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專家:福島核電站事故解讀之九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3月24日訊】福島核電站事故後,由於恐慌心理,大批在日華人避遷回國。這兩天也有報導中日兩國環境輻射水平的。今天就談一下這個問題。

前文已經提到過,由於恐慌心理而採取的防護行動往往是弊大於利,由於各地天然本底輻射水平的不同,人們在不同地區遷移時,可能就會使自己受到的天然輻射劑量升高。相信避遷回國的中國人一定是希望避免在日本受到輻射危害,但是中國遠較日本為高的天然本底輻射可能會使這種行動得不償失。

一般來講,燕山期侵入花崗岩中的放射性較高。中國華南一帶這種地質條件較普遍,因此有許多天然輻射的高本地地區。如陽江高本地地區天然輻射水平,伽瑪外照射室內可達到334nGy,室外也有168nGy,內外照年劑量高達5.9mSv。普遍來講,中國的天然輻射水平要遠高於日本。對比一下最近的數據,橫濱發佈的數據,正常情況下,伽瑪輻射水平大致在20nGy左右,事故後,最高到77nGy,現在已經開始下降。中國一般為60~70nGy。考慮到中國室內放射性氡的濃度也遠高於日本,所以避遷回中國的華人,即使不在高本底地區,與日本核電站事故的公眾受照相比,可能也會接受到更高的輻射劑量。

今天有個朋友跟我講,他母親擔心輻射問題催著他返回香港。我說有一個故事你講給你母親聽了,她可能就不會催你了。香港屬於高本底地區,天然本底輻射所致香港居民人均年有效劑量當量達到3.24 mSv。前幾年香港做本底調查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怪現象,一般地區都是室內輻射水平比室外高,但是香港正相反,室外比室內還高,這讓大家一時迷惑不解。我在2000年的時候去珠海做天然輻射水平本底調查,碰巧遇到的一件事情讓我解開了這個謎。當時我們發現在珠海外的一個小島上,天然輻射水平很高。這個小島有個採石場,已經基本把小島上原來的一座石山挖平。我問當地人。這些採石場的石頭都運到哪裏了,回答是都運到香港修路了。雖然沒有做進一步的調查,來確認香港的室外輻射水平就是這些石料的貢獻,但大致推測,這兩者之間應當有一定的相關性。

相關新聞
李旭彤:平生第一次被感動得淚水滾滾而下
核電專家剖析 日本核電站事故之二
旅日專家:親友想來台避難
旅日專家:福島核電站事故解讀之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