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日:沃爾瑪應認清中國市場風險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0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江泓編譯報導)國際性的食品零售商一直渴望能進入中國市場。毋庸置疑,中國市場的巨大份額十分誘人。但最近沃爾瑪重慶店遭遇的標籤風波,給了同業者一個警醒的機會:在中國,由食品安全和政治環境引發的市場風險同樣十分巨大。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的食品零售領域成為了近幾年的投資熱點。行業巨頭沃爾瑪至今已在中國開了353家門店。但沃爾瑪重慶店最近遇到了大麻煩。因為被查出把普通豬肉標成價格更高的有機豬肉出售,該公司在重慶的13家門店被當地政府勒令停業。還有35名員工被當地公安扣留,甚至逮捕。隨後沃爾瑪中國公司總裁陳耀昌(Ed Chan)宣布辭職。

駐中國記者湯姆‧歐立克(Tom Orlik)在文章中寫道:雖然不能接受這種「以次充好」的行為,但貼錯標籤的豬肉跟有毒的嬰兒奶粉相比,還不是那麼可怕。近年來中國的食品零售商製造的一些醜聞,讓食品安全問題成為當今中國的一個熱點問題。

文章分析,食品安全問題的產生是因為中國的農業產業太分散。食品零售業的貨源來自幾百萬個小農場,要維持一個統一的標准或追踪食品來源都非常困難。因此,解決這個問題的核心是建立一個現代化的農業產業,它的主要特徵是大規模的產業化經營。很顯然,中國的領導人不會採納這個做法。因為他們懼怕面對幾百萬農民失業的後果。在這種情況下,來自外國的食品零售商試圖依靠自己的力量,對它們自己的供應鏈進行監管。但都沒有成功。

更加不幸的是,當中共的政客要安撫廣大民眾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憤怒時,外國公司就成了「殺雞儆猴」的目標。尤其是把目標對準知名度高的外國公司。這樣做不僅可以輕易地利用民族主義情緒,而且中共領導人可以標榜自己是站在民眾一邊,為老百姓維護食品安全。

發生了豬肉標籤的醜聞後,沃爾瑪在中國的處境更加艱難。該公司最近的季度報告顯示其在中國的業務虧損。而且沃爾瑪承認其中國門店的顧客數量在不斷減少。

文章還指出,沃爾瑪這次在中國重慶的危機最終將逐漸消除。但沃爾瑪必須清醒過來,最大的風險來自食品安全和反覆無常的監管者。如果沃爾瑪希望繼續在中國市場分一杯羹,這將是一個更加持久的挑戰。

(責任編輯:張東光)

相關新聞
重慶沃爾瑪被查 被指刮食品「黑打」風暴
華爾街日報:沃爾瑪的中國難題
美國大選新焦點:沃爾瑪大嬸團
美聯社﹕嚴打沃爾瑪 薄熙來爭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