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揮毫分享會 交流切磋雅興高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記者楊天儀波士頓報導】紐英崙藝術學會與中華書法會於12日下午﹐在會址
聯合舉辦了首屆「書法現場揮毫雅集」﹐約三十人出席了活動﹐各文人墨客或提詩
作對﹐或即席揮毫﹐雅興不淺。

書法會會長周麗桃在致詞中表示﹐藝術學會與書法會共同舉辦該次活動﹐不分彼此﹑
合作良好。

書法會理事譚健章籌備及主持了活動。他表示大家共聚一堂﹐分享書法現場揮毫的
樂趣﹐通過活動可以加強彼此之間的藝術交流﹐互相觀摩、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互相促進,逐漸提高書法藝術的自我修養。譚健章表示﹐書法不但能怡情養性﹐更
有強身益體的功效﹐如東晉「書聖」王羲之將氣功運用於書法之中﹐寫出流芳千載
的《蘭亭序碑帖》。他還表示當日活動獲得大家踴躍支持﹐出席人數超出預計﹐讓
人驚喜。

當日與會的嘉賓有書法會成立後第一屆的元老丁錫齊﹑曾任康奈爾大學的周春塘教
授﹑哈佛燕京圖書館古籍書研究室主任沈津等。

主辦單位為活動準備了墨與宣紙﹐參與者自帶毛筆。眾人分別在現場揮毫兩首五言
或七言詩句﹐其中包括自選的短詩﹐及統一書寫盛唐詩人王之渙的名作《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主辦單位在作品寫好
後﹐將其張貼在牆壁上﹐供各人觀賞、學習、交流。

書法會理事陳綺怡有感於911事件週年又至而創作了藏頭詩:「悼念傷離別﹐九月重
陽節。一剎隔天涯﹐一目空悲切。」﹐與眾人分享並與他人合作揮毫。

梅宇國分享了自己的書法心得﹐他認為要寫一手好書法﹐最重要是有好的節奏感﹐
每種書法都有相應的節奏感﹐篆書的風格如太極﹐講究行筆圓轉流暢﹔隸書講究
「蠶頭雁尾」一筆而成﹐楷書則有八種變化﹐草書節奏有快有慢藝術感強。只要掌
握好節奏感﹐書法風格就成熟了。他表示自己綜合多年經驗而成的隸書「三步法」
講學方法﹐讓就算不懂得中文的西方人士也可學隸書。

跟隨梅宇國學習書法三年的西方人士林蘭詩(Nancy Fray)﹐用隸書寫千字文與大家
交流。其作品筆畫流暢秀麗﹐讓人難以看出是出自於對中文還認識不多的西方人之
手。林蘭詩表示自己以前愛好中國功夫﹐近年來轉為書法創作﹐書法讓她有打坐冥
想時的寧靜感受。

來自天津的書法愛好者方正厚出自書香世家﹐爺爺方寅是光緒三十年進士﹐從小受
到書法薰陶的他在退休後重習書法﹐師從天津名書法家李德海及袁健民﹐距今有七
八年了。當日他的作品是其家傳祖訓:「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方正厚表示
自己的孫子正在練習鋼筆書法﹐他希望書法這種寶貴的中華文化能代代相傳下去。

書法愛好者可與中華書法會聯繫﹐會址:11 Edinboro Street,Boston(唐人街牌坊廣
場旁)。查詢:617-728-8588。◇


書法會元老丁錫齊與周春塘教授聯手合作,丁錫齊提詩,周春塘揮毫。(攝影:楊天儀/大紀元)


西方人士林蘭詩書寫了篆書作品《千字文》。(攝影:楊天儀/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嘉義富而有德善舉餐會高朋滿座
李世家書法展    臺北縣藝文中心展出
桃園龜山小朋友學書法、水彩、每堂課不到70元
9月9日紐約【社區看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