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報界赤字頻報 凸顯艱難局面

標籤:

【大紀元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宋子呈綜合報導)今年將是報界非常非常艱難的一年。

在過去的一年中,報界在經濟大蕭條中也受了重創,減少了許多廣告方面的收入。據CTV消息,他們不得不通過裁員和調整薪金發放以求存活。而有的報紙減少了發行的次數,有的乾脆關門大吉了。

報界在2009年慘淡經營的局面可以透過Twitter網站的加拿大媒體解雇(Can Media Lay offs)網頁詳盡了解。這個網頁對遭到媒體行業解雇的人員數目每日都有更新,它把其稱為「改變中的加拿大媒體業面面觀」。其實更準確的一個說法是,「衰退中的媒體業概貌,特別是報界。」

裁員和重組

早在2009年之前,加拿大和美國以及各個國家的報界已經開始了大幅度的縮小規模。在加拿大,幾大新聞媒體公司都有不同程度的裁減規模,有些在2009前就開始了。

2008年9月,Canwest 環球傳媒集團(Canwest Global Communications Corp.)減少了560個工作職位,或者說減少了5%的人力。同年12月,太陽傳媒(Sun Media)裁減了在加拿大西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600個職位,等於是減少了10%的人力。這兩大報業巨頭的裁員行動對接下來的報界的慘淡局面做了一個預告。

2009年1月,《環球郵報》(Globe and Mail)裁減了80個職位,相當於十分之一的人力,以達到減少出版報紙的費用。同月,《蒙特利爾日報》Le Journal de Montreal裁減了250個員工,這些編輯和記者們開設了一個網站RueFrontenac.com,每日對其更新,但是至今他們尚未能回到他們的工作崗位。

2009年2月最後一個星期,多倫多星報集團(Torstar Corp)宣布將在屬下報紙Hamilton Spectator, Waterloo Region Record和Guelph Mercury裁減64個全職的位置。

2009年3月,多倫多星報集團對位於安省旺市(Vaughan)的印刷工廠裁員60人。這個印刷廠是《多倫多星報》和其他幾份報紙的印刷中心。

2009年3月,《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裁減100個職位而且在計劃接下來的9個月對非工會會員減薪。四月中旬,開始裁掉數個每週一次的版面。

2009年4月,加通社(the Canadian Press)宣布將裁減8%的員工,接近25個職位。

2009年10月上旬,CBC和《全國郵報》(the National Post)宣布他們的網站內容共享,同時也把CBC的體育新聞資料發給Canwest的報紙。12月下旬,CBC和《全國郵報》決定在2010年的奧運報導中聯合行動。

2009年11月下旬,《多倫多星報》透露分包新聞編輯部的編輯工作並且裁減幾十份工作期望可以減少每年四百萬的費用。同一個星期,《華盛頓郵報》關閉了華盛頓區域外所有的辦公室。

關門大吉

在牛年落馬的第一個主要媒體是位於丹佛的《落基山新聞》(Rocky Mountain News),在2009年2月27日出版了他們的最後一份報紙,離它的150週年紀念日僅僅有2個月之遙。這份報紙在過去十年曾經四度獲得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s),擁有230個編輯。每日的發行量是21萬份,星期日是45萬7千份。因為它虧損巨大,E.W. Scripps公司不得不把它關閉。

《西雅圖郵報》於一八六三年以《西雅圖公報》(Seattle Gazette)創刊,已走過一百四十六年的歷史,是西雅圖歷史最悠久,銷售量第二的日報。從一九二一年接手經營《西雅圖郵報》的赫斯特(Hearst)集團表示,該報兩千年起出現營運虧損,二零零八年賠了一千四百萬美元。集團老闆在二零零九年一月宣布,如果六十天內找不到買主,就會轉型成網絡版。三月十日期限已屆,還是找不到買家,最後只能吹號熄燈。執行總編大衛‧麥坎博(David McCumber)準備僱用20人的編輯部團隊,以及20個廣告推廣員。這份報紙曾經擁有180個員工。

