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失蹤 中共喉舌互拆台 中南海窩裡鬥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4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駱亞採訪報導)中國著名藝術家艾未未在北京國際機場被邊檢人員帶走後,面對西方政府和人權機構的強烈譴責,中共官方一直不敢正面回應。在艾未未失蹤超過六十小時後,中共人民日報的海外版《環球時報》發出「法律不會為特立獨行者彎曲」的社論,稱艾未未喜歡在「法律的邊緣」活動,而且喜歡「我行我素」,經常幹「別人不敢幹」的事,及出關「手續不全」。而中共喉舌新華網7日凌晨發出英文電訊稿,稱艾未未涉嫌經濟犯罪,正在接受調查,但隨後消息被刪除,但香港的「文匯報」已刊登出來。

因為二大喉舌的論調激起了中國民眾的強烈反彈,他們認為喉舌的前後矛盾,證明了中共當局在羅織罪名陷害艾未未,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共內部在艾事件上很不合拍,凸現了中南海窩裡鬥。

二大喉舌報導矛盾印證當局羅織罪名陷害艾未未

自由撰稿人立裡指出,對比昨夜新華社半夜雞叫發佈的出鬼新聞說是經濟犯罪,這篇《環球時報》的社評通篇談的是「對中國基本政治框架的輕率衝撞」,可是怎麼「往前衝」的結果,政治框架「觸線」成了經濟犯罪嫌疑?環球時報沒有說是經濟犯罪,說了一大堆政治「碰紅線」問題,並捏造說有報導說是出境「手續不全」。 環球說「手續不全」。到了新華社,成了經濟犯罪。

他分析說:「環球時報筆桿子耍得不利落,配合失策,要挨主子板子了。環球時報的社評和新華社報導的矛盾,證明了中共當局在羅織罪名陷害艾未未。」

他還表示中共宣傳喉舌假造新聞的手法:就是「據說」「有媒體報導」而不給出來源,一般一查,往往就是它自己的一套宣傳體系裡的所謂「報導」,或者控制的海外宣傳機構,如香港《文匯報》《大公報》美國《僑報》這類東西。

另有網友反譏指出:「嗯,艾未未的問題還沒定性,可能是特立獨行罪,也可能是經濟犯罪,還可能是邪教犯罪或者故意傳播淫穢物品罪。黨還沒想好呢,你們這些媒體就亂發消息,這樣 會讓黨很被動嘛!」

中共殺雞儆猴 讓人們遠離公益、民主和人權

網友滌塵居士表示,分明這是政治打壓,卻用經濟藉口作擋箭牌,說是經濟則只是表明與宋莊藝術節被政治化無關而已,但打擊報復刻毒之用心昭然若揭!

自由撰稿人宋石男網上表示:「擋箭牌還可以說是中性偏貶義的詞,特立獨行在我的理解中是絕對的褒義詞啊。詞典裡解釋是『普遍形容人的志行高潔,不同流俗。』特立獨行對應的是俯首帖耳。《環球時報》今日社評將特立獨行拉出來鞭撻,是暗示在這個殘酷的時代,惟有俯首帖耳才能成為擋箭牌嗎?

網友莫先生表示環球論調純法西斯化:若少數人特立獨行,就要付出代價,即使法律也幫不了他。

有網友指出社評的新罪名:特立獨行罪,遊走法律邊緣罪,其實是礙眼罪。

貴州自由作家、人權捍衛者陳西表示艾未未的失蹤對很多中國人敲響一個警鐘。之前在中國一個國家主席劉少奇都不能用憲法保證自己的安全,同樣艾未未這樣的著名藝術家隨時會被失蹤,由此可見中國普通民眾已經沒有安全感了,任何法律和人權保障這些都是空話。

他還說:「艾未未除了是一名藝術家,他還是一名良心人士,關注社會的公益和正義。他從藝術家的角度已經做了其他人不做的事情,中共媒體無非是拿艾未未的事例來打壓其他更多的有良知的藝術家,讓人們遠離社會的公益和民主、人權這麼一些相關的理念,告訴人們你吃飽飯就行了。」

後極權時代中共高層不是鐵板一塊

陳西認為中共喉舌素來是官方用來矇蔽人們視聽的,是以一些謊言來混淆視聽的御用工具。不會對人們的真正信息來源提供甚麼幫助的。這次二大喉舌報導上不統一,而且新華社經濟罪論調很快刪除,陳西表示從一般常態來說這說明中共高層對此意見不一致,更何況中國現在是後極權時代,高層鐵板一塊的模式是不可能的了,就是中共提倡的所謂改革開放,高層都會對此有不同的表現的。

有民眾認為當局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甚至這麼重大事件上新華社英文發稿還會刪除,也凸現了他們內部嚴重不合,窩裡鬥了。

海外網站還曝光了因為近來當局濫捕爛抓,特別是抓艾未未沒有底線,北京高官打破沉默,譴責胡錦濤當政時代的亂象。

陳西還認為現在世界的茉莉花革命影響,民主的第四波浪潮,專制獨裁的共產黨害怕這些知名人士、有影響力的人士在中國也會因此發動中國茉莉花革命,在這種情況下驚慌失措,也就是說無法抑制所面對的,所以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挑釁國際社會的代價,做出一些常人不敢做的事情,這次艾未未就是這種情況。

相關新聞
中共拘艾未未 多國籲立刻釋放
中國大陸網民呼籲釋放艾未未
艾未未被逮  英外相籲北京釋放
美國敦促北京釋放藝術家艾未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