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緬甸加強經濟合作

標籤:

【大紀元7月28日訊】(美國之音報導)印度和緬甸軍政權最高領導人簽署合作協議,打擊邊境武器與毒品走私,加強交通、科技與能源合作。然而評論人士認為,印度是在同中國爭奪對緬甸自然資源的控制。

緬甸與印度邊境線長1650公里。緬甸軍政權領導人丹瑞大將星期二在新德里受到隆重歡迎。雙方簽署了打擊邊境武器與毒品走私的協議;印度進出口銀行同意向緬甸提供6千萬美元信貸,對緬甸鐵路建設項目提供資助;印度還可能向緬甸投資10億美元,提高緬甸天然氣產量。

兩國還簽署協議,加強信息與科技領域的合作。印度通訊部(Department of Telecommunications)負責國際交流的副局長傑哈(R.N. Jha)透露,雙方通訊領域的合作大約兩年前就開始了。

他說:“雙方有合作,有不同的合作領域。緬甸和印度之間目前有直接的通訊連接,不久前安裝的新連接現在已經投入運行了,其中一個連接位於緬甸境內,與印度加爾各答開通了直接的通訊連接。”

*東進政策,戰略平衡*

印度是最早批評緬甸軍政權鎮壓民主運動的國家之一。人權團體因此在新德里舉行示威,抗議印度政府態度軟化,抗議丹瑞對印度為期五天的訪問。

緬甸婦女聯盟(Women’s League of Burma)旅印負責人丁丁昂(Thin Thin Aung)分析,印度所以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高調接待丹瑞訪印,是為了貫徹印度對東亞經濟的開發戰略,目的是抗衡中國對緬甸的控制和影響力。

她說:“他們同中國爭奪緬甸的天然氣資源,同時希望與東盟成員國建立商業關係,開始東進政策,緬甸因此成為印度與東方建立經濟關係的重要踏板。印度眼下正在強化與緬甸的經濟合作,試圖鼓勵私營企業與商界到緬甸投資。這就是丹瑞訪印的背景,他明天還計劃到海德拉巴(Hyderabad)參觀塔塔公司(Tata Group),並簽署商業協議。”

美國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亞洲研究部主任羅伯托.林(Roberto Herrera-Lim)認為,印度增加同緬甸的合作,雙方各有所圖。印度主要是注重緬甸的自然資源和兩國邊境地區的安全,緬甸是為了擺脫國際孤立,提升在亞洲的經濟地位。

他說:“印度看中緬甸石油、天然氣、木材、稀有礦藏和稀有金屬的發展潛力。印度希望參與其中,不能全部讓給中國人去開發。緬甸民族性很強,此舉有戰略含義,不光是為了錢,還為增加在亞洲地區的政治保護。”

印度快報(Indian Express)就丹瑞訪問發表社論說,“印度支持緬甸民主運動由來以久。然而,印度同時明確表示,不會允許任何一個鄰國陷入孤立。”

印度正在建立穿越緬甸的交通走廊,讓印度東北部的省份能通過緬甸實兌(Sittwe)港口進入孟加拉灣,印度還同意幫助修復緬甸蒲甘的佛教聖地阿南達寺(Ananda Temple)。

美國國務院上星期表示,希望印度就民主改革議題向緬甸當局施加壓力,並同緬甸反對派和其他族裔團體繼續保持接觸。

相關新聞
千年一見日環蝕 明中國出現
新移民才藝賽  七國大對決
2010亞洲文化節  7/31 & 8/1舉行
菲總統:中菲衝突 若死一個菲國人就接近戰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