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求賢若渴、任賢圖治的唐堯

陸真

人氣 17
標籤:

據《尚書•虞書•堯典》的記述,在中國遠古時代的三皇五帝中,有一位傑出的領袖,後世稱他為唐堯或帝堯。他的名字叫放勳。因為他心懷天下,大公無私,尤其是關心窮苦的百姓,所以百姓愛戴他如同日月,親近他如同自己的父母。在他的治理之下,社會呈現出太平氣象,天下無比安寧與繁榮,百姓安居樂業。

雖然帝堯有很多為百姓謀福的事跡,但是其中最為後人稱頌的,要數 「求賢若渴、任賢圖治」一項。

在中國遠古時期,農業是關係到社會安定與發展的最重大的事項之一。唐堯曾派懂天文、曆法、農業的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分別到喁夷、南交、昧谷、朔方等東、南、西、北四處,觀測日時,記錄節氣,指導民眾進行農業生產。

堯帝為了尋找能夠治理國家的賢能之人,親自跋山涉水,造訪了管理四岳的部落首領,以尋訪德才兼備的人。當時,有人吹捧堯的兒子丹朱,說丹朱可以接替羲氏、和氏他們四人,來主管天文曆法,繼續指導農業。但堯深知自己兒子的德才,不能夠達到那樣的高度,最終沒有採納這個意見。

後來,有一個叫虞舜的人,他伺候自己的父母,非常孝順,得到了百姓的普遍稱讚,於是人們都舉薦了以孝聞名、德才出眾的虞舜,帝堯便對舜做了三年考察和二十年試用,認為舜的確是一位大公無私、才能卓越的人才,這才決定用舜為接班人。

由於帝堯的任賢圖治,天下的賢才,都團結到他的周圍,百官各司其職,充分發揮各自的才能,因而堯帝能「垂拱無為而天下自治」。

堯帝死後,他的接班人虞舜,繼續任賢圖治。史載:舜任用九官十二牧,也出現了天下太平的景象。這都與堯帝求賢若渴,用賢無私,任賢圖治的宏旨有關。

堯帝在歷史上的功績,受到後世人們的敬仰。先秦時期的儒家和墨家是當時的「顯學」,這兩家都對堯舜有極高的評價,也就是說:從那個時候開始,堯就成為了古代聖王的代表,是倫理道德高尚的象徵,也是天下君主的良好榜樣。孔子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孔子對堯的讚美,對後世的儒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堯成為了儒家思想在精神上的理想追求。隨著儒家思想成為中國社會的主導思想,堯的功績與美德,也得到了後人的尊重與肯定。

從上述故事中,可以看到,作為賢明君主的帝堯,在治理國家方面做出的巨大功績之一:為了選到一個可以勝任的人,他多次尋訪,幾經周折,不辭艱辛,最終找到了賢明的舜,來接替自己。當別人舉薦自己的兒子時,他能夠做到客觀、公正,不任人唯親。

在帝堯的身上,我們感受到的是古代君王的「大公至正」原則,這也是歷代君王能夠使江山穩固的最為重要的原則之一。客觀公正也成為了現代用人制度的準則之一。在這個故事裡,還有一點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那就是,在帝堯尋找賢人的時候,聽從了百姓的意見,這樣最終才找到了繼承王位的合適人選。

所以,從中我們也應該得到啟示:在人事任用的問題上,要多多聽取大家的意見,這樣才能夠集中賢德人的智慧,選擇一個可以勝任的人。作為君王,帝堯沒有根據自己的個人意見,就擅自任用舜。所以帝堯的故事,在治理國家、需要多方聽取賢人意見,這一點上,有著現實的積極而永恆的意義!

(事據《史記》等)

--轉載自正見網

相關新聞
古風悠悠:誰應該居上座?
古風悠悠:宰相點燈不買油,心生愧疚
古風悠悠:整衣焚香,然後閱卷
古風悠悠:嚴於律己,內找原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