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一個人的堅守

劉曉

人氣 3

【大紀元2011年11月23日訊】十多年前,和先生曾去廈門遊玩,並在廈門市區對面的小島鼓浪嶼住了幾天。這是一個風景如畫、傳統古樸的怡人小島,由於禁止機動車行駛,行走在島上更多了一份閒適。每天我們遊走在各個小巷子中,探訪一家又一家博物館,駐足在一幢又一幢風格迥異的建築前。恍惚中,我們彷彿穿越了時空,置身在一、兩百年前的鼓浪嶼。

鼓浪嶼雖然是個彈丸小島,但卻曾有14個國家先後在此設立領事館。1840年鴉片戰爭後,廈門成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很多外國人都來此居住。1844年,英國率先在此設立領事館;美國則於同年在鼓浪嶼田尾球埔邊設立「交通郵政辦事處」,代行領事事務。

1865年,美國在三和路(現在的三明路)建館,建築面積達1,173平方米,辦事處正式改為領事館。這是一座典型的美國式圓柱紅磚樓,簡單明快,色調和諧。房子矗立在山頭的綠樹叢中,白天可放眼海天,夜裡可聆聽潮聲。1930年,美國領事館在原址重新翻建。

最初,美國領事館聘用了四名華人職員:翻譯、打字、會計、出納,翻譯還兼教領事學中文和閩南話。不久,領事就發覺單有四名華人職員顯然是不夠的,還需要一名看門人。於是,領事館又找了一名當地人做了看門人。

就這樣,美國領事館的職員換了一茬又一茬,看門人也換了一個又一個。1949年中共建政後,美國領事館官員全部回國,中方職員也各奔東西,只留下空屋一幢。令人稱奇的是,美國領事館最後聘用的看門人,因為無人與其解約,竟然在1949年後照常上班,白天打開大門,夜晚關門。這樣的行為在那樣的年月確實令人匪夷所思,很顯然,按照當時的「革命」術語,就是:「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美帝走狗」。

然而,或許是因為島上的居民受了西風的影響多信奉基督教,或許是中國人天性上的善良,這個看門人並沒有受到甚麼打擾,美國領事館也沒遭到甚麼破壞。

上個世紀70年代初,中美關係緩和。1978年,美聯社派記者劉香成到中國採訪。劉在中國的第一次採訪,就是到鼓浪嶼採訪美國領事館的看門人。據他回憶,那個看門人向他抱怨幾十年來都沒領過工資,也沒漲過工資。他為此寫了一篇報導。

報導出來後第二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國人回到廈門鼓浪嶼來收館。至於看門人多年來所欠的薪水,還真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據說此事一路報到美國國務院,各部門官員經多次討論後,竟然沒有人願意受理。最後只好由鼓浪嶼先前的美國領事館官員自願捐款,湊出一筆錢,算是這個看門人的薪水。這一段公案就此了結。

是怎樣的信念讓這個看門人一個人堅守了幾十年?我不得而知。但這讓人心生敬意地堅守,卻讓鼓浪嶼平添了別樣的美麗。這是一種難以用言語表述的純真的生命境界。

相關新聞
處處似花園 觸目皆佳景——鼓浪嶼
鼓浪嶼胡吃海喝記
台灣南美會  鼓浪嶼風情聯展
暴力嚴重美關閉華雷斯城領事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