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家級裁判:好東西要讓全世界知道

「韓門五虎」姜長根的弟子李若文以北少林的八卦單刀套路獲得男子器械組入圍(攝影: 林伯東 / 大紀元)

人氣: 3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8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佩蓉台灣台北報導)新唐人電視台主辦第三屆「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亞太初賽8月6日晚間在台北大安運動中心圓滿落幕,來到現場的高手中,不乏國家級的裁判教練,中華北少林長拳武術推展協會、「韓門五虎」姜長根的弟子李若文,就是其中之一。與武術結緣35年的李若文,希望藉由這次的比賽,將中華文化流傳推廣出去,因此和師兄賴招旗相邀前來參賽。

李若文與師兄兩人分別以北少林的八卦單刀、子午乾坤劍套路獲得男子器械組入圍。今年51歲的李若文表示,傳統武術在沒落當中,這跟過去經濟發展和政府教育方向有關。國術從學校退出、企業也不太瞭解,久了會式微,因此覺得有義務與責任出來推廣,「把好的東西讓大家瞭解」。

練拳看個性 練武要吃苦

談到練武,他說是受益良多。「我小時候是一個藥罐子,在四十年前那個窮困的年代,我有家庭醫師,因為看錯醫生會死掉的。高過敏,冰店吃冰走回家立刻就感冒,吃龍眼乾 上火的東西耳朵會馬上化膿。以前身體非常的差。」

教過不少學生的他表示,練武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個性,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個性。有的人打起來很剛硬、不能放鬆,就是個性比較剛直、一直線;有的人則是放不開,就是屬於很保守、有點悶。大開大合,對於太剛的人,就要教他怎麼放鬆,加上練武得忍耐、吃苦,就會雕塑他的個性。至於放不開的人,則透過少林拳可以 改變他的肢體。

有強壯肢體,思想行為也會跟著改變,李若文分享到,曾經教過一位個頭較矮的男生,練武前很內向、怕被欺負,但是練武後氣魄就出來了,開始有了信心。而有的小朋友則是在突破某些動作時,發現自己可以做到,開始有了成就感。

至於習武是不是功課就會差, 他說並不會。自己以前是師大附中國術社,師兄賴招旗是中正高中國術社,平時是5天練拳,寒暑假則天天練拳, 後來他考上清大還把老師請到學校繼續教。他現在的學生有考上台大、建國中學、成功中學、嘉義大學的,成績也都不錯。

早期的習武故事

談到以前習武的情況,李若文 說,以前我們練武的時候很苦,被老師罵、背師兄罵、甚至被打,「可是我們都打不走」。

李若文也常聽「韓門五虎」姜長根說起以前的習武故事。他的老師姜長根,浙江人,祖父是清朝武舉人,是練武世家,小時候家裡不准練武,後來他去外面偷偷練、試打受傷, 家裡人發現禁止不住,才請老師來家裡教。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又隨著軍旅四處以武交流,遍及大陸各省,後來隨著國民政府部隊到台灣,經介紹,拜師於有「千手擒拿」之稱的長拳門掌門韓慶堂。

「在軍中也有練的很好的前輩,所以除了家傳、還有各地的前輩。」他說他們都是有拜師、有輩分的。在武術這個領域,「傳承」是很重要的。每一派都有其源流,他回憶到,以前習武如果亂創,師父拿起棍子就打了、是大逆不道,他也說,「古代的拳,流傳千年有他的道理」,會傷害身體的東西都拿掉了。

瞭解做人處世的道理

李若文認為,武術的東西,和 中華文化有很密切的關係,有歷史緣由、原理,很特別。從老師身上,他不僅學到對武術的熱愛,還瞭解做人處世的道理。

他補充,練武要吃苦耐勞,會內斂、沉著、沉穩。而且練武的人重視傳統、尊師重道、兄友弟恭,加上要有武德、不可欺善怕惡,還要有敢於做對的事情的正義與心胸格局。看外型動作,可以知道內在狀態如何,所以練武的人一定要心胸開闊、正正當當,不然練出來不成樣子。

李若文表示,現在台灣的環境,要靠練拳維持好的生計並不容易,儘管不會從事這個行業,但是可以變成終生的興趣,從練習中,可以找到自己的弱點。

練武的建議

以套路「八卦單刀」參賽的李 若文也分享了練刀的掌握要訣。他說,刀基本上有幾個特質刀如猛虎,跟刀看手(眼睛要跟著刀走),刀要有氣勢、猛,劍則如飛鳳、要柔,所以練得時候要有力道,刀軔跟背要能斷木、深入,砍斷的力量,身法要好。另外,「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要長時間練習、方法要對,才不會傷害身體,也比較容易進步。

目前是南山人壽區經理的李若文說,同一套拳,隨著人生的體驗,打出來的東西成熟度也不同,可以練一輩子。他說平時自己也在腦子裡「練拳」,做電梯、等紅燈也會想招式,他說,其實練拳其實不是到練武廠才練,只要有時間想就是在練。

他也表示,現在小孩子練武太硬了,其實要剛柔並濟,借力使力,才不容易受傷,還要流暢,流暢就是基礎要打好、下盤要穩,不然練起來會像跑步。

呼籲各界推廣

對於新唐人主辦的武術大賽他相當認同,曾經是第一屆裁判的他,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平台。他表示,中華武術從中國流傳到世界各地,已經有好幾百年,在世界各地彼此不是很瞭解,有這樣的平台,彼此之間可以很好的交流。

現在武術單位都在民 間,希望政府把武術列為一個競爭優勢、系統性的推廣,多一些研究機構,財團或是企業界可以多多推展。李若文舉例,有次他到法國找師兄,師兄的學生是法國人,採訪他們並將其刊登在法國的雜誌,那位學生事後對他說:「你們的武術練的東西比我們法國還要好。」

李若文感嘆,在法國教學的環境是場地一兩百坪而且月入千萬,「人家視為寶貝的東西,我們變成可有可無,『可惜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