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挽救歐元危機 先切割希臘

人氣 4

【大紀元2011年09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添財編譯報導) 《經濟學人》雜誌在最近一期發表的文章中直指,對於歐債危機應該立即糾正的是:各國消極地緊縮預算和政治人物矯飾拖延切割希臘,拖累了具償債能力的國家,導致市場信心匱乏,銀行業岌岌可危。文中也建議了應採取的緊急措施。

沒人願意見到歐元區分裂,那樣代價太大了。歐洲領導人們一次次會商、一次次信心喊話,卻不見足夠的決心解決問題,加深了市場的擔憂。歐元已岌岌可危,歐洲的情勢不只影響歐元,更關係到歐盟未來和全球經濟的健康。

文章中呼籲,歐元區各國政府高度凝聚共識,以密集的金融措施擋住債務危機,並完善治理歐元基礎。認為這是目前唯一遏制惡性循環的方法。

文章中並進一步提出四項必須得做的事情。第一,弄清楚哪些歐洲政府僅是流動性不足、而哪些則是無力還債。對有償還能力的,應給予全力支持;對無力償債的政府,則促其重整債務。

第二,支援歐洲銀行業,以確保其有能力撐過主權違約。第三,歐元區宏觀經濟政策需要改弦更張,從倚賴預算刪減轉向為設法刺激經濟成長。最後,著手設計一套機制,避免類似混亂再次發生。

上述最後一項得要較長時間的立法投票決議。但前三項可於短時間內完成,也許就一個周末時間,市場沒有交易時,即可訂出明確目標,歐洲政府和中央銀行齊力一舉剷除政府財務積弊、銀行脆弱體質、經濟低迷成長等一環扣一環的問題。

目前歐元區的因應方式,過度依賴緊縮財支和推拖矯飾。大幅的刪減預算被視為首要措施,結果導致稅賦增加和開支減少。這種集體大幅緊縮財政導致自我挫敗,使疲弱的經濟陷入衰退,使市場更加憂慮政府債務和歐洲銀行。僅是刪減預算沒法安撫市場。

意大利和西班牙被逼到險境邊緣,原因不是突然財務惡化,而是投資人擔心兩國會被迫債務違約。

文章指出,市場信心喪失,歸咎於政客的矯飾推拖。歐洲領袖一再否認希臘無償債能力,拒絕將希臘與其他如義大利和西班牙等有償債能力、但欠缺流動性的負債國分清界線。藉口說若讓希臘重整債務,將引發衝擊。但不面對現實,已經傷害其他償債國。

與其一昧的緊縮開支、矯飾拖延,更牢靠的救援方法應從刺激成長和無可避免的債務重整開始。歐洲必須清楚判斷,歐元國的問題有程度之分──最糟的希臘明顯已無償債能力,應循序債務減值,集中資源在其他能救的國家,以制止危機蔓延。文中甚至主張,七月峰會決定對希臘第二輪的救援計劃應扔掉重寫。

如何避免危機擴散?希臘違約不但危及自身,也威脅到許多銀行,這週市場已將矛頭指向法國銀行。歐洲領袖需承諾金援歐洲銀行業,這要花點時間;再者是堅定支持有償債能力的國家政府,這得立即行動。

關鍵時刻,歐元區老大哥德國必須強出頭。德國民情不太支持歐洲央行當負債國的靠山,但歐元區四分五裂的後果更糟。德國總理梅克爾應該對選民說清楚。

歐洲如果要進一步邁向財政聯盟,得修正所謂的「民主化預算編列」,要規範不良政府任意膨脹財政。荷蘭曾建議對這類行為行使否決權,默克爾也提過賦予歐洲法院規範權力。

相關新聞
歐元危機延燒 恐波及意比
歐債危機惡化 金價漲
應付歐元危機  歐盟機制失靈
歐債危機持續 波蘭:禍殃歐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