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名人
【人物真相】馬斯克的「虎媽」和「犬子」
要說誰是現在全世界風頭最勁的企業家,那毫無疑問非埃隆‧馬斯克莫屬。2021年11月電動車巨頭特斯拉的CEO、SpaceX創辦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超越了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正式成為「世界首富」。此後,馬斯克長期都是星氣最旺的焦點人物。
【時事人物】從任性少年到ChatGPT新烏托邦教主
過去的幾個月,在全球爆火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助推下,37 歲的Sam Altman一躍成為科技行業影響力排行榜的新頭牌,媒體還給它冠以了「chatGPT之父」的頭銜。一個通常身著T 恤和牛仔褲的硅谷年輕人,儼然成了硅谷時下最當紅的明星。
【時事人物】風投神話破滅 孫正義退場之謎
孫正義和江志成攪動中國互聯網;中阿里巴巴魔咒,軟銀淘金變貼金;亞洲精靈誤入魔幻,變砸錢機器;投資中國專業戶落入紅色陷阱,失血驚魂
【時事人物】天馬行空的科技劍客—馬斯克
2022年4月4日,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以擁有超過9%的股份成為推特的最大股東。幾天後,馬斯克報價440億美元提出要收購推特。那份霸氣十足的一貫俠客作風,令永久的取消了前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帳號的推特猶如刀口足肉,馬斯克的一招一式每一個發力點都讓推特忐忑不安,股票大幅度的波動。
【有冇搞錯】馬斯克建議人類「愛和寬容」
伊隆·馬斯克成了世界首富,他創建的大部分公司,在開始的時候都是人們的笑話。最大的笑話就是要帶人類移民火星,有人說他是火星人,他擔心人工智能帶來巨大危害,建議人類多些愛和寬容。
美13歲少年在家自製反應器 成功運作核聚變
美國田納西州少年傑克遜·奧斯華特(Jackson Oswalt)傑克遜在12歲時已經立下雄心壯志,並在他迎接13歲的前幾個小時——2018年1月19日,在位於孟菲斯(Memphis)的家中實現了核聚變,從而成爲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年輕的可運作核聚變反應器製造者。
改寫科學史的夢(下) 數學天才與神經學之父
夢對許多人來說充滿神祕,有些人在夢中遊歷天堂、地獄,有些人通過夢預知未來。除此之外,夢還能帶給人們靈感,進而改變世界。今天人們所學的許多科學知識,其實都歸功於夢的啟發。改寫科學史的夢(下),為大家介紹兩位數學家、神經學之父,還有一個關於魚化石的夢。
這3項重大發明 竟然來自夢境
夢對人類影響很大,一些人通過夢境預知未來,不少科學發現得到夢的啟發,一些重大發明竟也歸功於夢。以下就是其中的三例,Google搜尋引擎、縫紉機,以及被稱為「改變二戰進程」的改良高射砲。
二十世紀的科學泰斗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離世前一年寫下的親筆信件,12月4日將於紐約拍賣,估值約150萬美元。這封表達愛因斯坦宗教觀點的信件俗稱「上帝之信」(God Letter)透露愛因斯坦對宗教、上帝和部落文化的個人觀點。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在25歲時就成了年輕的千萬富翁。與此同時,溫柔嬌妻和兩個寶寶使他擁有完美的家庭。出人意料地,他做出一個近乎瘋狂的決定:賣光家裡所有的東西,然後舉家逃離都市,開啟一場無限期的環球旅行。
被拍攝下的「情感」 科學家揭人體能量場奧秘
人的身體能發出一種肉眼看不見的輝光。 當你和你的戀人食指相觸時,指尖發出的輝光會產生閃電般絢爛的連結;當你對著親密的另一半說「我愛你」時,一團物質能量隨即從你的胸口釋出,飛向另一個人——這聽起來像魔幻電影般的場景,卻是實實在在的物理現象。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人體能量的研究已經發展到令人驚嘆的程度。 「健康1+1」採訪了俄國量子物理學家、克里安數位照相術的發明者康斯坦丁‧科羅特科夫教授,從科學角度探究人體的能量場,以及影響人體能量的因素。
專訪殺毒軟件之父邁克菲:隱私自由正遭侵蝕
約翰‧邁克菲(John McAfee)於1987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電腦殺毒程序VirusScan。近日,他做客大紀元紐約總部,就民眾如何默許技術慢慢侵蝕我們的隱私和基本自由,清醒地表達了他的看法:「政府,電話公司和谷歌希望我們相信,如果我們沒有甚麼可隱藏,我們就沒有甚麼可害怕。這是對隱私的非常幼稚的理解。」
組圖:22位當代成功人士 起床早得想不到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一日之計在於晨。」從一些全球商界、政界和時尚界成功人士身上,可看出這些老話有道理。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等多位知名高管和創業家都習慣在日出時分甚至凌晨起身,這讓他們身心調適、思如泉湧,得以把握先機……
世界上最有錢的十大白手起家富豪多因為靠自身努力而事業有成,或是因創新點子而蓬勃發展,其中超過一半的富豪是高科技巨擘,他們的資產累積迅速,幾乎富可敵國。
科技富豪的休閒娛樂是什麼?
