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業達入主益通 外界嘆看嘸

人氣 251
標籤:

【大紀元1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7日電)益通光能私募案今天出現戲劇化轉變,原先出價每股20元的鴻海破局,改由出價22元的英業達入主,對這項購併案,法人直呼「無法理解」、「很疑惑」。

本土法人表示,鴻海以每股20元去認購益通私募,雖然折價幅度超過 5成,但還是令大家質疑「真的便宜嗎?」不到2天時間,改由英業達用22元,高出鴻海10%的價格認購,更令法人不解。

法人表示,從益通競爭力及毛利率表現看來,相對國內一線廠確實有落差。去年下半年電池廠毛利率普遍在15%到20%間,甚至更高,反觀益通在產業大好時毛利率確僅有個位數;益通各方面的表現令法人對其「價值」持保留態度。

某本土法人表示,也許益通實際狀況及真正值錢的東西「公司才清楚」,但從外人角度看,會選擇益通確實令人疑惑。

一家英商外資券商表示,益通能這麼搶手,確實讓人有些訝異。不過從買家觀察,英業達現階段在太陽能布局深度及規模勝過鴻海,英業達入主益通也讓集團在太陽能布局上更完整,對英業達有加分效果。

對於外界質疑與不解,英業達副總經理兼發言人徐信群表示,英業達參與益通私募案已評估多時,雖然知道有其他人馬對益通私募有興趣,但並不知道是誰,直到媒體報導才知道。

徐信群強調,英業達早在之前就做過評估,認為這個價錢合理,雙方結盟除了價格因素外,還有非價格因素,每家公司策略布局邏輯都不一樣,不能單純用價格去判斷。

徐信群指出,他寧可相信每個團隊都各有所長,一家公司毛利率會低於同業,牽扯的原因很複雜。基本上一家公司財務面有問題,在銷售與採購時的主導權就很差,通常都站在弱勢,包括價錢或採購條件都差,相對經營成本較不利,這都會影響到毛利率表現。

徐信群表示,雖然英業達稱不上「富爸爸」,但集團資源對益通未來營運相信是有加分效果,在財務面改善後,後續問題也會跟著改善。

相關新聞
益通Q1每股虧0.21元 上半年拚轉盈
益通光能 徵200名作業員
益通光能徵200人 錄取48人
子公司虧 益通H1慘賠30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