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報末日將近?

人氣 6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20日訊】 二零零一年七月二日,《北京青年報》再次改版。表面看來,這是一次直面其他媒體挑戰的大膽嘗試,而隱藏其后的卻是一种無奈的妥協。其中所傳遞的信息和背后的諸多故事是非常丰富和有趣的,相信會給人們帶來有益的思考和啟示。這是第几次改版,恐怕連北青報內的資深人士也記不清了。但不管怎樣,“求變”是北青報一貫的作風和行動。北青報從1981年复刊之初的周報、小報,通過自己的頑強“打拼”和“求變”,用一溜儿小跑的速度走過了周二刊、周五刊、日報、大報等几個重要的階段,其中則經歷了不下十几次的成功的改版。終于在九十年代初“出落”成一張在北京乃至全國都很有影響的報紙,雖然她仍是一張地方小報,正式的級別只是副局級。但她的發行量猛增到了几十万份,不再是當年靠著“酒膽儿”賺回可怜的万八千份訂戶的時候了(很多小報恐怕都有過類似不堪回首的往事,他們辦報兼賣報,到了一個單位或地方就舍下臉來陪著吃喝來完成征訂“任務”);她的廣告收入達到几個億,也不再是當年窮得社長只能坐一輛破“小面”的時候了。而這時候,情況發生了變化。

一九九六年九月十七日,老社長崔恩卿黯然离去,他与這之前被調离的總編輯陳冀被北青報人并視為精神領袖,他們帶領大家勇往直前,打下了一片大好江山。接管這片“江山”的是原《北京日報》的一個副總編陳星。陳星初到北青報時,一方面對情況不熟悉,再加上身體有病,于是在家休養了一年有余,報社的工作基本上由總編輯肖培主抓。陳星則利用休養的時間一方面關注著報社的各項事務,同時也基本上摸清了社內的情況。

一九九八年十月十日,總編輯肖培被調离北青報,陳星的身體也休養好了,于是正式走到前台負起主要責任,總編輯的位子則由原常務副總編張延平升任。

陳星終于可以實實在在地抓几件大事了。一個是報社的辦公大樓,一個是報社自己的發行公司,一個就是職工的住房補貼。而這每一件事都是要花錢的,還都不是小錢。按道理講北青報應該很有錢,一年的廣告收入就是几個億,在北京地區也只有北京晚報能与之抗衡。即便在今天,社會上一听說北京青年報,第一印象就是火:報紙辦得火,報社的收入也火。可實際情況呢?在此可以舉几個例子:去年(2000年)報社僅印刷紙一項開支就是三個多億,足足占去了全部廣告收入的一半儿!原副總編方旭多方檢舉,揭露報社內部的貪污腐敗問題,至今仍未最終了斷。另外,廣告刊出額雖然持續增長,利潤卻從沒人提起。以至于搬進新大廈僅几個月,報社就要為二百万元的電費發愁!天知道伴隨著北青報的前進有多少人暴富!做為社長兼党組書記的陳星面對這些問題不知作何感想?!

另外不可思議的是,如今的北青報出現了嚴重的本末倒置的現象。這种現象几年前曾經出現過苗頭。當時北青報的廣告大踏步上升,負責廣告的人就翹起了尾巴,儼然一副救世主的樣子,在他們看來,廣告的增長完全就是廣告部自己創造出來的,他們才是整個報社的衣食父母。幸好當時報社的一些正義之士站了出來,當面教訓了那些好像忘了自己姓什么的人。可過了沒兩年,那個可笑的想法再次彌漫了整個報社,而且報社的決策層似乎也認同了這個說法,并且以實際行動向這种說法妥協,社長陳星就是這种想法的最有力的支持者。按說他也是從編輯部出來的人,讓人摸不准他是真傻還是裝傻。總之在整個北青報,廣告部的地位高高在上,他們的收入是編采隊伍的几倍!于是在這次改版中,干脆把几乎所有產經版的編輯部室統統單獨拿出來,交給一名副社長主管,這位副社長同時主管的是廣告部。我不知道那些產經版的編輯記者是怎么想的,但我問過一些局外人,在他們看來,這些編輯記者多年辛苦得來的學問以及應有的新聞道德完全被廣告商買走了!可以肯定,當那位主管領導仔細審閱每一個版的每一篇文章的時候,他腦子里想的完全不是面向讀者的新聞,而是廣告客戶手中的支票。我也堅信用不了多久,那些編輯記者們的個人价值也會在新聞同行們眼中被貶低。

