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物價高 居歐洲榜首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4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雯馨奧斯陸報導)調查顯示,挪威物價高居歐洲榜首,但消費者的選擇空間卻極其有限。食品生產商、批發商及零售商彼此間相互指責,而消費者卻表現得無可奈何。

消費者協會領導人福雷斯蘭德(Randi Flesland)表示,現在是到了讓他們清醒的時候了。福雷斯蘭德告訴挪威廣播公司(NRK):「挪威現有4個大型連鎖集團控制著整個市場。我們知道他們獲得了高額利潤,而消費者面對的是少得可憐的選擇空間及高居不下的價格。」

據瞭解,這些高額利潤是零售商、批發商及供應商共同協商的結果。目前,挪威最大的零售集團Norges Gruppen旗下包括:Kiwi、Meny、Spar and Ultra chains、Coop、 REMA 1000 and ICA。如果市場容量足夠大,供應商非常樂意給零售店供應更多的貨物,而零售商則保證使其獲得相應的利潤。然而,這些利潤都被他們自己收入囊中,而不是用來回報消費者。

在挪威,零售鏈越來越淪為具有挪威特色的地方政策的替罪羊,高稅收、高物價、有著各種規章條例但缺乏經濟槓桿。大多數人承認,在挪威,同一種產品的價格是美國的4倍,瑞典的2倍。例如,一袋大約10片裝的培根,在挪威售價30多克朗,而在瑞典只是其三分之一的價格。

奇怪的是,面對高物價,挪威人卻默不作聲,據說10年前的情形更糟。那時人們選擇空間更為有限,物價卻同樣高。也許是挪威人的高收入及大多數人對高物價、高稅收的政策已經習以為常,所以很少聽到挪威人抱怨物價太貴。農民們極力為他們享有的政府補貼和高額徵收進口關稅的地方保護主義政策辯護,他們認為從收入情況看,挪威人在食品上的支出較其它國家要少得多。

最後問題的焦點是:為甚麼與其它國家相比,挪威的物價如此之高,而選擇空間卻如此有限。例如,境內大多數零售店只有3到4個香皂品牌和2個牛奶品牌。據說在10年前,就只有Tine一家公司的奶製品,現在終於有了一家競爭對手:Q牌牛奶及奶製品。

由基督教民主黨資深政治家斯蒂恩斯奈斯(Einar Steensnæs)領導的一個農業部的委員會,去年針對資金進入零售店後的去向問題進行調查,現已得到一些答案。該委員會將於下週提交他們的報告。

相關新聞
奧斯陸全球物價最貴 東京第二
歐洲生活物價最高前三名是冰島瑞士挪威
經濟學人:倫敦生活消費超紐約東京
組圖:全球十大「最貴」城市 8個在歐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