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來卡一卡 Honda Ridgeline

人氣 109

【大紀元8月29日訊】在道路上,皮卡車(Pick-up)身影無處不在,他們都身驅龐大、聲浪更大,隨著引擎聲,從後掩至,高速在其它車旁呼嘯而過,好不威風。縱使在高油價的衝擊下,已有部分車主轉投小車懷抱,但皮卡在載人載貨的方便程度,仍有一大批粉絲支持。而日本的Honda(本田)車廠也在年前推出Ridgeline,在皮卡市場提供多一個選擇,而本週測試的就是Ridgeline的RTL Navi型號。


2010年式本田Ridgeline皮卡車。(攝影:李奧/大紀元)

本田Ridgeline的底盤上是以單體(unibody)盒形結構(closed-box),結合3.5升引擎,可提供5,000磅的拖曳力,最高可載重1,550磅物品,貨斗尺寸60吋長、49.5吋寬及20.7吋深,離地距為8.2吋。在貨斗內,Ridgeline裝備了4個燈,作照明用。除此之外,Ridgeline是四門皮卡,可最多載5人(包括司機)。


2010年式本田Ridgeline皮卡車。(攝影:李奧/大紀元)

2010年式Ridgeline的動力系統,雖然依舊搭載3.5升VTEC V6引擎,但經過重新調校後,最大馬力由原先的247匹@5,750轉提升至250匹@5,700轉,峰值扭力則從245磅呎@4,500轉進步至247磅呎@4,300轉,變速系統則是5前速自動變速箱,並配以「可變扭力管理四驅系統」(Variable Torque Management 4-wheel drive system)。


3.5升VTEC V6引擎。(攝影:李奧/大紀元)

尾門兩種開法
本田Ridgeline的尾門是其中一個亮點,最為特別是可以有兩種開關方法,以迎合在不同場地的需要。在後方位置不大的時候,又或者上下載大一點的物品時,可以使用「往下翻」的方法,即一般皮卡的方法。另外,尾閘又可以橫揭開(從右往左開),但需要後方有多一點位置,打開後,只要踏在車牌下方的踏板,便可較容易上落貨。


尾閘門有兩種開啟方法。(攝影:李奧/大紀元)

尾閘門有兩種開啟方法。(攝影:李奧/大紀元)

在貨斗下方有一個隱藏的儲物位置,要打開尾門才可看到開關,而且可以與車門同時鎖上,所以可用來放置一些貴重物品。但缺點是,打開時便要先把蓋上的東西移開,後備輪胎也藏在此處,所以更換輪胎也有相同的問題。


測試汽車已包含GPS衛星導航系統。(攝影:李奧/大紀元)

我們測試的是豪華型Ridgeline,為RTL Navi,己包含Navigation衛星導航系統。四門五座位設計,不論載人或載貨也非常好用。與一般Pick-up一樣,Ridgeline在後排座位後方有一小滑窗,而且是電動式,開關設在駕駛席門上,開啟後儀表板上有一個綠色燈號顯示,如果開車門下車時,忘記關上滑窗的話,更有聲響提醒。


電動後窗開關。(攝影:李奧/大紀元)

電動後窗。(攝影:李奧/大紀元)

後排座位的座墊可向椅背靠摺,成為另一個高而寬的儲物空間,如搬運一些大結婚照、油畫等不可沾水的物品,又或是自行車等,這個設計便可派上用場了。而且像汽車的後排座椅一樣,可六四分別摺疊,彈性更大。


後排座位可摺疊起,可放大型物件。(攝影:李奧/大紀元)

後排座位可摺疊起,可放大型物件。(攝影:李奧/大紀元)

刹車閘太軟
對於Ridgeline這輛龐然大物,有3.5升引擎之力,起步加速表現不錯;由於變速桿設在方向盤後方,原本屬於這個位置的雨刷便移位至左方,與燈號共用同一支桿,需要點時間去適應。雖然Ridgeline已經配置了前12.6吋、後13.1吋剎車碟,更加上電子剎車分佈系統(EBD),但在剎車時,仍嫌剎車太軟,要較用力才可;懸掛系統是採用前麥花臣(MacPherson),後多連桿(multi-link)的設計,乘座舒適。


2010年式本田Ridgeline皮卡車。(攝影:李奧/大紀元)

老中少激讚
Ridgeline駕駛座位高,視野佳,駕駛容易。測試期間更曾接載老中少三輩,都無不讚揚Ridgeline的乘坐舒適,上下車也容易,郊遊時又可在貨斗上開餐,無怪當年一推出之時,便獲得了「年度最佳卡車」之榮譽。


(攝影:李奧/大紀元)


(攝影:李奧/大紀元)

(攝影:李奧/大紀元)


VTM-4鎖。(攝影:李奧/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一代潮流	Accord Crosstour與ZDX
陸上頭等艙	2011 Toyota Sienna
雅哥喜美召修 台灣無此車款
本田加拿大召回4.4萬輛轎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