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之光 媽祖號越野車賽助人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5日報導】(中央社台北15日電)頂著中華民國旗幟,參與達卡拉力越野車賽的「台灣媽祖號」車隊,在艱辛的沙漠賽程裡,不顧比賽成績受到影響,毅然協助途中待援的人車,發揮媽祖救苦救難的精神,展現賽車界的台灣之光。

達卡拉力越野車賽(Dakar Rally)自1978年開始舉辦以來,就以挑戰大自然,展現參賽選手體能與毅力的極限,以及整個後援團隊合作著稱。原先在歐洲、非洲間舉辦,後因安全考量,自2009年起移師南美洲的阿根廷與智利間競技。

在為期15天、全程近萬公里的今年賽程中,1日起由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出發,途經高海拔的巴塔哥尼亞(Patagonia)高地,穿越平均高度4000公尺的安地斯山(Andes)進入智利國境;接著立刻挑戰杳無人煙、世界最乾燥的阿塔卡馬(Atacama)沙漠,經伊基克(Iquique),再到阿里卡(Arica)後回轉。

比賽沿途的路線都是原始的風貌,靠著大會提供簡單的電子路標圖, 馳騁在一片參差不齊且浩瀚無際的原始沙漠裡,靠的是膽識與過人的體力,還要一些運氣。比賽到第9天時,407部比賽車輛已有127輛退出賽事, 艱難程度可想一斑。

到過聖彼德羅(San Pedro)阿塔卡馬沙漠的人都知道,這個地區附近有數座超過5000至6000公尺高的火山伴著不少高山湖泊,還有被稱為「月世界」(Valle de la Luna)及死亡谷等的特殊自然景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俯拾皆是。

台灣媽祖號車隊由隊長陳和皇領軍,隊員包括副駕駛黃克孝、技師黃泰衛。頂著中華民國的旗幟,他們秉持著台灣精神參與今年的賽事,在數十個參賽國車隊裡,散發著台灣之光,提高台灣在國際的能見度。

在參賽過程中,凡遇有待援的人或車,媽祖號都給予熱忱的協助,即使耽誤自身的時間而影響比賽的成績,也在所不惜,充分展現媽祖救苦救難的精神,做了不少成功的國民外交.

智利伊基克是這次賽程規劃中重要的1站,除了提供所有車隊後勤補給外,還設了1個大型的基地,有記者中心及住宿營地。

旅居伊基克的僑務委員李訓銘獲悉台灣車隊將途經當地後,特別於6日晚間在1家餐廳宴請車隊經理朱家瑩和由阿根廷僑胞杜宜恭、陳威男、高忠成、高慕恩所組成的後援隊。

後援隊在整個賽程中都跟隨在車隊周圍,隨時提供車輛技術維修或醫療照護,雖沒有參賽車手翻山越嶺之險,但也經歷長途跋涉之苦。也是「天下雜誌」記者的朱家瑩除了帶來比賽過程的一手資料外,也從他們身上感受到整個賽程的艱辛。

由陳和皇駕駛的台灣媽祖號參賽卡車原訂6日晚間開抵伊基克,但因輪胎脫落卡在沙漠中,加上沙漠的夜晚,增加了維修上的技術問題。等到車輛抵達伊基克時,已是隔日的早上7時多。

參賽車手最重要的是有充分的休息以補充體力,比賽期間能夠睡個好覺,竟是車手們共同的奢望。但由於前1天整個白天的比賽過程,以及深夜車輛的突發狀況,最後只剩下數十分鐘的閉目養神時間,接著就展開7天的賽程,這對車手,特別是正駕駛,是嚴格的體力考驗。

7日當天早上,在李訓銘的號召下,依基克台灣會館陳會長、佛光會葉會長、黃維義、吳進榮等僑領率領僑胞眷屬聚集在依基克市區指定的加油站等候,歡迎象徵台灣精神的台灣媽祖號大卡車抵達,黃橙橙的車身特別顯眼。

在加油後,媽祖號車手們下車與手持國旗的依基克熱情僑胞們握手拍照,構成了1幅「加油站為車加油、僑胞為車手加油、媽祖為台灣加油」的難得畫面。

在半小時的加油過程中,後援隊的高醫師把握機會立刻幫陳和皇施以針灸,治療疼痛的手腕,經過幾個部位的針療及放血後,原本不聽使喚的手腕瞬間變得靈活很多,在旁圍觀的智利民眾無不嘖嘖稱奇。

陳和皇等重返駕駛座,再次發動引擎,踩著加滿油箱的油門,帶著依基克僑胞們的祝福,懷著自信回到比賽的軌道上。

看著揚塵而去的媽祖號,僑胞們表示,這個畫面有如當年台灣先民渡海來台時一樣,相信媽祖會庇佑他們一路順利平安,完成比賽。

在遙遠的他鄉能迎接來自國內的參賽同胞,特別是帶著台灣精神的媽祖號,僑胞們頓時思鄉之情燃起,觸發了大家「吾愛吾鄉吾愛土」的情愫,群起高呼「媽祖號的勇士們加油」。(本文附有照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