在美國知識份子中間享有聲譽的《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自二零零九年四月起停止印刷版發行,取而代之以網絡版報紙和印刷版的週刊。成立剛滿一百週年的《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成為這次金融危機下美國第一家失利的全國性日報。

大型報業集團申請破產

擁有《洛杉磯時報》、《芝加哥論壇報》等知名大報的美國第二大報業集團「論壇報業公司」 (Tribune Co.),在一百三十億美元的債務壓力下於二零零八年底申請破產保護。這家擁有一百六十一年歷史的報業巨頭旗下有十二家日報和二十三家廣播電視台,但因為不敵廣告嚴重下滑與網絡媒體的衝擊,正式向法院提交破產保護申請,成為網絡普及以來首家申請破產的美國主要報業集團。

《費城問詢報》母公司:二零零九年二月二十三日,美國第三大老字型大小報業集團《費城問詢報》(Philadelphia Inquirer)和《費城每日新聞》(Philadelphia Daily News)的母公司──費城報業公司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同時重組三億九千萬美元的債務。

《芝加哥太陽時報》母公司:二零零九年三月三十一日,《芝加哥太陽時報》母公司太陽時報媒體集團(Sun-Times Media)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這是美國自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以來第五家報業集團宣告破產。據該集團向法院遞交的聲請狀,太陽時報媒體集團有四點七九億美 元資產和八點零一億美元負債。除母公司外,旗下三十四個相關企業都已或即將申請破產。

前途渺茫

2009年5月初,《全國郵報》宣布夏天停止在星期一發行。總裁保羅‧高德福雷(Paul Godfrey)在寫給讀者的信中解釋說,是為了在「不可預見的經濟狀況中「削減開支」。

2009年9月,蒙特利爾的《新聞界》(La Presse)警告說,如果它的員工不同意裁減計劃,它有可能在12月倒閉。後來,在11月26日它宣布與它的八個工會的最後一個達成了協議。

2009年10月底,Canwest環球傳媒集團警告說,如果法院不同意它們把《全國郵報》的經營轉到另一個控股公司的話,它就只好讓這份報紙結業。

最後這份報紙總算沒有結業,但是法院的資料顯示,在過去四年中《全國郵報》虧損了六千二百四十萬加幣,而且欠了它的控股公司Canwest Media一億三千九百一十萬加幣。

如何吸引讀者?

如何吸引更多的讀者,這個老掉牙的問題得到的總是老掉牙的回應方法。報界面對最主要的問題仍然是如何讓報紙掙錢,如何讓人們心甘情願地掏錢買報紙。

費雷德‧昆斯(Fred Kuntz)是《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的前總編,他在2007年總結了報紙模式的改變。他談到如何「讓報紙上印的每個字都值錢」。

他在the Star網站上開了一個專欄,他在專欄上寫道:讀者需要的是一份「能充滿智慧,富有吸引力,而且通俗易懂,導向明朗,可以滿足不同的興趣需求的報紙。」

但是這些提法並不新穎。早在以前,威廉‧蘭多斯‧哈爾斯(William Randolph Hearst)就採納了同樣的思路來管理他的報紙。他要求他的報紙編輯們把新聞報導簡潔化,因為忙碌的人們根本就無暇瀏覽長篇大論,這樣的讀者只在20世紀初期存在,他還要求他的報紙要有最好的繪畫和插圖,他還會用有新鮮視角的新員工來替換舊員工。

資深記者尼克‧菲爾摩爾(Nick Fillmore)在他為rabble.ca網站撰寫的系列評論的第一部分寫道,現在的報紙太商業化了,這種行為傷害了他們正在萎縮的讀者群。

菲爾摩爾認為,現今的報界需要有小規模的獨立的新聞媒體為大眾提供新聞報導,獨立的報紙也許能有一些商機。

(該文刊登于大紀元報紙加東紀元廣角版)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報業今年第三季廣告收入大減28%
難敵報業景氣冷  華郵關閉國內最後3分社
報業景氣飄搖 華盛頓郵報關閉最後3分社
網路新聞不再免費 英地方報創先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