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文字義辨正 可上台灣教育部網站查詢

人氣: 11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1月16日訊】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 中文字裡音同、義似頗多,常讓許多人搞不清楚正確用法,比如「琳琅滿目」還是「琳郎滿目」?教育部為了協助民眾正確用字,整理了較易混用的詞語用字,更能有效傳達正確意思,並在《國語辭典簡編本》等語文工具書上提供辨似說明,可提供民眾上網查詢。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執行祕書陳雪玉表示,資訊發達時代,大多利用電腦製作文件或寫信,在使用注音輸入法時,常因未在同音字中正確選擇用字,常常「琳琅滿目」寫成「琳郎滿目」,「百感交集」寫成「百感焦集」等訛用,習慣後甚至比正確用法更為通行。

由於中文字裡音同、義似、形近者多,造成不少用字的困擾,她舉「魯魚亥豕」為例,民眾容易將「魯」、「亥」誤寫成「魚」、「豕」。

陳雪玉說,造字原則「六書」中,轉注、假借即為就形音義的近同衍化造字,「互用」原來就是用字方法之一;不過,文字主要目的在於溝通及記錄歷史,這樣的「互用」仍必須以共同認知為基礎,才能有效傳達訊息,因此用字應該要依循共有規範,正確使用。

中文字最大的奧妙在於以形載義,誤用字無法明確表義,例如「琳琅滿目」原義是「美玉眾多」,引申用來形容「滿眼所見都是珍美的東西」,所以「琳琅」應為「玉」部,而誤用的「郎」字義為男子,「琳郎」則無法傳述「美玉」意思,如果誤用其他字,將失去原本真正的意義。

另外,「百感交集」意指「各種感受交錯混雜」,「焦集」的「焦」則無法傳述此「交錯混雜」的意思;在形近混用的部分,「稗官野史」容易寫成「『裨』官野史」,若溯其用字源頭,「稗」為田中雜草,因此「稗官」指雜說。

陳雪玉表示,若能掌握詞語真正的意涵,也就能夠正確選擇用字;使讀者在「知其所以然」後,就不容易發生錯用情形,教師亦可作為教學參考,對於「教」與「學」均有相當的助益,在《國語辭典簡編本》(http://dict.concised.moe.edu.tw/)、《常用國字辨似》(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M0001/biansz/f9.html)等語文工具書裡都提供相關「辨似」資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