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職業粉絲團:哭了有100元獎金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2月23日訊】常見到大陸選秀電視節目,鏡頭帶出舞台下的「粉絲團」手持各式各樣的海報、螢光棒流淚、激動吶喊,為台上參賽者加油、歡呼,形成感人的畫面,但真實的漏網鏡頭果真如此嗎?最近有中國大陸媒體報導,實質有職業粉絲是由專人規劃,「假粉絲」只要哭了就有人民幣一百元的收入。

據北京晚報報導,化名曹娜的一名女子正是「粉頭」。原本是追星族,曹娜回憶她還是正牌粉絲時:「還有人會哭,只要是哭了的,被攝像機拍到的,下來都會有100塊的額外獎勵。」曹娜很奇怪身邊女孩的表演,「她怎麼就能哭成那樣呢?打死我,我也哭不出來。」下台後,曹娜迫不及待地問她大哭的理由,女孩回答:「想想自己遇到的最慘的事情就能哭出來了。」一年半前,曹娜在長沙成立專門提供明星「粉絲」團隊的工作室。

曹娜第一次接單子,是為一位香港明星在長沙的宣傳造勢,需要20個人。「我把消息告訴身邊的同學、朋友,再加上我們幾個有經驗的人,湊夠了一隊。」入場時,一個男「粉絲」看到台上的海報突然說:「這人是誰?」曹娜馬上跑過去沒讓他繼續問下去,「太不專業了,既然來了,就要把自己裝出瘋狂的『粉絲』。這話要是被主辦方聽見了,我們能拿到的錢都得打折。」

曹娜表示,主辦方發給每人50元,要求是在一個多小時的歌友會上待夠時間,並且歌手出場時一定要尖叫、喊口號。「其實她也算有些名氣,可能主辦方怕她的粉絲不到現場,氣氛不夠熱鬧。我吼得特別大聲,那女歌手頻頻向我揮手,還以為遇到鐵桿粉絲了。」曹娜留下電話號碼給主辦方,約定以後多合作。「除非是選秀節目,一群『粉絲』一直支持一個人,其他的時候,『粉絲』是經常換的,幾乎每次活動『粉頭』帶的都不是一撥人,為了避免在鏡頭前出現過多而穿幫。『粉絲』就像一次性筷子,用一次就得換。」

「職粉」也分初、中、高級

為了宣傳「工作室」,曹娜只要有時間,總是要把公司的宣傳頁發到藝人公司的郵箱。曹娜的工作室不僅僅侷限在湖南,「我們在河北、江西、遼寧、陝西、廣州、成都、重慶等,一共13個地方都有分會,擁有超過400名會員。」說到自己開闢的「戰場」,曹娜頗為得意,「我們是一個完整的『職粉』團隊,有財務部、內聯部、策劃部,責任到每個人頭上。」

工作室的介紹被曹娜發到了網上,每當有人來應招,曹娜都會在網上先和應招人視頻聊天,「我得先面試一下,真是害怕那種不專業的人再來。」每次面試最後,曹娜都會叮囑,「『粉絲』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保密,不能把我們支持的人說出去。」如果想成為當地的「粉頭」,面試則更加嚴格,還要把身份證複印件和一張銀行卡號傳真過來。

曹娜規定,想當「粉頭」必須有一下子就能召集到50至100人的能力。曹娜表示,「粉絲」團隊有嚴格的等級之分。最下層的叫「初粉」,相當於藍領。他們穿統一服裝,為明星舉海報、尖叫。往上一層是「中粉」,相當於白領,各地方區域的會長,活動的現場組織者都屬於這個層面。他們的工作較有技術含量,負責在網上為偶像發帖子、定做會服、製作宣傳品。為選手製作個人網頁、博客,擴大選手的影響面。還要召集「粉絲」參加活動。

「從事這兩類『職粉』的人,以大學生為主。他們的時間比較多,對明星有興趣又能賺錢,這樣的『打工』工作在大學裡很受歡迎。」最後一層是「高粉」,相當於金領,是整個團隊的管理者。主要是與選手、主辦方保持著緊密的聯繫,在現場指揮「粉絲」、組織拉票會、製作宣傳品、與其他選手的粉絲團連縱,「每週還要召集『高層』會議,搞推廣自己公司的策劃。」

曹娜每次活動後,都要給「粉絲」開工資,她介紹,一般的「初粉」,每場活動的報酬約為30元至50元,活動多的話,一個月收入近1000元左右。如果是為選秀的決賽出力,在出現嗓子嘶啞、淚流滿面時,報酬都會提高,如果選手晉級還將會有獎金。

為搶地盤 要提前一天「圈地」

每次遇到超過5萬元的大單,曹娜就會跑到外地直接商談。某省電視台的一檔選秀節目淘汰賽中,曹娜的團隊也參與其中,「雖然不是湖南衛視的節目,但是在長沙錄製。在現場的團隊裡,有一個『高粉』,兩個『中粉』,十個『初粉』。只有『初粉』會暴露在鏡頭前,我們都會躲在角落裡看著。」每次活動前,曹娜總要給「初粉」們普及知識,「告訴他們,遇到媒體採訪,就一定要說『我好喜歡好喜歡他啊。』」

「每次選秀節目的時候,我們都要和別的『粉絲團』談判、搶地盤、比人氣……」曹娜每次都在比賽前一天就到現場,將條幅、海報放在那裡佔位置,「如果去晚了,好地方就沒有了。如果不讓我們放,我們就直接找佈置場地的廣告公司協商,花錢買地盤。」曹娜總結了一條佈置現場的經驗,「第一排舉橫幅,第二排是照片,第三排是字板。先圈地,搶地盤;再掛旗子,吹氣球,用氣球圍場,有時候晚上就直接派人在現場看道具、守地盤。」

選秀現場的「粉絲」們手揮螢光棒,聲音都想蓋過對方,躲在一旁的曹娜滿意地點點頭,「我們的作用就是把現場的『真粉絲』組織起來。別看他們看著跟敵人似的,其實有兩個不同的『粉絲團』都是我們工作室的,很多人都認識,只是在場上要裝作彼此不認識,互相不理睬對方。」

「賬目公開?很難」

曹娜的一個合夥人就是某明星後援會的副會長,會員每年要交幾十元的會員費,「大家湊份子,錢多嗓門大。」曹娜說,「這應該算集資,合不合法不清楚。反正在我們工作室,只給『粉絲』發錢,不收『粉絲』的會員費。」

「很多團在每次集資前,『粉絲團』高層會在網上公佈一個臨時賬號,供大家匯款或者直接由負責人收現金。」曹娜說,出錢數額完全自願,少則幾十元,多的也有成千上萬的。「每次都有高層統計,錢會花在團隊活動經費、製作海報等用途上。」說到是否會公開賬目,曹娜坦言,許多規模較大的「粉絲」組織,都在選秀期間請過專業的投票公司。「這類事都由團隊的高層負責,因為有作假嫌疑,除了『假粉絲』外,還有很多真正的『粉絲』,怕他們反對,公開很難。」

「絕大多數組織都缺乏成熟的制度規定,集資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只能依靠『高粉』的個人信用。如果想貪錢,那也不難。一個粉絲團,可能就有幾十萬元的會費。萬一有人私吞,就麻煩了。」曹娜說。

相關新聞
包小柏因重壓卸任快女評委 不再參與選秀節目
選秀節目催熟評委「市場」 包小柏爆料評委內幕
混血黑妞參加上海選秀節目 引發強烈爭論
張學友睽違6年返台北開唱 秀一字馬全場嗨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