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億欠款 中國高校面臨破產之憂

人氣 5
標籤: , ,

【大紀元2011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肖恩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審計署近期披露,在全國省市縣三級地方的10萬億元債務中,全國1164所地方所屬的普通高校,就佔到了2634.98億元。隨著大陸各高校還債高峰的陸續到來和銀行的多次加息,各高校所負債務的現狀、教育質量、教育產業化以及可能引發的破產危機等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據大陸媒體中廣網7月3號披露,到2009年底,僅陝西40所省屬公辦高校共負債已經達到102.68億元,其中絕大部份是銀行貸款。而與此同時,隨著大陸各高校還債高峰的陸續到來和銀行的多次加息,高校還本付息壓力急劇加大、財務風險不斷增高,有的高校收來的學費基本用來償還銀行的貸款,債務問題已經成為中國大陸各高校最為棘手的問題之一,其潛伏的巨大危機將可能導致一系列高校的破產。

高校的負債現狀

目前,中國大陸到底有多少家高校正債台高築?

中共審計署科研所副所長劉力雲披露,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0年底,在全國省市縣三級地方的10萬億元債務中,全國1164所地方所屬的普通高校, 就佔到了2634.98億元。

中國大陸高校的欠債規模到底有多少、水到底有多深?其它專家則有另外的一套數據。

以敢言著稱的中共人大代表洪可柱在2007年就曾指出,中國大學共有2800億的銀行貸款。而且這數據,只是通過各高校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上報的數字彙總而來,「實際上高校的貸款數目可能是2800億的幾倍」。 到二零零八年將面臨還款高峰期,但是目前眾多大學並不具備還款能力,面臨破產危機。由於盲目擴張,中國不少大學資不抵債現狀嚴重,「有些學校每年的經費還不夠還銀行利息,不少高校面臨破產危機「。

前中共教育部長周濟,在2007年就坦言,目前中國高等院校的債務已超過人民幣2,000億元,當中主要是因為官員腐敗而造成的債務問題,包括採購教材設備吃回扣、基建工程暗箱操作等。

中共湖南省政協委員朱傳宏在2008年也作過調查,他指出,中國高校(大專院校)負債累積超過人民幣3000億元,部份高校貸款高達10億至20億元。巨額債務已成為制約高校發展的重要因素,個別高校甚至無法運轉,出現「破產」隱患。

部份高校為了償還巨額債務,居然成了土地「倒爺」。北京晚報曾經透露,位於河北秦皇島市的燕山大學因出售教育征地引發當地農民不滿、浙大城市學院擬出讓校區60畝土地還債……,高校賣地還債的新聞不絕於耳,也引起了社會各界極大的爭議。

對此,部份專家建議:應該盡早建立退出機制,允許資不抵債的高校破產,以避免高校成為土地「倒爺」。

負債擴建是衡量政績的一個指標

南方都市報曾經報導說, 從1999年開始的大學擴招,在「負債經營」理念的指導下,各個高校直接向銀行大量貸款,盲目擴張,修建操場、教學樓、辦公樓乃至圈地。據統計,高校基建總額中80%以上來自銀行貸款。

高校債務纏身,「學校的如意算盤是通過擴大招生、提高學費來償還貸款」。 然而,隨著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嚴峻,高校只可能減招,高校提高學費的如意算盤已經落空。

按照嚴格財務核算制度,一些高校其實已經破產。特別是有的高校征幾千畝地建大學城,一期、二期工程建好,三期、四期沒錢了,校園裡一片荒草。政府不願讓大學破產,大學也是吃準了政府最後一定會買單,所以才會放心地貸巨款。這巨大的經濟黑洞就很可能成為引發重大經濟危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然而儘管如此,借錢、負債、買地皮、蓋樓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大學校長是否稱職的衡量指標之一。日前一位某理工大學的院長、博士生導師曾表示,前任校長任職8年來的功績之一就是搞到了錢,又為學校買了2000畝地,蓋了大片的樓房。

因為這些大學校長們知道,舉債擴建大學是看得見的政績,日後自有政府買單。

大學教育質量每況日下

大規模擴建之後,是否意味著教育質量的提高?

有大陸教育界人士披露,很多高校經濟窘迫、陷入財務危機,而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為代表的四大名校硬件設施不遜於世界上任何一所一流高校。

可巨大的投入沒有相應有價值的產出,在科學前沿領域原創性、基礎性的重大創新方面以及為全人類貢獻普適的價值和思想方面,眾多名校作為甚少! 眾多名校學術腐敗、信譽欺詐,以四所名校為代表——上至院士、博導,下至研究生、大學生,都有抄襲剽竊的行為 。

更有久負盛名的耶魯大學前校長小貝諾•施密德特,針對中國大學近年來「做大做強」之風表示:他們以為社會對出類拔萃的要求只是課程多、老師多、學生多、校舍多,學者退休的意義就是告別餬口的講台,極少數人對自己的專業還有興趣,除非有利可圖。他們沒有屬於自己真正意義上的事業。

他甚至直言:紅色中國沒有一所真正的大學 。



(攝影: / 大紀元)


教育產業化是禍根

據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在分析高校負債纍纍的原因時指出:盲目擴張、增地蓋樓、國家的撥款太少,學校幾乎沒有其他的資金渠道,除了政府撥款和學費輸入之外,所獲得的辦學經費極其有限,導致了學校的整體財務狀況差。

早在2007年5月,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在《大陸工作簡報》就曾經痛心地指出,大陸的教育產業化是導致教育失敗的禍首。教育在中國成為一項暴利產業,又因缺乏透明的監督管理機制,資源分配滋生腐敗。

中國教育的狀況一直令各界擔憂,除了適齡青少年失學情況非常嚴重,城鎮失學的達百分之十二,農村更高達百分之七十五外,大、中學等院校風氣差,教育質量顯著下降。而中共官員的精力卻不是花在如何改善上述問題上,而是挖空心思中飽私囊。

普通民眾亦對教育界現狀深惡痛恨。 「教育產業化」,不但使本來普及就很差的9年義務教育制度名存實亡,同時學生被課以巨額學費。不少農家子弟的父母靠賣血供養子女讀大學,而有人在賣血的過程中感染上愛滋病。

中國的教育投入

有教育界專家曾對世界各國的教育投入作過統計分析,世界公共教育經費投入平均占GDP的比例為5.1%,發達國家為5.3% ,撒哈拉的南非國家為4.6%,印度為3.5%,最不發達國家為3.3,而在世界歷史上一向以重視教育著稱的中國則僅為2.3%,成為世界上投入最少的國家之一。

而200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41%, 2003年為3.28%,2004年為2.7%, 逐年減少。

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受教育人口的中國,只用了占世界各國教育總開支的1.5%,美國兩億人口,教育經費為7000億美圓,中國13億人口,教育經費僅400億。

 

相關新聞
中國高等教育質量出現嚴重滑坡
大陸高等教育奇觀:假文憑憑借高科技VS网上查詢系統
中國盲目發展高等教育釀苦果
中國72所高校負債高達360億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