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駐台代表:國際社會承認台灣應從經濟面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4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曹宇帆布魯塞爾13日專電)比利時駐台辦事處代表李瀾(Director Benoit Ryelandt)說,國際社會考量承認台灣,應從經濟層面著手,而非僅由表面思考承認台灣的問題。

比利時法語媒體「迴聲報」(Les Echos)自10日至12日一連3天刊載介紹台灣的專文,資深記者安斯派克(Patrick Anspach)在專文中引述李瀾的分析說,若台灣繼續被國際經濟活動排除在外,勢必被區域的其他國家超越,例如南韓幾乎是在同時間加緊發展國內的經濟。

安斯派克表示,台比雙方無法相互任命大使,李瀾雖從事外交工作,職銜卻是比利時駐台辦事處代表,如同台灣現任外交部次長沈呂巡一樣,他曾任台灣駐歐洲聯盟兼駐比利時代表,至去年10月離任。

他說,以現實面而言,因長期被重要的國際組織排除在外,台灣很難與他國發展緊密的外交。台灣政府以成為「世界衛生大會」(WHA)的觀察員而自豪,並持續致力推動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以期獲得同等待遇。

他說,16世紀台灣被葡萄牙人稱為「福爾摩沙」,意即美麗島。台灣如今是中華民國的所在地,自1971年退出聯合國,往昔被稱為福爾摩沙的台灣要打破被孤立處境,需從相鄰的中國大陸開始著手。

安斯派克表示,但北京只視台灣為領土的一部分,且堅稱「終有一天會收復」,若不想與中國大陸的13億3000萬人民鬧翻,別把台灣視為一個國家,或不要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

他說,事實上,台灣積極尋求與中國大陸簽署經濟協定。

安斯派克並引述行政院新聞局聯絡室主任陳國明的話說,必須向中國大陸行銷台灣,因為兩岸之間的協定是台灣對其他國家開啟經貿協定的敲門磚。

陳國明表示,但在台灣內部有一股強大的政治反對勢力,憂心中國大陸的人力會與台灣的人力相互競爭,這顯然沒有考慮到中華民國政府希望保持技術優勢。

被問及能否想像有一天台灣會與中國大陸合併?他說,「如果中國大陸實施民主制度,有何不可呢?但前提必須先確認台灣的認同意識。我認為短期內兩岸不會統一。我們與實施一國兩制的香港不同,香港人民沒有選擇權,因為這是當初中國和英國簽訂的條約」。

安斯派克也分析,在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時代,中美關係的開展也從「小步外交」逐步推進,也是經由桌球比賽而拓展至體育領域,而且「從那時候起,我們已經看出外交關係演變的軌跡。」

相關新聞
國際獅子會長:整個心靈被徹底洗淨!
亞洲盃奪冠   亞洲大學拔河隊載譽歸國
台肉毒桿菌中毒母女 疑真空素食出包
富邦文教基金會 贈繪本鼓勵花東學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