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170億的人造河 遇洪水將毀於一旦

標籤: ,

【大紀元09月28日訊】中國迄今最大、最長和總造價最高的人造河流計劃,北京的永定河治理工程,從2009年開始,北京計劃投入170億元治理永定河,170公里河段,1公里造價平均1億元。該人造河流計劃,其實是一場與洪水的賭局——建於河道內的景觀遇到洪水,將毀於一旦。水利專家指,北京的永定河治理工程,無助於改變上游缺水、下游斷流和水質污染的現實。

最昂貴人工河

據人民網報導,永定河源於山西寧武縣桑乾河,流經山西、河北兩省和北京、天津兩市,自河北境內官廳附近始名永定河。該河全長650餘公里,流域面積在5萬平方公里以上。事實上,10月底之前,將至少有三個大型人工湖在永定河北京段上開始蓄水。按照北京市的計劃,在2014年即南水北調工程12億立方米漢江之水進京的同時,整治後的永定河將正式面世。

這項堪稱奢侈的全人工河流計劃,將耗費170億元巨資。每年河流所需1.3億立方米水量也全部靠「人造」。170公里河段,170億元投資,1公里1億元。

據悉,此次永定河治理分為三段,即三家店攔河閘以上的官廳山峽段,三家店至南六環路的平原城市段,以及南六環至梁各莊的平原郊野段。三段分別長92公里、37公里、41公里。170億治理資金中,三分之二以上資金將投向37公里的平原城市段。也就是說,平原城市段每公里投資將達到兩三億元。這樣的造價,直逼城市輕軌和地鐵。

業內人士稱,這些造價僅是工程造價本身,尚不包括為其供水而增設的污水處理廠投入,更不包括每年1.3億立方米用水本身的代價。如此代價治理過後的永定河,也不過是一條純人工河流,甚至談不上是一條河流,僅是用細小溪流連接的六個大型人工湖。

一位接近北京水務部門的水利專家說,由於缺水,永定河不再可能恢復成數十年前水量充沛的自然河流,未來近40公里長的永定河城市段,將像一個水流組成的「糖葫蘆」。六大湖泊相當於六個巨型「山楂」,僅數米寬的溪流則相當於串起「山楂」的棍子。棍子上下兩端延伸,分別就是永定河山峽段和郊野段。在大部份不能見水的河道其他區域,將綠化為園林式景觀。

在北京,永定河並非第一條人造河流。在這座極度缺水的超大城市,多數河流已斷流。

遇洪水 就將毀於一旦

一位知悉永定河規劃出台過程的資深水利專家認為,爭論永定河造價昂貴並非問題關鍵,目前方案存在另一重的奢侈——如此代價建成的人工河流景觀,稍遇洪水,就將毀於一旦。

事實上,主持此次規劃設計的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鄧卓智。20多年來,被媒體譽為「城市河道整容師」的鄧卓智主持設計過水利、建築、景觀、環境項目百餘項,其中包括北京奧運水系。

今年7月24日,鄧卓智在其個人博客中透露,永定河治理「生態修復工程及灘地服務設施的防洪設計標準為三年一遇洪水」「減滲工程的設計標準為十年一遇洪水」。

上述資深水利專家表示,這就像一個易碎品,河道裡的人工湖和綠化方案無論怎麼設計,抗洪標準都不可能更高。北京地區55年未發生大洪水,這就是上述易碎方案能上馬的根本原因。

在中國的所有江河中,永定河的防洪地位極高,為全國四大重點防洪江河之一。據水文資料,1918年以來,永定河出現過10次每秒1,000立方米以上流量的洪水。

1956年8月3日,永定河北京段上游的官廳山峽區突降暴雨,整個山峽區總降水量達到4.16億立方米。次日,每秒高達2,500餘立方米流量的洪峰過境北京三家店、盧溝橋。8月7日,西麻各莊大堤決口,致洪水淹沒大興、廊坊、武清等處共908平方公里。

但1956年大洪水之後,華北出現反常的長期乾旱。多位水利專家表示,55年未發生洪水,代表著未來數年間出現洪水的概率增大。

「這等於是場賭局,如果未來10年、20年不發洪水,北京市政府就賭贏了,這個工程也就值了。」前述資深水利專家說:「如果很快發洪水,那就賭輸了,就會有嚴重的浪費。」

死亡河流樣本

今年8月中旬,正是北方河流的傳統汛期。但在永定河三家店水閘,卻看到水閘之上的河道內,僅有千米之長的水面,像是一個大型池塘。上世紀數十年間,官廳水庫下洩之水正是通過該水閘攔擋,進入永定河引水渠,再進入北京尋常百姓家的自來水龍頭。而如今的永定河引水渠,水僅可勉強覆蓋渠底,幾乎處於靜止不動狀態。

水閘下游的永定河河道,則是滴水未見的乾涸河道。大小砂卵石鋪滿河道,枯黃的野草只有寸許之高。數十米外,施工人員正在河道底部進行永定河景觀防滲工程的施工。按照規劃,這裡是門城湖的起點,該湖約有數百米寬、3公里以上的長度。

作為北京的母親河,以及海河最大支流的永定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依然有20餘億立方米之豐富水量。1951年,中國在永定河北京段上游河北懷來開建解放後第一座水庫官廳水庫,設計總庫容為41.6億立方米,並於三年後完工。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該水庫從未蓄滿過。

1997年,由於水質污染,官廳水庫被迫退出北京飲用水源序列。即便不是污染問題,永定河也無法繼續成為北京水源地。數據顯示,從2006年到2009年連續四年,官廳水庫入庫水量均在1億立方米以下,分別為0.96億、0.67億、0.80億和0.22億立方米。接近北京水務局的知情人士說:「這意味著,這些水流出水庫,還流不出北京境內,就全滲到地下了,就是斷流。」

北京段以上的永定河狀況也好不到哪裏去。曾多次徒步永定河源頭及上游的環保人士王建表示,山西境內桑乾河上水壩林立,但多數水壩呈池塘狀,沿河水量並不豐沛,其他河段的樣貌則只是被嚴重污染的溪流狀。許多較小支流,因乾涸而被當地填埋。

河北省水利廳資深專家魏智敏分析說:「國際水利學界的一個共識是,人類使用一條河流水量的20%,對河流自然生態破壞不會太大;30%就達到警戒線,會對生態有嚴重影響。而我們對永定河水量的使用,達到了90%,這無異於喝乾搾盡,河流必然毀滅。」

相關新聞
中國媒體對天災人禍少報甚至不報
中國的天災人禍:第三例禽流感死亡  武漢遇125年最長冬旱  地下水源遭污染
沙塵暴肆虐中國 天災人禍 上蒼示警?
李天笑﹕北京奧運在天災人禍中開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