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雷神懲惡救冤

嚴謹
font print 人氣: 28
【字號】    
   標籤: tags:

明代,遂昌縣(在今淅江省西南部)內,有一村婦沈氏,為人善良,勤慎小心。有一天,沈氏的丈夫,在集市上賣掉她在家養的一頭豬,得到白銀數兩,交給了她。這件事,被一個盜賊暗中知道了。

沈氏的家裡,只有他們夫妻二人。

不久,沈氏的丈夫,因事外出。那個盜竊便乘此機會,強入其家,威逼沈氏交出銀兩。沈氏無可奈何,只得原數交出。

那個強盜奪過銀兩,揚長而去。沈氏擔心丈夫回來後,會怪罪她,便在恐慌悲痛中,自縊而死。

她的丈夫回家後,正在和幾個親戚,準備把沈氏裝殮之際,忽然聽見空中有人聲說:「既竊其物,復致傷其命,於理可乎?」大家環顧周圍,並無另外的人,正在驚異。接著又聽見轟雷一聲,那個強盜手持原物(銀兩),己經跪在沈氏面前,並且一動也不動,原來己被雷擊而死了。

而自縊死去的沈氏,這時,覺得被人擊其額曰:「亡金在矣,何乃自隕非命?(你丟掉的錢,已經替你追回來了。你何苦自己要死於非命呢!)」沈氏當即就死而復生,清醒過來了。

大家聽了沈氏的自述,這才知道:這是雷神在懲惡救冤啊!

(事據明代《西樵野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許多老人們都說人幹了傷天害理的事要遭天打雷劈的。今天很多受無神論影響的人不相信做壞事會有報應,其實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都有許多善惡報應的事實,只是今天的人們多用偶然去解釋它。這裏講的就是一個在歷史上發生的雷擊罪人的故事。唯願世人親善良遠邪惡,前程似錦。
  • 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曾傳唱過一首名為《蘇武牧羊詞》的歌曲, 此曲約產生于辛亥革命后三、四年。傳說作者是北京一位中學教師。其中“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這句歌詞尤其激勵人心。此歌內容采自古代歷史故事:漢武帝時,中郎將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單于囚禁冰窟逼降,他飲雪吞氈,堅決不從。后來又把他遣送到北海邊上牧放公羊,說要等公羊產奶之后才能放他回朝。蘇武不顧威脅利誘,不怕艱苦折磨,堅持十九年而終不屈服。今天我就講一講“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窮愁十九年,渴飲雪,飢吞氈,牧羊北海邊”的故事。
  • 古人十分注重仁義道德,答應別人的事情,就會信守諾言,所以有「一諾千金」的成語。而且古人常說﹕「受人點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就是說受到他人的恩惠,應該想著回報,不能忘恩負義。《太平廣記》中就有這麼一則歷史故事,講述了在唐朝末年,鄭畋和西門思恭之間注重仁義的事跡。
  • 崔浩的父親崔玄伯被北魏開國皇帝拓跋跬所用,初任為黃門侍郎,以後參與軍國機要,草創制度,官至吏部尚書,封白馬侯。
  • 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時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素有大志,那時殺人也要報官償命,能夠隨便殺人嗎?韓信心無所動,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跨下之辱」。
  • 這是一篇孝心感召的故事,被收入二十四孝中。中國的傳統文化講「百善孝為先」,王祥的至誠孝心也使他得到了後福,體現出「積善之人,必有餘慶」,「善有善報」的傳統理念。
  • 唐朝時,有牛生從河東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過華州時,在一個鄉村小店裡投宿。那天下大雪,牛生讓店主人燒湯、烙餅,一會兒有一個人衣衫襤褸,也來投店。牛生憐憫他,要和他一起分吃,那人說:「我窮的弄不到錢,今天空著肚子走了一百多里路了。」連著吃了四、五碗,之後躺在牛生床前的地上睡著了,鼾聲象牛叫。到五更天時,那人搖醒牛生,連連催促說:「請相公到門外來一會兒,我有重要的事要說。」
  • 漢朝人李廣英勇善戰,一生經歷大小七十多戰,他的許多部下都因軍功封候,李廣至死仍然不過是個二千石的太守,後人感歎說「李廣難封」,使他成為歷史上懷才不遇的象徵。但是仔細想來,李廣不能被封侯也許是有道理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