揭秘: 斯大林高級打手們的下場 (5/20/2001)    
  • 德國网站發布全球黑客排名 紅客聯盟排名第25 (5/9/2001)    
  • 挑戰上帝的角色? (5/6/2001)    
  • 扮演上帝?科學家所知有限 (5/5/2001)    
  • 摩羅: 離上帝最近的一本書 (5/2/2001)    
  • 胡星斗:中華民族在自戕 (4/23/2001)    
  • 陸祀寓言(一,被詛咒過的豬)(二,惡狗与上帝)(三,兔崽子沒有祖國) (4/21/2001)    
  • 令人惊奇的人類失蹤之謎 (4/17/2001)    
  • 澳大利亞足球隊22-0惊天下 下輪世界杯對手祈禱上帝救命 (4/10/2001)    
  • 上帝造人?生物進化?美教育界吵成一團 (4/8/2001)    
  • 盼上帝保佑 台灣舉辦第一次國家祈禱早餐會 (4/8/2001)    
  • 三大猛片夾攻周星馳 星爺力保“球門” (4/5/2001)    
  • 金素梅勇敢面對死亡 預習生命終點 (4/3/2001)    
  • 今夜,我將注視朋友的死刑 (3/29/2001)    
  • 笑蜀:吾与吾師——我的一段怪味回憶 (3/18/2001)    
  • 緬甸“上帝軍”娃娃首領与媽媽團聚 (3/17/2001)    
  • 你在為誰當記者 —-清華新聞系學生讀洛陽大火報道有感 (3/15/2001)
  • 相關新聞
    你在為誰當記者 ----清華新聞系學生讀洛陽大火報道有感
    緬甸“上帝軍”娃娃首領与媽媽團聚
    笑蜀:吾与吾師——我的一段怪味回憶
    今夜,我將注視朋友的死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