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欣然:衛靈公納諫與「將心比心」

鄭欣然

人氣 14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1月10日訊】納諫是歷史上君王聽取群臣對治理國家提出的建議方略,以利國家的長治久安;同時還有對君主的失度言行及時的進行規勸,以利君主修正自身、贏取民心。能聽取賢良之臣的進諫,這也是仁德之君的作為。

魯國國君衛靈公,在一年冬天下令調集民工在宮中挖一個大池塘。天氣寒冷,百姓勞作非常辛苦,但卻敢怒不敢言。

大臣宛春知道了這件事後,便勸諫衛靈公:「天氣如此寒冷,還要興辦工程,恐怕會損害老百姓。」衛靈公不以為然地說:「我不覺得天很冷呀。」宛春說:「國君您穿著狐皮裘,坐著熊皮席,屋裡又有火爐,當然不會覺得冷了。而現在老百姓的衣服破舊不堪,鞋子壞了都還來不及修補。您是不覺得冷,而百姓卻感到冷得很!」衛靈公贊同的點點頭道:「說得對啊,我馬上下令停工。」他立即下令停止了修池工程。

宛春告退後,侍從們在一旁勸說道:「國君您下令要民工挖池,如果百姓知道是因為宛春勸諫大王而下令停止工程,這樣做會使百姓感激宛春,而怨恨您的。這恐怕對國君不利吧!」衛靈公聽了,淡淡一笑地說:「你們太過慮了,怎麼會這樣呢?宛春不過是魯國的一個平民而已,而我任用了他,老百姓對他的瞭解還很少。現在我要讓老百姓通過這件事瞭解他。而且宛春有善行就如同我有善行一樣,宛春的善行不就是我的善行嗎?」

衛靈公納諫,故事之初,衛靈公的表現是不體恤民情的發號施令,這也是久居高位後容易在思想意識上脫離勞苦大眾的狀態。而當有賢臣提醒他「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站在他人的位置上考慮是非得失時,他恍然體悟,並立即付諸行動,下令停工,體諒百姓疾苦。衛靈公及時糾正過失也不失是有仁愛之心的君王風範。

衛靈公納諫,卻不貪他人之功,執意讓天下人皆知其選用的賢臣有愛民的美德。聖明的君主有賢德之人的輔佐,是天下百姓之福。孔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侍君以忠。衛靈公對宛春的直言進諫傾聽、思考、採納,對臣子的賢德不匿而公告天下,合乎君禮,所以,臣對其忠也是必然的。

如果作為君主,始終能有「將己心比人心」的仁愛和大度,這是聖君之德,是天下蒼生之福。

反觀歷史的今天,可憐中華大地上的黎明百姓,共產黨是不會「將心比心」的了,依附於它的權貴們,你們能為天下百姓疾苦進諫嗎?

相關新聞
達賴喇嘛:藏人自焚背後是「文化滅絕」
文化課教材(高級):唾面自乾
德媒:中共與文化
世界多元文化聯盟開幕將為非洲饑荒募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