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瘾君子到社工的故事

font print 人氣: 2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4日訊】(大纪元记者欧文奕马来西亚吉隆坡采访报道) “我不相信孩子养不起父母!难道一天三餐也给不起吗?父母怎样错,也是父母。我们要有一颗宽容和接纳老人的心。要珍惜亲情,别将他们踢来踢去的。”吉隆坡恩典羊棚住宿中心负责人梁家明牧师感慨地道出他的心声。

从1998年的恩乐之家(老人院)到2004年羊棚住宿中心的成立,从事社会工作的梁家明牧师,始终对年老无依靠的老人不离不弃。他表示,现在的孩子一旦父母做错事,便对他们怀恨在心,丝毫没有宽容以待。老人家由于年事已长,行动不便或迟缓,往往招来嫌弃。有些孩子甚至把老人丢弃不管或送进老人院。他说:“照顾老人必须宽容和有耐心。这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帮助别人还被人骂。”梁家明牧师向笔者侃侃而谈他踏入当社会工作者的心路历程。

十年瘾君子成功戒毒

一个曾经是私会党、做过牢、吸毒10年的青年–梁家明,人生的幸福与欢乐对他来说可谓奢侈。他曾想过跳楼或上吊自杀,却止于没勇气而不成功。在牢狱期间,承蒙一位笃信基督教的警察帮助,并在出狱后送他到福音戒毒中心戒毒,终于他摆脱了纠缠他10年的毒瘾。有感于此,他开始笃信基督教,并到教会读书,学习辅导工作。

奉献爱心照顾无依靠老人

毕业于1994年的梁家明,于是加入教会从事社会工作。自觉没才干和识字不多的梁家明,对于服务需要帮助的人,感觉力不从心,内心很是挣扎。但凭着信仰的支撑,以及一颗奉献的仁爱之心,他坚持留了下来。

在2003年,他得知半山芭木屋区将会被拆的命运,于是便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教友到木屋区了解实况。就这样羊棚住宿中心应运而生,而梁家明牧师也就一直成为负责人到现在。

不同于一般老人院,羊棚住宿中心的老人可以进出自如。这里共收留了约20位老人。成立至今,梁家明牧师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老人。他帮他们申请福利基金,至今已超过五百多人。此外,他必须耐心倾听老人们叙述心事、帮忙找工作、载送去医院,甚至办理丧事等等。

由于老人家脾气不好,梁家明牧师表示,照顾老人家还经常惹来他们的臭骂。就如他所说,照顾老人家,没有耐心是不行的。

另外,有些骗子甚至利用他的爱心,企图欺骗棺材钱,令人发指。

履行孝道须趁父母生前

最后,梁家明牧师语重心长的说: “希望年轻人应趁父母生前尽孝道,别忘记他们的养育之恩。纵然他们有所过错,但毕竟他们是我们的父母,做子女的要宽容并接纳他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賈賈普爾縣(Jajpur)位於印度東部的奧里薩邦。在過去75年來,該縣一名男子一直在樹下義務教導兒童讀書和識字,而且風雨無阻、從未間斷。他致力於教學的熱情與精神感動了人們。
  • 印度比哈爾邦一名男子花費30年的時間,獨自以簡單的工具挖出一條3公里長的河渠,以便將水引進村裡的池塘,供村民和牲畜使用。此一利益眾人的事蹟與他不斷堅持的恆心與毅力,受到人們的高度讚揚。
  • 英國一名100歲的二次大戰老兵,上個月在生日前發起一項為醫護人員募款的活動,迄今募得4,000萬美元。此舉獲得英國民眾的廣大迴響,紛紛寄生日卡片向他祝賀,其中不乏名人雅士。他總共收到了超過15萬張卡片。
  • 在當前中共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下,醫護人員顯得格外辛苦。他們不但要面對感染病毒的風險,而且必須長時間戴著口罩,這不光是會在臉上留下壓痕或瘀青,也會導致耳朵疼痛。為此,加拿大一名男童製作了一個小裝置,可以緩解他們耳朵疼痛的問題。他甚至還大量生產,並捐贈給各地的醫院使用。
  • 俄羅斯一名9歲男童以替人們的寵物作畫的方式,換取他們提供的物資來捐給動物收容所。他以行動證明,每個人都可以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為動物保育盡一份心力。
  • 肯亞(或譯肯尼亞)男子穆查米(Nicholas Muchami)藉由簡單的工具,獨自挖出一條穿越樹林的泥土路,以方便其他村民前往購物中心,而且省去了行走更遠距離的時間與體力。他因為這項無私的奉獻被譽為英雄。
  • 經常聽到人們抱怨說,這年頭,除了薪水不漲之外,什麼價格都漲。然而,在德國卻有一個抗通貨膨漲的住宅社區,其每戶的年租金只要1美元,而且這個價格500年來都沒上漲。
  • 英國13歲女孩史帕克斯(Nadia Sparkes)因為習慣在上學途中撿垃圾,被霸凌她的孩子稱為「垃圾女孩」(Trash Girl),但她不以為忤,還是致力於環保工作。她以這方面的貢獻在最近獲得該國首相頒獎表揚。
  • 在任何大型國際機場裡,過往旅客都是神色匆匆忙著趕路,就算坐在登機門前的候機室裡等待,人們也多半閉目養神或低頭划手機。不過,去年12月8日,在美國納許維爾機場裡出現一幕感人畫面,讓過往旅客駐足停下腳步,一起感受這個溫馨片刻。
  • 一顆善心,挽救超過100個小生命,造就令人敬佩的傳奇故事,但同時卻也令人鼻酸。越南籍善心人Tong Phuoc Phuc先生,在偶然中親眼目睹被棄胎兒的悲慘。接下來的15年裡,他默默地埋葬了超過16,000名被棄胎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