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管理學:解除危機(上)

人氣 622
標籤:

TAKE 2 用人與組織得宜,解除世界末日危機

「世界末日」是一部耗資超過一億五千萬美元製作的高成本電影,主要描述美國太空總署發現一顆面積相當於德州大小的隕石,正朝地球方向而來,並將在 18 天內撞上地球,為了阻止隕石撞擊而造成整體人類毀滅,太空總署集合各方菁英共同思考解決方案,最後想出的方法是派人登陸隕石放置核彈,同時為了增加核彈爆炸時的威力,必須進行鑽洞至隕石的內部八百呎深,使之在撞上地球前,就先在太空中爆炸成為兩大塊,以閃過地球。

布魯斯‧威利飾演身負此重任的鑽油井工人工頭哈利‧史坦普(Harry Stampter),而班‧艾佛列克飾演的艾傑是他的屬下,同時也是哈利‧史坦普女兒葛麗絲(麗芙‧泰勒 飾)的男朋友,為了完成此項訓練,一群人同時接受太空總署的訓練,一夕之間從鄉巴佬成為太空人及救世英雄。

由哈利‧史坦普領軍的一群傑出鑽油井工人,在上隕石之前於美國太空總署(NASA)進行密集的訓練及模擬狀況,對這一群鑽油工人而言,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上外太空去挖個洞,完成這項拯救整個地球的光榮任務。

整個太空任務中,首先碰到的問題是在蘇聯太空站的加油行動中,因為油料管線老舊而造成油料外洩,幾乎毀掉整個計畫,最後在整個蘇聯太空站爆炸的前一刻,兩架太空梭順利離開,並增加了一位蘇聯太空人。

其次「自由號」與「獨立號」兩架太空梭中的「獨立號」,在降落隕石的過程中被小隕石擊落而墜毀,製造了悲壯、緊張的劇情。

另一架「自由號」太空梭卻因而錯失正確的降落地點,驚險的降落到含鐵成分相當高的區域,因此造成鑽孔用的鑽頭快速磨耗而損毀,最後一顆鑽頭毀損時更壓死操作人員,眼見鑽孔工作已經不可能順利完成的絕望時刻,原先墜毀的太空梭「獨立號」上面的艾傑等人,卻奇蹟式地開著鑽孔機出現了,為整個劇情點燃最後一現生機。

因為種種因素的延誤,造成不能在預定的時間完成鑽孔進度,且遙控器在地層爆炸中損壞,無法透過遙控方式引爆核彈,而必須留下一個人以手動的方式引爆核彈(當然這個人必死無疑!),幾經討論之後,決定以抽籤方式決定,抽籤結果原本應由艾傑留下來引爆核彈,但是在最後一刻,團隊的領導人哈利將艾傑推回傳輸機中,代替執行其最終引爆核彈的任務,將整部電影推上最高潮。

最後留下來執行任務的哈利,透過影像電話與地球上的女兒葛麗絲通話;告訴她,他很抱歉無法實現平安歸來的諾言,不能陪她一起進入禮堂、並要她好好照顧艾傑。「人類永遠會勝利!」哈利望著地球,按下遙控器。

理論基礎•實務應用

從管理學理論部分來探討「組織」與「用人」兩部分,在實務討論上,「組織」與「用人」需要一起討論,因為「組織」是由一群人因某種共同目的或特質而形成的有機體,既然是由「人」所組成,所有探討組織的原則與步驟,就不能脫離「人」的因素;而「用人」簡單的說,就是讓組織中的人都「適才適所」,同時讓組織的運作獲取最佳效果。

討論「組織」的內涵,將分成「組織的類型」、「組織設計原則」、「組織設計步驟」及「組織結構的型態分類」等四部分進行。

一、 組織的類型

組織的類型,依照其形成的動力可以區分為下列三種:

1. 規範式的組織(Normative Organization):人們加入規範性組織,是為追求他們個人認為值得的某種道德規範目標。加入這樣的組織,他們可獲得個人的滿足,但並不期待金錢或物質回報。

在許多情況下,加入規範性組織的人將有助於其社會聲望。部分學者稱之為志願性組織(Voluntary Organization),這類的組織是從事服務或慈善的組織。如張老師、生命線、慈濟功德會等機構志工均屬之。

2. 強制式的組織(Coercive Organization):強制性組織的成員並非志願或自發的參與,而是被迫參加且無選擇的餘地。組織經常要求完全的服從權威,或使用暴力強迫團體成員就範,監獄與精神病院是典型的範例。

3. 功用式的組織(Utilitarian Organizations):功用式的組織既非志願的,也非完全強制的,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現代社會中的重要組織大多屬於這一類,包括大學、工廠、公司行號、政府機構,以及其他業務組織等。

這類組織通常注重商業性,以營利為主,並以金錢物質或其他獎賞方式,作為控制團體成員的工具。此外這種組織也追求明確的目標,提供貨物或服務以換取金錢,私人企業與公營企業幾乎都是這種類型的組織。

二、 組織設計原則

為了讓組織的運作能夠獲得最佳效果,良好的組織設計必須遵守下列八項原則:

1. 指揮系統統一。

2. 控制幅度適當。

3. 達到分工合作狀態。

4. 有良好的溝通協調機制。

5. 權責一致相符。

6. 分層負責。

7. 能配合環境需求與演變。

8. 組織內各不同部門擁有相同的目標。

三、 組織設計步驟

在實務運作上,組織設計符合上述八大原則之後,仍須遵循下列六大步驟,循序漸進地建立高效能組織。

1. 決定組織目標。

2. 劃分部門。

3. 決定如何協調的運作機制。

4. 決定控制幅度。

5. 授予權責。

6. 畫出組織圖/完成工作說明書。

四、 組織結構的型態分類

在實務運作中,組織結構型態分類上可區分為下列八種不同的組織結構型態,各有其適用的情境,需依照不同的環境需求與組織目的來應用。

1. 簡單式組織(Simple Organization):其優點包括彈性、快速反應,缺點則為僅適用於小型組織。

2. 功能式組織(Function Organization):其優點包括專業分工及容易網羅適當人才,缺點則為組織僵化及容易產生部門主管間摩擦。

3. 委員會組織(Committee Organization):其優點包括可收集思廣益功效及減少組織成員間衝突,缺點則為容易形成折衷性的決策及決策的時間延誤等。

4. 專業組織(Project Organization):其優點包括方便解決特殊問題、成員有較高的滿足感及不是常設性組織,缺點則為可能影響原部門的工作計畫。

5. 矩陣式組織(Matrix Organization):其優點包括解決問題的方式較具彈性、不是常設性組織,及能夠因應環境變化快速反應等,缺點則為違反統一指揮原則,及專案經理人與部門主管之間容易產生衝突。

6. 創新式組織(Innovative Organization):其優點包括容易因應環境快速變化,及避免傳統框架思考的限制等,缺點則為容易陷入天馬行空式運作。

7. 網路式組織(Network Organization):其優點包括彈性、降低經營成本、快速反應及較佳的環境適應力等,缺點則為不易保密及團隊運作品質較難控制。

8. 事業部組織(Divisionalized Organization):其優點包括可以培養高階主管,及各事業部可以集中力量於該事業部相關事業領域,缺點則為可能會降低效率及浪費組織資源。@(待續)

摘編自 《看電影學管理》書泉出版社提供

相關新聞
留英改變生命之旅:把嘲諷變成動力
數字管理後遺症
歐盟四國禁止股票賣空行為
創業新手須知的10個經驗教訓 (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