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州擬立法限制婚介行業

標籤:

【大紀元1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天源美國華盛頓DC綜合報導)目前馬里蘭州立法人士正在努力推動一項法案,以達到對「郵購新娘(mail-order bride)」這一行業更加嚴格的管理和監控。

所謂「郵購新娘」,是指透過婚姻仲介在黃頁、網絡、電視、或其他形式的廣告宣傳,並由男性從中挑選,而藉此出嫁的女性。

一般而言,郵購新娘大多來自發展中國家,她們前往的地點則通常是經濟狀況較好的國家或地區。通常在婚後,她們在家中的地位較低,不少郵購新娘會受到丈夫或夫家成員的虐待。

近年來,美國國家及州級立法機構正在試圖通過立法來實現對這些女子權益的保護。例如,2005年,美國政府通過了「國際婚介管理法案(International Marriage Broker Regulation Act)」。此法案要求所有的婚介公司必須把男士(即公司的顧客)的犯罪記錄如實的告訴女士。

然而,根據這項法案,男士只需自己填寫是否有犯罪記錄。一家名為Encounters International的婚介公司的老闆娜塔莎.史畢瓦克(Natasha Spivack)也表示,公司不再額外調查男士的背景。

馬州議會下院代表珍妮.哈.達威-裡喬(Jeannie Haddaway-riccio)表示,這是目前法律的一大漏洞,而他們目前所推動的這項法案就是為了彌補此類的漏洞。法案中的其中一項就是強制要求婚介公司調查男士的犯罪記錄,並如實的告訴女士。她表示,如此一來女士就可以更加詳細的知道她們將要嫁給什麼樣的人,並做出更加合理和明智的決定。

這項法案是由大約36位馬州議會下院代表發起的。除了要求婚介公司調查男士的犯罪記錄外,法案還規定婚介公司必須用女士的本土語言向她們提供有關人權和移民方面的信息。

當談到為何要對此進行更加嚴格的立法時,哈達威-裡喬舉了一個發生在2004年的案例。當時,在Encounters International婚介公司的撮合下,一名叫Nataliya Fox的烏克蘭女子成為「郵購新娘」,嫁給了一名家住維吉尼亞州的男子。在他們婚後,男子多次虐待他的妻子,包括咬她的手指,用槍頂著她的頭部等等。陪審團最終判決Encounters International賠償女子$433,500美元。

Encounters International過去位於馬里蘭州,現在已搬入華盛頓市區。公司老闆史畢瓦克對此議題持有另外的態度。她說,她的顧客中絕大多數都沒有犯罪記錄,而且他們大部分都是政府官員。她認為目前法律真正的漏洞在於從海外嫁到美國的「郵購新娘」在拿到綠卡後能夠很容易的誣告她們的先生虐待她們,這已成為了一種可以騙到美國綠卡的手段。

她表示更希望看到的是,法律能夠更好的保護自己的公民。目前沒有法律能夠保護這些男士,使他們免受誣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鋼琴獨奏會 慶祝五月亞太節
美國首都慶祝法輪大法日 各族裔感恩師父
美國馬里蘭州各級政要褒獎慶賀「世界法輪大法日」
台美生技協會舉辦DC meetup活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