為了紓解平日繁重的工作壓力,許多人會在工作之餘,選擇以休閒娛樂調劑生活。有些人喜歡靜態的休閒,像是閱讀,有些人則熱愛徜徉於戶外活動。本文告訴你科技富豪的休閒娛樂是什麼。
事業生活夥伴 科技界著名的7對夫妻
在科技界有許多夫妻檔,他們不僅登對,而且各自掌握產業要職。《商業內幕》日前列舉了一些在科技業界知名的夫妻檔,包括臉書營運長桑德伯格夫婦以及雅虎梅耶爾夫婦。
比爾‧蓋茲(Bill Gates)這位當代名人幾乎是無人不曉。大家知道他是美國最富有的人,全世界排名第二的富豪;他是軟件巨擘微軟(Microsoft)的共同創始人;另外就是蓋茲夫婦創立的慈善機構——「比爾暨梅琳達・蓋茨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其實還有一些關於蓋茲較不為人知的事。
對話諾貝爾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3)
日前新唐人電視台記者方菲專訪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Michael Levitt),詳細對談內容如下。
對話諾貝爾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2)
日前新唐人電視台記者方菲專訪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Michael Levitt),詳細對談內容如下。
對話諾貝爾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1)
日前新唐人電視台記者方菲專訪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Michael Levitt),詳細對談內容如下。
專訪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布萊恩.施密特
(shown)2011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天文學家布萊恩.施密特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宇宙在加速膨脹,儘管這一發現「震動了宇宙學的基礎」,探索宇宙20多年的他仍認為:宇宙中存在著巨大的未知領域有待人們去探尋,人類在浩瀚的宇宙之前仍顯得卑微與渺小……
中國醫大副校長陳偉德    獲醫療典範獎
(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中華民國第65屆醫師節,12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由副總統吳敦義頒發年度《臺灣醫療典範獎》,獲獎的包括中國醫大學副校長陳偉德醫師及王秋華、杜元坤、張煥禎、蔡勝國、賴春生、鍾昌宏、蘇天賞等8位對醫療工作則是獲特殊貢獻醫師。
發明澳洲塑質鈔票的墨爾本大學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系的大衛.所羅門,與澳洲科學院研究員艾茨歐.瑞查多共同開發的新型聚合物生產技術,可以前所未有地控制聚合物的結構、組成和性能,改良近半的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聚合物生產過程。
專訪葉綠素f發現者澳科學家陳敏博士
(大紀元記者袁麗澳洲悉尼報導)科學的發現,發現的科學,這不只是科學家鑽研的過程,也是許多從事科學研究領域人們的夢想。新近獲得2011年澳大利亞科學部長獎「年度生命科學家」獎項的陳敏博士,在10月16日接受了大紀元記者的專訪,講述了她對葉綠素f的發現,從中我們也能一窺作為科學家真實的工作與生活。
汗水締造西澳數學佳績 謙虛為懷數學家
西澳奧數中心主任格雷格‧蓋博博士是一個勤奮又謙卑的數學家,他帶著學生締造了西澳的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歷史性的佳績,而且不居功,「我能看到的這些結果來自於其他人的影響,我只是帶他們再往前走了一點點。我覺得這是一個大家努力的結果...我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他說:耐心、毅力、勤奮和自信的美德,是一個好的數學家的真正定義。這四種素質不僅僅是學好數學的保證,也是自我發展的終身技巧,這是格雷格‧蓋博博士最珍視的,他也將此傳遞給了他的學生們。他的無私、謙卑和重視學生的態度,就像點燃熱焰的火花,很可能正是西澳能夠如此快速進步,並超越東部大省的真正原因所在。
不屈不撓的心臟病專家——延吉正清
心臟是人最重要的內臟,中國人每年心血管疾病都佔死因的前三位。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冠狀動脈狹窄,俗稱心絞痛,會造成心肌缺氧甚至壞死進而影響心臟功能。以往只能使用口服藥物治療,在治療成效不好時,只有接受開心手術一途。近年來由於醫學技術的進步,已可通過經皮冠狀動脈形成術(PTCA)得到完善的處理。PTCA 就是將一個極細的氣球,由纖細的導管攜帶至冠狀動脈狹窄處,藉由氣球的擴張可將狹窄處撐開,以改善冠狀動脈的血流,達到控制狹心症,改善心臟功能的效果。日本最知名的PTCA心血管醫生是北九州市的延吉正清,他目前已經累計做了5萬例PTCA手術,成功率超過99%,明顯高於其他醫院,可以說是日本此領域的權威。
本屆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諾伏西羅夫,與老師蓋姆在有趣的實驗中發現石墨烯,共同獲得今年諾貝爾物理獎。他說,現在最想忘記諾貝爾得獎的事情,回歸專心做研究的生活。
【新紀元】專訪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布隆伯格
秉著「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的謙卑態度,乙肝病毒的發現者巴魯克.布隆伯透過不斷地研究,終於研發出乙肝疫苗,不僅大大地降低了全球乙肝病毒感染率,也幫助無數國家的醫學走向現代化。
(大紀元記者文華綜合報導】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諾貝爾獎沒有數學獎。隨著今年諾獎的逐一公佈,人們也在討論一個問題:誰是當今最偉大的數學家呢?《紐約時報》把這一桂冠給予了一個中國人:出生在廣東汕頭,在香港長大成年的丘成桐(Shing-Tung Yau),並稱他為「數學王國的皇帝」。
女性諾貝爾獎得主、愛滋病研究先驅巴瑞-西諾希(Dr. Francoise Barre-Sinoussi表示,研究路上,沒想過男性或女性的問題,遇到挫折時,只要想到病人,她又有動力持續下去。
    共有約 41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