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探索

通往天人合一之路(19-11)

道無的演繹 (四)

牟宗三先生說康德已幾近聖人的境界,並說康德沒有達到這個境界是因為康德不承認人有智的直覺。(《牟宗三集》群言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108頁)而牟先生的老師熊十力先生,在哲學界則創造兩個新名詞:叫「量智」與「性智」。(見熊十力《新唯識論》)以我的看法,熊先生這個「量智」,相當於西哲的知性和理性;而「性智」,則是牟宗三先生的「智的直覺」。

自蘇格拉底以降,西哲只有感性直覺,而沒有知性、理性直覺。熊、牟兩位先生的說法,是很值得玩味的。我上面否定康德所說的「審美判斷力」,不是判斷力,而是感性力。就是這種力沒有經過任何的思考判斷,它是直接與心性結合而得出的反應。即《易經》所說「感而逐通—-」的那個「感」。由此來看,熊、牟兩先生的說辭就很有意義了。

人是否有「性智」,有「智的直覺」?不用猜度、思考就直接可以「感而逐通」?這個「感」,也可以用熊先生的說法,叫「性智」,也可以用牟先生的說法,叫「智的直覺」。古老的《易經》稱為「感」,順其自然,我則稱為「感性力」。人是否有智的直覺?我以為老莊這個道無境界就是智的直覺。那大自然與他直面相照,心性與天地直接相通,他,大徹大悟了。其「和光同塵,與時俱化」,「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看到「天地之大美」。這種力,直接貫通於心性,一通百通,沒有半點「讓我想一想」的時間性,他是直覺的感應。

康德這個先驗「審美判斷力」,差一點就把老莊的道無揭示出來了。原來人的心性,與現象(大自然)有一種契合裝置(形式),一旦現象與心性相契合,他就發生出美感來。我們由康德這個「審美判斷力」再往前推,莊子何以能看到「天地之大美」,比康德看到一朵玫瑰花美的審美力度更大,大到整個天地了?由此我們推測出,人的心性,本就與天地相通的,他是宇宙世界生成的一分子。我們看不到天地之大美,是因為我們被紛紜繁雜、變化多端的現象所迷惑了。只有我們消除知性、理性的概念,消除意志的慾望,整個天地之大美才能照面而來,心性才能與之直接相契應。

由於這個「天地之大美」是直接與心性相照應的,因此老莊說他們的「道」是頓悟出來的就有根據了。經過思考、進行邏輯判斷出來的,就不是智的直覺了。

寫到此,我不得不讚嘆明朝王陽明悟道的精到之處。王陽明雖一儒者,其道界確與老莊相通。他的愚夫愚婦皆可成聖人,就說明人人本就有一套與天地相通的形式,就看他損無的功夫有沒有達到「直至無為」,在那「無思、無為、寂然不動中,那個感與自由的現象中相遇,一旦心性契合,他就發出美感來。

王陽明這個愚夫愚婦皆可成聖人的說法,用康德的先驗論來說,就是人在驗前(a priori),他本身就有一套形式在那裡,這套形式可以使愚夫愚婦證成聖人。這個說法,證明老莊的道無具有一個普遍性和必然性的人類學依據。老子就說過:「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老子。七十章》),莊子也說他的道「不傲倪於萬物,不譴是非,於與世俗處」(《莊子。天下》前已有引文出處)。老莊的道無並不神祕,是可以昭彰實行於天下的。(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