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學者:若鬆綁瘦肉精 應訂標準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2日電)國內是否該開放瘦肉精(培林)使用,專家意見不一。有學者認為與其違法使用,不如開放訂出明確標準。但專家認為若受到外交壓力必須開放,也應訂出標示規範。

國內是否開放瘦肉精(培林)使用,各界意見不一。今天1場「食品風險資訊傳遞-瘦肉精健康風險座談會」中,包括消基會、農委會、學者等代表一同針對瘦肉精議題討論。

台灣大學獸醫系名譽教授賴秀穗表示,瘦肉精(培林)可讓豬隻的瘦肉較多、排泄物少,且國內有能力檢驗出瘦肉精,因此,只要訂出一個標準,其實可以開放使用。

賴秀穗說,瘦肉精種類多,培林和其他種類比起來,毒性低,與其沒有規範,業者亂用,不如開放使用,只要落實檢驗。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醫師楊振昌表示,培林是所有瘦肉精毒性最低的,像是克倫特羅瘦肉精,毒性則是培林的250倍。

楊振昌說,世界衛生組織(WHO)規範每天每人每公斤體重的培林安全攝取量為1微克,60公斤體重為60微克,而2007年衛生署曾對坐月子婦女,及一般民眾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即使是坐月子時吃較多的腰子等殘留量較多的內臟,60公斤的婦女,1天攝取量為27微克,而一般成人是13微克,低於WHO目前的標準。

消基會食品委員會召集人陳明汝表示,在瘦肉精還沒有絕對安全的研究證實前,及目前不知要吃多少才是安全等資訊透明化前,不贊成開放。

另外,董氏基金會營養組長許惠玉表示,即使在面臨外交壓力下,必須要開放讓有瘦肉精的肉品進口,政府也應先研擬,例如產品標示有無含瘦肉精或產地,讓民眾選擇。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康照洲表示,今年7月世界衛生組織的食品法典委員會將召開相關會議,可能訂出新標準。因此,國內要不要開放瘦肉精使用,應等該委員會訂出標準,國內才能決定是否使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