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監督失控 致癌海參禁而不止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4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金靖報導)近日,中共衛生部明確稱「乾海參中不允許使用除食鹽以外的其它食品添加劑」,這意味著,市場佔有率過半的致癌糖乾海參將退市。然而大陸媒體披露,目前仍有不少企業照常生產經營糖乾海參。各界人士會診食品安全「病因」,有民眾認為,中共才是食品安全問題的「病原體」。

守法企業利益受損 不法企業游刃有餘

「一旦糖乾海參退出市場,意味著乾海參正常的市場份額將增加100億。」大連棒棰島海產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企劃部經理張楨對未來的市場充滿預期。他認為,衛生部的「禁令」將對長期以來堅持鹽乾海參的公司形成利好。

去年底,不少媒體對糖乾海參的加工進行曝光,稱糖在高溫下產生焦糖物和糖化物,均屬致癌物,而且加糖會使海參含有的多種維生素大量分解,降低價值。部分鹽乾海參生產龍頭企業由於利益受損,也開始積極推動行業協會向衛生部等相關部門反映情況。

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目前仍有企業以「糖乾海參」制定了相關企業標準在相關監管部門進行備案。在遼寧省衛生廳衛生監督一欄,有十多家企業以糖乾海參的名義進行了企業標準註冊,並在衛生監管部門獲得註冊。大連八鮮島海洋生物食品有限公司就以糖乾海參的名義備案了自己企業的生產標準。大連曉芹食品有限公司銷售人員對每經記者表示,公司的糖乾海參仍然可以出售。

遼寧省衛生監督所相關工作人員對每經記者的質詢稱:「這是質檢或者食藥監局的事情,不歸我們管。」

食品不安全成常態 病因何在

原本品牌營銷機構董事長何足奇認為,食品安全監管必須改變多頭管理的方式,否則,「糖參」這樣的欺詐產品,依然可以披著合法的外衣。

在三鹿奶粉事件之後,由地方政府監管為主的分段監管模式備受質疑,有專家提出要以垂直監管為主,但最終的法律仍然維持了分段監管為主,「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雲波認為,食品生產經營奉行的「多頭分段管理」導致了「七八個部門管不了一頭豬,十幾個部門管不了一桌菜」。現行的「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食品安全監管模式涉及多部門,如藥監、質監、衛生、工商、農業等。在管理實踐中,各部門間權責不清,管與不管,常常以利驅動,有利就搶著管,無利就讓著管;重複監管和監管盲區並存。

而出現問題之後,多頭管理成為相互推諉扯皮的最佳藉口。「段與段之間本來應該是食品安全無縫連接的一個鏈條式的管理,但是鏈條與鏈條之間、環節與環節之間很可能出現斷裂。」

曾在保潔公司負責安全生產的宗仁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中國安全管理只有兩種力量:

一是企業自律,但是如果沒有強力的社會監督,企業越講道德,劣幣驅逐良幣的機會越大。而中國大陸的現實語境中,敢講真話的媒體幾乎沒有,特別是涉及到中共的利益,考慮到自身的安全,許多有良心的記者也不敢輕易越雷池半步,更何況大陸媒體及所謂的社會團體都是中共的衍生品,自律的企業生存的空間只會越來越少。

二是政府監管,但中共政府本身就是一個黑社會性質的利益集團,無法無天,不受任何監督,必然缺失監管者應有的道義力量;而在中共這個龐大的利益集團內部,小集團之間為了各自的部門利益,必然勾心鬥角,相互制肘,監管也就沒有著力點。

四川內江的從事教育的謝女士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指出,在歐美國家,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代價是當事人坐牢、企業破產。而在中國大陸,中共視法律為兒戲,打壓民眾信仰,整個社會道德失控、司法保障失控、政府監督失控,必然導致食品安全失控。中共才是食品安全問題的「病原體」。

相關新聞
大陸濫用瘦肉精「遍地開花」
中國耕地10%重金屬污染 少養活4000萬人
含碘輻射魚 引爆魚市恐慌
中國再曝毒奶致死醜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