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金門初一插麥拜正飯 傳承閩南節俗

人氣: 4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倪國炎金門14日電)外島金門過年保留著豐富的閩南節俗,大年初一「插麥」、「拜正飯」等民俗,寓意可祈求福壽綿長、吉祥如意,饒是有趣。

地方文史工作者楊天厚表示,新春期間正是小麥成長期,麥田一片綠油油,金門農家有著「插麥」祈求長壽的民俗。

他說,「插麥」是指在初一當天,依曆書上所挑選的吉利方向,到麥田拔1株麥苗,插在頭髮上、或是放在口袋中帶回家,可保福壽綿長,也就是閩南話諺語的「插麥,吃到鬍鬚頭髮白」。

至於「拜正飯」,楊天厚表示,這是指一般家庭在大年初一準備菜碗祭拜祖先的傳統。

其中,「拜正飯」的菜色中,一定要有一道「長壽菜」,是由12葉完整的菠菜水煮而成的供品,取祈求長壽吉利的意思。

還有的是在祖先牌位前供奉白米飯、地瓜粉茨海蚵各1碗,上頭插著紙製的「春花」,放上小芋頭、小金桔和青蔥,閩南話稱為「拜飯春」。

楊天厚說,「春」和「剩」的閩南語同音,「拜飯春」象徵年年有餘糧,而放上小芋頭代表多子多孫多福氣,小金桔取意能帶來大吉大利,青蔥意指聰明,地瓜粉茨海蚵則能黏物,意味能把金錢黏下來,充滿著吉祥如意的意思。

慎終追遠為金門傳統民俗,楊天厚表示,初一、初二的一大早,家家戶戶都要祭拜祖先,因此,不得貪睡,所以俗諺有「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與台灣本島是相同的。

此外,楊天厚說,民俗初一早上全家茹素,而且只吃飯不喝湯,否則據說出門將常淋到雨,雖然有點無稽之談,但先民留下的習俗,無非是希望新的一年能平安順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