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勝乳癌 三華裔勇者現身說法

人氣 21
標籤:

【大紀元10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馮文鸞波士頓報導)三位戰勝病魔,走出乳腺癌(簡稱乳癌)陰影的華裔勇者,13日下午在華埠牌樓公園進行「現身說法」的拍攝工作,希望能提高亞裔對防治乳癌意識的重視,並開展培訓乳癌倖存者成為「大使」。黃千姬、甄碧鳳和李素麗三位過來人,率先藉由分享個人的經歷,談自己如何度過那段難關,而重新找回自信,迎向人生光明的未來。

麻州賭博問題諮詢會亞裔部專員黃千姬,曾在五年前得過乳癌。她描述當醫生告知惡訊的那一刻…「我感到無比震驚!我一直以為只有白人婦女和老人家才會得。之後,讓我更吃驚的是,週遭許多亞裔朋友們也是乳癌患者,但沒有人去談它。」

對於自己有再生的機會,黃千姬內心充滿感激,所以想要發動一個公共覺醒運動來宣導有關乳癌的知識和患病的危險性,提醒亞裔婦女重視早期篩檢。結果她得到了很多乳癌倖存者的反饋,但絕大部份都不願拋頭露面,只願意精神上支持,可見亞裔在此方面的態度極為保守。

經常活躍於華埠多個僑社活動的甄碧鳳,談到1994年6月,她40歲初頭時做乳房X光檢查(Mammogram),卻發現得到此症。而她在1992年12月才做過此項檢查,自認平時很重視飲食均衡,又不會吃太多肉,怎麼會得到呢?

甄碧鳳形容當時整個人生彷彿天翻地覆,感到十分沮喪,內心痛苦的自問「Why me?」、「我又沒做錯事,是誰在懲罰我?」等了兩天才告訴父母親,父親告訴她別擔心,聽醫生的話。但她自認會死,感到很孤單。醫生介紹她去找防癌協會尋求慰藉,但沒人回應。後來在雙親和朋友的鼓勵下,決定接受手術、放射治療、化學療法等等步驟,也請中醫針灸、吃中藥,終於慢慢痊癒。

甄碧鳳說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關心很重要,但中國人卻將生重病視為可恥的事,經常都隱瞞大家,以至於不知道該如何去找過來人諮詢。治療後,她不願呆在家中等癌症回來,所以投入全職工作。她覺得應該讓人知道,就勇敢的說出來。結果有位在社區很活躍的女士才告訴甄碧鳳,她早在五年前就得過,但沒吱聲,甚至連她的女兒都不知道。

有兩個年幼小孩的李素麗,雙親從廣東移民,自己在美國出生。四年前獨自去健康檢查時發現的,後來才告訴丈夫和朋友。由於孩子小,堅強的她照樣忙著克盡母職。由於化療掉頭髮,左鄰右舍都知道,但她自己不去強調。也沒有去找其他團體尋求慰藉,只是過日子,不想沮喪。不過,李素麗表示還是需要朋友幫助,例如接送她的孩子學習、洗衣等瑣事。

最後黃千姬總結一些論點,「移民愈久,得病的機會愈大。」、「亞裔婦女作乳房篩檢的比率最低」、「家族遺傳」……。她計劃能有更多過來人打破沈默,勇於獻「聲」,以協助編製圖文並列、有乳癌患者和家人現身說法的書。她呼籲有意貢獻時間、才藝或資源的人士與她聯繫:cch1@rcn.com,電話:617-776-6820。臉書facebook:Asian American Breast Cancer Awareness Project。◇


(左起)李素麗、黃千姬和甄碧鳳在華埠牌樓公園進行「現身說法」的拍攝工作。(攝影:馮文鸞/大紀元)

相關新聞
新澤西簡訊 (9/24 - 9/30)
名人宣導乳癌防治   台博館披粉紅光芒
遠離乳癌   篩檢最關鍵
遠離癌症   乳癌篩檢最關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