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各界研究如何結束校園欺凌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8月19日訊】(美國之音報導)針對美國日益嚴重的校園和網絡欺凌問題,教育部8月11日開始在華盛頓主持召開了為期兩天的反欺凌峰會。來自全美各地的政府官員、學校校長、研究人員、企業領袖以及學生聚集一堂,試圖制定出減少和結束欺凌的全國性對策。

美國衛生資源和服務局主管的立即停止欺凌項目主任斯黛芬尼.布萊恩介紹說,包括教育部、內政部、司法部、農業部、國防部以及衛生公共服務部在內的六個聯邦政府部門參加了這次峰會。

布萊恩說:“欺凌和少年暴力、團伙暴力以及青年暴力是互相關聯的,應該作為一個整體加以對待。欺凌行為是導致青年暴力的第一步。我們知道,學校占社區的很大一部份,就如同一個家庭和社區組織一樣,需要更多的人一起努力揭露欺凌問題,把它作為無法容忍的行為全面加以解決。”

*校園欺凌案引關注*

欺凌一般定義為旨在造成恐嚇或危害的負面行為,它包括書面恐嚇或身體傷害。儘管美國目前已有41個州制定了反欺凌法,但是,欺凌問題依然非常普遍。最近,全美各地發生的好幾起校園欺凌案子引起了社會公眾的高度重視。

麻薩諸塞州15歲的女孩菲比.普林斯因為在學校受到殘酷欺凌而自殺。德克薩斯州的強.卡邁克爾因為身材矮小被同學欺侮而上吊自殺,另外一個二年級的小學生因為不斷被其他孩子扯褲子受到羞辱而試圖從學校的陽台上跳下去。

美國有限電視新聞報導說,全美教育數據中心2007-2008學年的一項研究顯示,12歲到18歲的未成年人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受到校園欺凌,主要是以遭受取笑和流言蜚語的形式出現。

*出現欺凌問題的原因*

維吉尼亞州心理學家、《秀出豐盛人生》一書的作者琳達.民特爾指出,研究表明,孩子從媒體,包括網絡上接觸的暴力和欺凌場面越多,他們就越傾向於暴力,而且對暴力行為也就越無動於衷,這是導致欺凌問題日益嚴重的原因之一。

民特爾說:“很多人都覺得有自由選擇的權利,無論傷害誰、做甚麼,只要能達到目的就行。一些社會名流、體育明星以及孩子們推崇的榜樣人物甚至透過媒體宣傳這個人生哲學。另外,由於家庭破裂,離婚率升高,家庭中缺少像父母這樣可以用好的榜樣對欺凌問題實施管教的人物,因此,家庭中也存在欺凌問題,而且沒有得到有效的制止。”

*網絡欺凌日益增多*

設在俄勒岡州的安全和負責網絡使用中心的執行主任南希.維利亞德補充說,網絡欺凌在當今的年輕人當中也有日益增多的趨勢:

“研究表明,雖然大多數年輕人沒有欺凌行為,但是,仍然有一大批年輕人反映,他們收到過不堪入目的信息,或是別人在網上張貼過傷害他們的不良信息。有時年輕人私下發送的信息被傳閱給很多其他人。我們看到,人們越來越多地使用網路技術,給他人帶來痛苦和悲哀。”

*家長校方須聯手*

維吉尼亞州心理學家民特爾指出,解決學校欺凌問題需要家長和學校行政人員的共同努力:“家長必須採取行動讓自己的孩子因欺負他人而承擔責任和後果,教育他們尊重他人的重要性,瞭解羞辱和嘲弄會傷害他人的自尊心。校方行政人員也要對欺凌行為實施管教。雖然很多學校有好的政策和措施,但是因為擔心遭到起訴,在處理問題時總覺得受到束縛。”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報導援引美國政府最新公佈的數據指出,2007年,3個初中和高中學生當中,有近1人反映在學校受到過欺凌。9個高中生當中,就有1人,大約280萬人表示,他們在上一個學年發生過被人推搡、絆倒或吐吐沫的情況,另外150萬人表示受到傷害恐嚇。2007年,有90萬名高中生據報導受到網絡欺凌。

相關新聞
網上霸凌給美國學校和社會提出新挑戰
美國大學暑期修課人數現高峰
美國大學暑期修課人數現高峰
美國小學 vs 中國小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