沒有人知道總編輯張延平心里想的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也妥協了。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大量的廣告充斥著几乎所有的版面,即便是頭版也不放過。憑心而論,張延平是一個對工作極為認真的人,他的勤奮也是超出常人的。他個人的發展几乎貫穿了北青報复刊后的整個發展歷程,正因為他的資歷和對工作的認真負責以及勤奮精神使他在報社內享有很高的威望。可他為什么對廣告“強奸”版面不予制止呢,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解他的人認為,多半還是后者。不管怎樣,事實將會證明,這种惡性的開采和急功近利的做法將會徹底毀了北青報!

還有一种想法也很危險。北青報發展成一定規模的時候,有些人的思維模式還真就變成大報的了。過去的北青報可以說是兩手空空無牽無挂,創業的時候什么都敢干,硬是在政策和市場中殺出了一條生路。可現在不同了,家大業大了,做起新聞來也開始瞻前顧后了。有一种說法概括得比較准确:過去的北青報是給二老辦的--老百姓和老同志,現在的北青報是給二大辦--大款和大官儿。的确,看看現在的北青報,哪里還有當年的半點儿銳气,除了廣告就是強顏歡笑的歌功頌德。殊不知一個隸屬于團市委的副局級報紙,是一輩子也不會被真正的大官儿放在眼里的。与其像祥林嫂一樣總是順著眼還不招領導待見,還不如索性直起腰杆儿做個真正的漢子,免得讓人們小瞧!可怜在那些大報的思維模式的鼓搗下,北青報在外地開了好几家代印點,而真實的銷量恐怕只有鬼才知道,而紙費、印刷費卻是一文也不會少的!虧得社長還整天叫喊著什么開源節流。

新的辦公大樓終于入駐了,据說在喜遷新址的好日子里還真來了几位小神小仙,可在這种虛假繁榮后面隱藏著多大的危机呢?嚷嚷了几年的職工住房補貼就像是水中花,各部室還在大量的進行招聘,据說每天在報社食堂用餐的人高達上千。

最后想起了兩句話,一句是楊瀾在申奧現場引用的馬可波羅的話:我所講的不及我看到的一半。另一句是某部電影中民主人士黃炎培先生送給毛澤東的話,原意是指一個國家或一個政權的,在此告誡北京青年報: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博訊boxun.com)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香港廉政公署网披露十大反貪案內幕 (7/12/2001)    
  • 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精彩瞬間圖片集(上)(修改版) (6/9/2001)    
  • 拿《花樣年華》搞笑–《歡樂總動員》改版大解密 (6/5/2001)    
  • 通用汽車推出改版後中文网站 (6/4/2001)    
  • 中国台湾网改版后正式开通 同时开通英文版 (5/19/2001)    
  • 《實話實說》收視率一路下跌 崔永元苦不堪言 (2/22/2001)    
  • 《東方時空》:白岩松、李小萌等天天讀錯字 (2/15/2001)    
  • 央視“新菜”紛紛回鍋 主持人難成收視賣點 (2/14/2001)    
  • 閑話网站經營 (12/22/2000)    
  • 新《東方時空》首張全家福 (11/22/2000)    
  • 北京城“日新月异”名副其實 中國首都地圖一月一改版 (10/15/2000)
  • 相關新聞
    央視“新菜”紛紛回鍋 主持人難成收視賣點
    《東方時空》:白岩松、李小萌等天天讀錯字
    中国台湾网改版后正式开通   同时开通英文版
    拿《花樣年華》搞笑--《歡樂總動員》改版大解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