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散人:壟斷——從上到下的趨勢

五嶽散人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月19日訊】壟斷經營這件事一般來說在現代的社會裏是上不得檯面的狗肉,或許有人吃得很香,但不會名正言順的說出來。但萬事都有例外,我們這裡的壟斷經營往往就沒這麼羞澀,而是在公開的進行著,比如說中石油、中石化,再比如說聯通、移動,不但壟斷了,還能說出既然是兩家公司就算競爭的中國式經濟學原理——後面的老闆總是一個吧。
  
  大到這種事關國計民生領域,小到一張在地鐵裡售賣的報刊雜誌,壟斷都是無所不在的。最近一段時間,北京的地鐵裡只剩下了一份叫做《北京娛樂信報》的報紙,該報是免費發送的。這事兒理由當然會引發輿論的關注,大概的意思都說這屬於一種壟斷的行為。不過,鑒於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人家並不把這個叫做壟斷,而是叫做秩序,並且地鐵運營公司新聞發言人賈鵬表示,這一決定符合最新修訂的《北京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管理辦法》中相關規定,某些媒體的質疑報導是片面的。
  
  這個規則是如何被符合的呢?「兩年來,信報發行從未進入過站台,也始終遵守定時、定點的要求,未出現任何安全事故,也沒有在發放過程中造成過客流擁擠。在發行方式、發行隊伍、時間地點上與在站台內銷售報刊有根本的區別。」
  
  首先,我們應該看到的是,這是地鐵運營公司為一份在他們那裏發行的報刊說話,這其中的意味就很明顯了。報刊雜誌本身就是媒體,掌握著相當的話語權,何用一家用戶單位來為其評功擺好嘛。這大概算是越俎代庖、皇帝不急太監急的最好說明了。
  
  其次,北京的地鐵最早開通的一號線就有報刊亭的設置,而在地鐵站台裡小小的報刊亭並未造成過什麼關於安全方面的隱患,倒是方便性大大提高。如果擔心這方面出問題,完全可以在合適的地方設置報刊亭,比之發放免費的報紙所帶來的問題能大到那裏去呢?
  
  第三,如果信報可以遵守的規定,那必然是一個開放式的規定,就是證明你要用一個同樣的規定來要求所有的進入者。如果其他報刊說了,我們也可以遵守同樣的規定,為什麼就不可以呢?地鐵固然是運營者的產權,但畢竟還是一個開放的公共運輸系統,如果某些標準只是排除其他競爭者的借口,乾脆直說就是,何苦拿出所謂規定來證明?
  
  所以,說起來這並非是媒體報導片面的問題,而是一個假借規則之口而行壟斷之實的舉動。報紙是看發行量的,發行量足夠大的時候也就證明了它覆蓋了足夠的人群,自然產生了廣告的價值。壟斷產品最重要的特點就是讓消費者別無選擇,該報面對讀者是免費贈閱的,但通過這種排外的壟斷之後,依然等於綁架了別無選擇的讀者的注意力,然後以此為籌碼來獲取廣告方面的利益。
  
  說起此事確實很巧,筆者數年前供職於風險投資公司的時候,曾經參與過與地鐵運營方關於地鐵內免費發放媒體的談判,當時只是說做一份類似今天《信報》的免費報紙,放在那裏讓所有人自行取閱。談判的過程相當艱辛,而且當時並未想到利用地鐵運營公司的壟斷條件把競爭對手關在門外,在所有預算上必然就會保守許多,結果因為沒有足夠的回報,並且實際運營此事的公司關係不到位而被迫中止。
  
  沒想到數年之後,一家背景很深的公司涉足文化產業,也想到了這樣一種業務模式。其實這並不奇怪,在幾乎所有國家的地鐵裡,都會有這樣的商業模式存在,畢竟這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平台。但也是由於利益分配的因素,最終此項目擱淺。據說當時最大的矛盾就是如何聯手的問題。北京地鐵的報刊亭在當年就是各個報刊的痛處,不進入是發行不到位的標誌,進入之後則要忍受種種無理的要求。
  
  而最近的事情表明,無論是大方面的壟斷還是僅限於活動於地下的這種壟斷,都有更加擴張、更加表面化的趨勢,而且自定規章後進入分肥。大致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判斷:《信報》在這種框架下的交易結構當中,必然會有某些貓膩存在,不是股份就是高額的利潤分成回報。
  
  壟斷勢力有兩個特點:一個是無限的擴張企圖;一個是攫取最大利益的衝動,兩者相輔相成、互為因果。而我們會發現,至少在我們這裡,並無合適的方式限制或者制止這種衝動與行動,只能看著大大小小的壟斷勢力不斷綁架市場,看不見的手上總是踩著看得見的腳。有學者說過:壟斷不可怕,甚至依靠權力進行壟斷不可怕,可怕就可怕在這種挑戰與改變無門的狀態上。這大概就是這位給《信報》做背書的地鐵運營公司人士所傳達出的信息吧。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五嶽散人:讓政府賠償為什麼會這麼難
五嶽散人:城管的職業風險
五嶽散人:獺祭詩書與塗脂抹粉
五嶽散人:上下一心的漲價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